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8246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板蓝根、泡桐叶。药效实验结果表明,泡桐叶与板蓝根联合应用时,对畜禽病毒性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大幅降低患病动物的死亡率;而且,在相同给药剂量下,两药合用的药效大大超过了板蓝根单独使用的效果,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畜禽病毒性疾病为养殖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以及禽流感等,这类疾病大多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病后导致养殖场大面积的感染,发病乃至死亡,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损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疾病,该病以冬春寒冷季节最为严重,已蔓延至全国大部分地区,感染鸡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气管啰音、饲料报酬下降、生产力丧失、死淘率增加等,产蛋鸡感染该病后,产蛋量大大降低,蛋白品质下降十分明显,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bursal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IBD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特点是发病率高、病程短,影响鸡场生产性能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同时可导致免疫抑制,使鸡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造成免疫失败,从而使鸡群对其他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目前,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多采用疫苗免疫接种、干扰素、免疫球蛋白、免疫核糖核酸等生化药品进行治疗,存在价格较为昂贵,疗效不显著等缺点,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可能造成畜禽产生耐药性,进一步加剧继发感染。与之相比,大量中药不仅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的疗效,还具有提高免疫的功效,而且中药低毒、价廉,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探索采用价格低廉、疗效好的中药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越来越受到兽医临床的重视。板蓝根,别名靛青根、蓝靛根、靛根,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的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流感、腮腺炎、风热感冒等多种疾病,是传统的抗病毒中药之一。然而,由于目前畜禽病毒性疾病越来越复杂,各种致病因素越来越多,单独使用板蓝根往往难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亟待开发抗病毒效果更佳的板蓝根复方药物。泡桐叶为玄参科植物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S.Y.Hu)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叶。秋季叶落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等功效。功能主治:主痈疽;疔疮肿毒;创伤出血。迄今,尚未见将泡桐叶与板蓝根组合使用,以提高板蓝根抗病毒作用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板蓝根、泡桐叶。进一步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板蓝根1~3份、泡桐叶1~3份。进一步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板蓝根1~2份、泡桐叶1~2份。优选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板蓝根:泡桐叶=500:500;或,板蓝根:泡桐叶=667:333;或,板蓝根:泡桐叶=333:667。进一步地,它是由各重量配比原料药的原生药粉、水或有机溶剂的提取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剂为口服制剂或注射制剂。进一步地,所述的口服制剂为超微粉、颗粒剂、可溶性粉、胶囊剂、片剂、丸剂或汤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直接打粉,或者加入水或有机溶剂提取,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即得。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粉碎,过80目筛,得药材细粉混合物,将混合物置超微粉碎机中,于-20℃超微粉碎20分钟,即得超微粉;或,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加20倍体积量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提取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v/v,静置,滤过,滤液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32~1.35的浸膏,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粒,即得颗粒剂;或,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加20倍体积量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提取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0~1.12的浸膏,浸膏喷雾干燥得粉末,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即得可溶性粉。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药效实验结果表明,泡桐叶与板蓝根联合应用时,对畜禽病毒性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大幅降低患病动物的死亡率;而且,在相同给药剂量下,两药合用的药效大大超过了板蓝根单独使用的效果,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药物超微粉的制备取药材,鼓风干燥使含水量为5%以下,常规粉碎过五号筛(80目),得药材细粉混合物,将混合物置超微粉碎机中,于-20℃的低温条件下超微粉碎20分钟以上,得粒径小于50μm的超微粉。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药物颗粒的制备取药材,加30倍量水煎煮提取二次,每次提取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60℃测定)的浸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0%v/v,搅拌,静置24小时以上,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35(70℃测定)的浸膏,加蔗糖和淀粉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药物可溶性粉的制备取药材,加30倍量水煎煮提取二次,每次提取1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60℃测定)的浸膏,浸膏喷雾干燥并收集粉末,加糊精适量至1000g,混匀,即得。以下通过药效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验例1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治疗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药效实验1、试验药物板蓝根微粉样品:取板蓝根1000g,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微粉样品。泡桐叶微粉样品:取泡桐叶1000g,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微粉样品。板桐微粉样品1:取处方药材(板蓝根500g、泡桐叶500g),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板桐微粉样品,即得。板桐微粉样品2:取处方药材(板蓝根667g、泡桐叶333g),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板桐微粉样品,即得。板桐微粉样品3:取处方药材(板蓝根333g、泡桐叶667g),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板桐微粉样品,即得。板桐颗粒:取处方药材(板蓝根500g、泡桐叶500g),按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板桐颗粒样品,即得。板桐可溶性粉:取处方药材(板蓝根500g、泡桐叶500g),按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板桐可溶性粉样品,即得。2、实验动物选择及分组选取临床30日龄内,表现流鼻涕、呼吸困难、喷嚏等症状,确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雏鸡作为临床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板蓝根、泡桐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板蓝根、泡桐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板蓝根1~3份、泡桐叶1~3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板蓝根1~2份、泡桐叶1~2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板蓝根:泡桐叶=500:500;或,板蓝根:泡桐叶=667:333;或,板蓝根:泡桐叶=333:667。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它是由各重量配比原料药的原生药粉、水或有机溶剂的提取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制剂为口服制剂或注射制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口服制剂为超微粉、颗粒剂、可溶性粉、胶囊剂、片剂、丸剂或汤剂。8.一种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渊房春林李超唐华侨胡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乾坤动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