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使传热管贯穿管板的结构,旨在抑制该热交换器的传热管腐蚀。在所述热交换器中,设置有以规定间隔排列的多个传热翅片(34)和贯穿传热翅片(34)的多根传热管(31)。并且,在该热交换器中设置有一对管板(41),一对管板(41)被布置在多根传热管(31)的两端部,在一对管板(41)上形成有供各根传热管(31)贯穿的通孔(41a)。各块管板(41)由耐腐蚀性材料制成并成为无涂层状态,并且各块管板(41)在所述通孔(41a)的整个一周上与至少一部分所述传热管(31)紧贴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作为船舶的空调装置,有时会使用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空调装置(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在这种空调装置中,设置了具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的制冷剂回路。并且,在该制冷剂回路中,作为蒸发器有时会采用例如横向肋片管式热交换器。一般的横向肋片管式热交换器具有用管板来支承多根传热管的结构。具体而言,在管板上预先设置多个通孔,让传热管贯穿上述通孔,由此来支承热交换器的主体。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0-27629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船舶用空调装置而言,为了防止由于盐分造成的腐蚀,一般的做法是对管板实施涂层。该涂层也会进入管板的传热管用通孔中,不过无法准确地对通孔内的涂膜的厚度进行管理。因此,为了让传热管可靠地贯穿管板的通孔,就需要规定通孔的内径与传热管的外径之间的尺寸关系,以保证当涂层后在通孔的周缘与传热管之间可靠地形成缝隙。不过,由于船舶用空调装置在航行时被置于振动的状态当中,因而若通孔的周缘与传热管之间存在缝隙,通孔的周缘与传热管之间就会产生摩擦,而有可能引起所谓的微动腐蚀(由于微小的往复滑动反复作用在相接触的两物体间时产生的表面损伤所引起的腐蚀)。也就是说,即使利用涂层来进行防锈,也会留有其它引起腐蚀的原因。本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就具有使传热管贯穿管板的结构的热交换器而言,旨在抑制传热管腐蚀。-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多个传热翅片、多根传热管以及一对管板,多个所述传热翅片以规定间隔排列,多根所述传热管贯穿所述传热翅片,一对管板被布置在多根所述传热管的两端部,在一对所述管板上形成有供各根所述传热管贯穿的通孔,其特征在于:各块所述管板由耐腐蚀性材料制成并成为无涂层状态,并且各块该管板在所述通孔的整个一周上与至少一部分所述传热管紧贴在一起。在该结构下,传热管并没有相对管板产生相对位移。第二方面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的腐蚀电位与所述管板的腐蚀电位相等或者略高于该管板的腐蚀电位。第三方面是这样的,在第二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由铜管构成,所述管板由不锈钢板、镀铜钢板及铜板中的任一种板构成。-技术的效果-根据第一方面,能够抑制传热管31与管板41之间的微动腐蚀。根据第二方面、第三方面,能够抑制传热管31受到电腐蚀。附图说明图1示出使用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的简要结构。图2例举出构成制冷剂回路的设备在壳体中的布置情况。图3是蒸发器的立体图。图4示出管板的通孔附近的剖面。-符号说明-30-蒸发器;31-传热管;34-传热翅片;41-管板;41a-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但并没有意图对本技术、其应用对象或其用途的范围加以限制。(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示出使用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10的简要结构。空调装置10为船舶用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10被设置在船舶的甲板等上对客舱等进行制冷。〈整体结构〉空调装置10包括:填充有制冷剂并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省略图示)、和用来安装构成该制冷剂回路的设备的基座11。并且,基座11上的规定设备由壳体12覆盖住。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2为外形呈近似长方体形状的箱体。在壳体12的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形成有用以将空气吸入壳体12内的吸入口13。进而,在壳体12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用以将壳体12内的空气朝外部吹出的吹出口14。在壳体12内部的、从吸入口13到吹出口14为止的这一部分空间形成了空气通路,在该空气通路的中途设置有送风扇(省略图示)。需要说明的是,在基座11上,设置有驱动所述送风扇的风扇用电机60。〈制冷剂回路的构成设备〉图2例举出构成制冷剂回路的设备在基座11上的布置情况。在构成制冷剂回路的设备中,包括多台压缩机20、水冷式冷凝器50、膨胀阀(省略图示)及蒸发器30等。-压缩机20-压缩机20能够采用例如涡旋式压缩机等多种压缩机。在本示例中,设置有四台压缩机20,所述四台压缩机20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彼此并联。当然,压缩机20的台数仅为一个示例。-水冷式冷凝器50-水冷式冷凝器50通过让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来使制冷剂冷凝。本实施方式的水冷式冷凝器50是所谓的管壳式热交换器,作为冷却水使用了海水。-蒸发器30-蒸发器30通过让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流动的制冷剂(液态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来使制冷剂蒸发。如图2所示,该蒸发器30与吸入口13相向地设置在所述空气通路的中途。也就是说,在蒸发器30中,所述送风扇从吸入口13吸入到壳体12内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已在蒸发器30中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由所述送风扇从吹出口14送往客舱等。〈蒸发器30的具体结构〉图3是蒸发器30的立体图。该蒸发器30是所谓的横向肋片管式热交换器,该蒸发器30为本技术的热交换器之一例。如图3所示,该蒸发器30包括传热管31、U形管32、总管33、传热翅片34、分流器35、以及框体40。本实施方式的传热管31及U形管32为具有圆形剖面的铜管。并且,在蒸发器30中,形成了多个由规定数量的传热管31和U形管32构成的传热管群。就各个传热管群而言,用U形管32将传热管31的端部之间适当地连接起来,从而在一个传热管群就形成了一条制冷剂流路。该制冷剂流路的一端与总管33连接,并经由总管33与制冷剂回路的管道连接。所述制冷剂流路的另一端与分流器35连接。该分流器35将经制冷剂回路流过来的液态制冷剂分配给各个传热管群。传热翅片34由近似长方形的薄板(例如铝制薄板)构成。在各个传热翅片34上,形成有供传热管31贯穿的多个通孔。各个传热翅片34在传热管31贯穿各个通孔的状态下沿着传热管31的伸长方向按照规定间隔排列着布置好。在框体40中收纳了各个传热管群。从吸入口13看过去,该框体40的形状呈近似长方形,该框体40包括两块管板41及两个梁部件42。如图3所示,梁部件42是通过使金属板形成为一面敞开的箱状而制成的。各块管板41是形成有多个通孔41a的板状部件,该多个通孔41a用来供传热管31通过。如图3所示,这两块管板41沿着铅直方向平行而设,一个梁部件42将这两块管板41的上端彼此连结起来,另一个梁部件42将这两块管板41的下端彼此连结起来。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是用螺栓和螺母将管板41与梁部件42连结起来的。图4示出管板41的通孔41a附近的剖面。如图3及图4所示,就蒸发器30而言,一对管板41被布置在多根传热管31的两端部,在各块管板41上,形成有供上述传热管31贯穿的多个通孔41a。在该示例中,作为管板41的材料,采用了具有耐腐蚀性且腐蚀电位与传热管31的腐蚀电位相等或低于该传热管31的腐蚀电位的材料(换言之,传热管31的腐蚀电位与管板41的腐蚀电位相等或高于该管板41的腐蚀电位)。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用作传热管31的铜管的腐蚀电位,而采用了腐蚀电位比铜略低的耐腐蚀性材料之一的不锈钢作为管板41的材料。当然,作为管板41的材料所列举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多个传热翅片(34)、多根传热管(31)以及一对管板(41),多个所述传热翅片(34)以规定间隔排列,多根所述传热管(31)贯穿所述传热翅片(34),一对所述管板(41)被布置在多根所述传热管(31)的两端部,在一对所述管板(41)上形成有供各根所述传热管(31)贯穿的通孔(41a),其特征在于:各块所述管板(41)由耐腐蚀性材料制成并成为无涂层状态,并且各块该管板(41)在所述通孔(41a)的整个一周上与至少一部分所述传热管(31)紧贴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8.28 JP 2015-1685281.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多个传热翅片(34)、多根传热管(31)以及一对管板(41),多个所述传热翅片(34)以规定间隔排列,多根所述传热管(31)贯穿所述传热翅片(34),一对所述管板(41)被布置在多根所述传热管(31)的两端部,在一对所述管板(41)上形成有供各根所述传热管(31)贯穿的通孔(41a),其特征在于: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智也,上野明敏,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