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纵人员离位的舱室座椅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7842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操纵人员离位的舱室座椅调节装置。本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舱室座椅调节平台和座椅。舱室座椅调节平台包括装置底座,第一“J”形T型导轨,第二“J”形T型导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一“J”形T型导轨和第二“J”形T型导轨通过螺钉固定在装置底座上;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与第四连接杆均匀设置于第一“J”形T型导轨和第二“J”形T型导轨之间,并且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J”形T型导轨和第二“J”形T型导轨侧壁上;座椅通过T型螺栓安装在第一“J”形T型导轨和第二“J”形T型导轨上,可沿导轨进行水平“J”形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舱室座椅调节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操纵人员离位的舱室座椅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而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化,操纵人员的监控任务也越来越多,各种监控设备安装在舱室狭小的空间内,操纵人员通过这些监控设备完成监控任务,为提高操纵人员的监控效率,监控设备的布局越来越多的考虑人机工程要求,尽量将监控设备布局在操纵人员的最佳视野域和操纵域内,以便于操纵人员查看和操纵。因此,操纵人员坐姿操纵时周围环绕着各种操纵设备,以致于操纵人员进入座椅和离开座椅时很不方便。当前,一些狭小舱室进行座椅设计时设置了座椅的前后直线调节,但针对一些半环形设计的操纵台来说,操纵人员进入座椅和离开座椅时依然很不方便;还有一些狭小舱室进行座椅设计是设置了座椅的斜线前后调节,但在这种调节往往容易使操作人员正常作业时偏离眼位点,造成视野域偏差,影响操操纵人员对视野前方的信息获取。因此,正确的舱室座椅调节设计是十分关键的,必须找出一种方便的、符合使用习惯和人体特性的操纵人员进出座椅调节方式。目前在运输机驾驶舱、无人机系统地面控制站等产品设计中,舱室内座椅设计都是通过一些经验数据和对相关人体参数进行测量所得的数据布置。这种传统上的定位方式主要依赖于设计人员的经验和主观认识,往往会存在一定偏差,无法较好地均衡各国、各年龄段人体尺寸的差异,也无法较好适应越来越多的基于人机工程考虑的半环形操纵台设计的座椅调节设计需求。有时造成产品研发出来之后,暴露出座椅调节设计、操纵人员进出座椅设计等不符合操纵人员作业要求,这时再更改方案则会延误产品开发周期,造成较大的费用损失。因此,迫切需要为设计人员提供一种基于便于操纵人员作业和进出的、可验证多种位置调节方案的、可重复使用的舱室座椅调节装置,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简单、客观、可操作性强的座椅调节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操纵人员离位的舱室座椅调节装置,方便设计人员进行舱室座椅调节设计。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操纵人员离位的舱室座椅调节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舱室座椅调节平台和座椅。舱室座椅调节平台包括装置底座,第一“J”形T型导轨,第二“J”形T型导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一“J”形T型导轨和所述第二“J”形T型导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装置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四连接杆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J”形T型导轨和所述第二“J”形T型导轨之间,并且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J”形T型导轨和所述第二“J”形T型导轨上;所述座椅通过T型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J”形T型导轨和所述第二“J”形T型导轨上,可沿导轨进行水平“J”形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设计人员通过舱室座椅调节平台即可进行座椅调节,操作方便。第二,设计人员通过该舱室座椅调节平台即可设计与验证便于操纵人员离位的舱室座椅调节方案。第三,便于操纵人员离位的舱室座椅调节装置可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舱室座椅调节装置侧视图。图2是舱室座椅调节平台俯视图。图中:a:舱室座椅调节平台1装置底座2第一“J”形T型导轨3第二“J”形T型导轨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第三连接杆7第四连接杆8座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便于操纵人员离位的舱室座椅调节装置,它包括装置底座,第一“J”形T型导轨,第二“J”形T型导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座椅。舱室座椅调节平台a包括装置底座1,第一“J”形T型导轨2,第二“J”形T型导轨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第三连接杆6,第四连接杆7。装置底座1,用于连接舱室座椅调节设计平台。第一“J”形T型导轨2和第二“J”形T型导轨3,通过T型螺栓安装在装置底座1上。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第三连接杆6和第四连接杆7,均匀设置于第一“J”形T型导轨2和第二“J”形T型导轨3之间,并且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J”形T型导轨2和第二“J”形T型导轨3侧壁上。座椅8,通过T型螺栓安装在第一“J”形T型导轨2和第二“J”形T型导轨3上,可沿导轨进行水平“J”形移动。设计人员可邀请一群不同人体尺寸的用户使用该装置,每位用户可以对座椅位置进行调节,找到自己认为最舒适、最方便的作业及离位的座椅调节位置。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多用户使用该装置形成的座椅调节位置相关数据,通过操纵人员作业需求分析,综合得出舱室座椅的最佳调节方案。本技术便于操纵人员离位的舱室座椅调节装置可重复使用。通过上述装置,可以使设计人员快捷、客观的获取舱室座椅离位调节装置与操纵人员离位需求的符合性,有助于设计人员设计出安全、舒适、高效的座椅调节装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以上对本技术实施进行了介绍。以上的说明只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和设备;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操纵人员离位的舱室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舱室座椅调节平台和座椅(8);所述舱室座椅调节平台包括装置底座(1)、第一“J”形T型导轨(2)、第二“J”形T型导轨(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第三连接杆(6)和第四连接杆(7);所述第一“J”形T型导轨(2)与所述第二“J”形T型导轨(3)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装置底座(1)上;所述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第三连接杆(6)与第四连接杆(7)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J”形T型导轨(2)和所述第二“J”形T型导轨(3)之间,并且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J”形T型导轨(2)和第二“J”形T型导轨(3)的侧壁上;所述座椅(8)通过T型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J”形T型导轨(2)和第二“J”形T型导轨(3)上,可沿导轨进行水平“J”形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操纵人员离位的舱室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互连接的舱室座椅调节平台和座椅(8);
所述舱室座椅调节平台包括装置底座(1)、第一“J”形T型导轨(2)、
第二“J”形T型导轨(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第三连接杆(6)
和第四连接杆(7);
所述第一“J”形T型导轨(2)与所述第二“J”形T型导轨(3)通过螺
钉固定在所述装置底座(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霖苗冲冲李上王青山侯春敏杨文宏梁敏陈伟林周可嘉黄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