一种折叠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8425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折叠车,包括依次铰接的车头、前底盘以及后底盘的折叠车,所述折叠车上设置有用于折叠或展开所述折叠车的连杆折叠机构,所述连杆折叠机构与所述车头、所述前底盘以及所述后底盘铰接,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可带动所述车头、所述前底盘以及所述后底盘发生相对运动实现相应的折叠或展开操作。通过设置连杆折叠机构,在折叠车折叠以及展开的过程中通过连杆折叠机构的联动,只需要一步控制即可实现折叠车全部位置的相对运动,进而完成折叠、展开操作,操作简单,大幅度的降低了折叠车的操作难度,优化了折叠车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折叠车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连杆折叠机构的折叠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进步、城市的发展,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迫切需要一款短途代步工具,可以代替步行从地铁站或公交站到公司等目的地。电动代步车已经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对于老人家、行动不便的人以及需要短途出行的人确实是一款不错的代步工具。虽然两轮代步车有着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等优点,但是大部分的两轮代步车都是站着行驶,一来重心高,紧急刹车容易翻车,而且人站着不够舒服,姿态也不够优雅。因此能够低速稳定行驶的三轮电动车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折叠电动三轮车,折叠后结构紧凑、体积小、携带方便,适合城市白领的需求。现有的采用折叠机构的三轮代步车,通常折叠步骤繁琐,机构与机构之间没有联动,导致折叠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折叠。如申请号为201310113606.1所公开的一种机动车,其车头、前底盘、后底盘之间没有联动机构,所以用户操作起来需要两个步骤才能完成展开或折叠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车,通过在折叠车上设置连杆折叠机构,可以简化折叠、展开步骤,简化操作时间。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折叠车,包括依次铰接的车头、前底盘以及后底盘,所述折叠车上设置有用于折叠或展开所述折叠车的连杆折叠机构,所述连杆折叠机构与所述车头、所述前底盘以及所述后底盘铰接,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可带动所述车头、所述前底盘以及所述后底盘发生相对运动实现相应的折叠或展开操作。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包括两端分别铰接所述车头以及所述前底盘的第一联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联动组件以及所述后底盘铰接的第二联动组件,通过控制所述后底盘运动可带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运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可带动所述第一联动组件运动。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车头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前底盘铰接。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杆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位置,所述第四连杆远离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后底盘铰接。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底盘靠近所述前底盘的一端设置有铰链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杆通过所述铰链连接件与所述后底盘铰接。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底盘上设置有可相对于所述前底盘滑动的滑动机构,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通过同一铰接轴与所述滑动机构铰接。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底盘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机构为所述滑槽中可滑动设置的滑块。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底盘上并靠近所述后底盘与所述前底盘的铰接位置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后底盘铰接。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把手两端并位于靠近所述后底盘的一侧设置有展开固定槽,所述前底盘上与所述展开固定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挡块,在所述折叠车展开的状态下,所述挡块于所述展开固定槽处与所述把手抵接。作为所述的折叠车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折叠机构为两组,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折叠车的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连杆折叠机构,在折叠车折叠以及展开的过程中通过连杆折叠机构的联动,只需要一步控制即可实现折叠车全部位置的相对运动,进而完成折叠、展开操作,操作简单,大幅度的降低了折叠车的操作难度,改善了折叠车的用户体验。通过设置展开固定槽以及挡块,把手和挡块相互挤压时压力角刚好等于90°,处于死点位置将前底盘与后底盘锁死。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实施例所述折叠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Ⅰ处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所述折叠车展开状态侧视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所述折叠车折叠过程中间状态侧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Ⅱ处放大图。图6为实施例所述折叠车折叠状态侧视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所述折叠车展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Ⅲ处放大图。图9为实施例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安装于折叠车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所述前底盘与后底盘连接位置局部放大图。图11为实施例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展开状态原理图。图12为实施例所述连杆折叠机构运动方向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各连杆运动方向)。图13为实施例所述连杆折叠机构折叠状态原理图。图中:100、车头;200、前底盘;300、后底盘;401、第一连杆;402、第二连杆;403、第三连杆;404、第四连杆;405、滑槽;406、滑块;407、铰链连接件;408、展开固定槽;409、挡块;410、把手。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外”、“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1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折叠车,包括依次铰接的车头100、前底盘200以及后底盘300,所述折叠车上设置有用于折叠或展开所述折叠车的连杆折叠机构,所述连杆折叠机构与所述车头100、所述前底盘200以及所述后底盘300铰接,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可带动所述车头100、所述前底盘200以及所述后底盘300发生相对运动实现相应的折叠或展开操作。通过设置连杆折叠机构,在折叠车折叠以及展开的过程中通过连杆折叠机构的联动,只需要一步控制即可实现折叠车全部位置的相对运动,进而完成折叠、展开操作,操作简单,大幅度的降低了折叠车的操作难度,优化了折叠车的用户体验。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包括两端分别铰接所述车头100以及所述前底盘200的第一联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联动组件以及所述后底盘300铰接的第二联动组件,通过控制所述后底盘300运动可带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运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可带动所述第一联动组件运动。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的带动下可控制所述车头100与所述前底盘200相对运动,当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向所述后底盘300所在方向拉动所述第一联动组件,所述车头100相对于所述前底盘200绕两者的铰接轴做顺时针转动,达到折叠车的叠合状态,当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向所述车头100所在方向推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所述车头100相对于所述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铰接的车头、前底盘以及后底盘,所述折叠车上设置有用于折叠或展开所述折叠车的连杆折叠机构,所述连杆折叠机构与所述车头、所述前底盘以及所述后底盘铰接,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可带动所述车头、所述前底盘以及所述后底盘发生相对运动实现相应的折叠或展开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铰接的车头、前底盘以及后底盘,所述折叠车上设置有用于折叠或展开所述折叠车的连杆折叠机构,所述连杆折叠机构与所述车头、所述前底盘以及所述后底盘铰接,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可带动所述车头、所述前底盘以及所述后底盘发生相对运动实现相应的折叠或展开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折叠机构包括两端分别铰接所述车头以及所述前底盘的第一联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联动组件以及所述后底盘铰接的第二联动组件,通过控制所述后底盘运动可带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运动,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可带动所述第一联动组件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车头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前底盘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杆靠近所述第一连杆的位置,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辉蔡高佳王刚李湘驰刘洪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洛可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