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裂开合并肠漏的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7525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6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合并肠漏的敷料装置,属于临床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包括吸引管、双套管、引流管及集液瓶,双套管由外管和内管组成,且在外管和内管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侧孔;吸引管、引流管、双套管的外管和内管通过四通阀相连,引流管的出液端伸入集液瓶中,集液瓶通过连接管与中心负压装置相连;所述吸引管进液端侧的管壁外包覆复合海绵层,且在该管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复合海绵层为三层,包覆吸引管管壁的为聚氨酯泡沫海绵层,在该聚氨酯泡沫海绵层两侧还分别设置一层聚乙烯醇海绵层;还包括用于封闭创面的PU半透膜。该敷料装置封闭可靠、操作便捷,能够高效引流、缩小伤口,使伤口快速愈合,减小病患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临床医用敷料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裂开合并肠漏的敷料装置
技术介绍
切口感染裂开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如果合并肠漏的话,伤口处理极为困难,死亡率很高。该伤口的特点包括:①渗液多,主要包括感染伤口的脓性分泌物和肠液,渗出量的多少根据肠漏和感染的的严重程度而异。②感染重,感染的原因比较复杂,早期感染大多因为原发疾病所致,如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的切口感染大多是遗留的细菌所致,后期的感染可合并肠道内的细菌。③坏死组织多,由于局部的感染以及肠液的刺激,使得伤口存在大量的坏死组织,坏死组织的腐败溶解又加重的组织的感染。④多伴有腹腔脏器外露,局部的感染会引起组织水肿加重,导致全层组织裂开,腹腔脏器外露,以上几种因素均会导致愈合极为困难,愈合后仍会形成严重的切口疝。针对以上问题,目前临床最常见的解决办法是保守换药。但保守换药具有以下几个缺点:①换药次数多,伤口的脓性分泌物和肠液不断渗出,只有每天多次的换药,才有可能保持伤口的清洁,在早期,通常每天的换药次数为4-8次。②引流不好,由于传统敷料(纱布)自身的缺点,即使每天进行多次的换药,伤口大量的渗液和坏死组织很难充分引流。③容易交叉感染,伤口的渗液会导致纱布潮湿,这为外界细菌的定值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容易导致交叉感染。④愈合慢,通过长期的换药,只有在肠漏的外口封闭之后,伤口才有愈合的可能,这个过程可长达1年以上。⑤伤口越来越大,传统的换药会在伤口填塞大量纱布,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伤口可能会越来越大,这也会导致愈合困难。⑥换药痛苦,纱布与新生的组织会发生粘连,换药去除纱布时病患疼痛剧烈,非常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腹部手术切感染口裂开合并肠漏的敷料装置,该敷料装置封闭可靠、操作便捷,能够高效引流、缩小伤口,使伤口快速愈合,减小病患痛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公开的用于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合并肠漏的敷料装置,包括吸引管、双套管、引流管及集液瓶,双套管由外管和内管组成,且在外管和内管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侧孔;吸引管、引流管、双套管的外管和内管通过四通接头相连,引流管的出液端伸入集液瓶中,集液瓶通过连接管与中心负压装置相连;所述吸引管进液端侧的管壁外包覆复合海绵层,且在该管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复合海绵层为三层,包覆吸引管管壁的为聚氨酯泡沫海绵层,在该聚氨酯泡沫海绵层两侧还分别设置一层聚乙烯醇海绵层;还包括用于封闭创面的PU半透膜。聚氨酯泡沫海绵层和聚乙烯醇海绵层中均含有锌离子。引流管的进液口与四通接头的a口相连,双套管的外管的出液端、内管的出液端及吸引管的出液端分别与四通阀的b、c、d口相连。吸引管进液端侧的管壁上通孔的直径为3~5mm。在吸引管上还设有压力表,使用时,所述敷料装置的压力维持在40-90mmHg。外管上侧孔的孔径大于内管上侧孔的孔径。双套管的内管的自由端伸出外管,且能够与外接灌洗装置相连。所述集液瓶由透明质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的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合并肠漏的敷料装置,将由外管和内管组成的双套管与患者切口底部直接接触,并在双套管上方覆盖复合海绵层,使海绵层的侧面与切口的侧缘直接接触,再采用PU半透膜封闭创面,PU半透膜能够进行氧气交换,但细菌无法通过,为创面提供良好的有氧环境,有利于创面愈合,预防厌氧菌感染;本技术的复合海绵层为“三明治”形状,内层为大孔径的聚氨酯泡沫海绵,具有引流更好、不易堵塞的特点,两侧为聚乙烯醇海绵层,引流效果较内层的聚氨酯泡沫海绵稍差,但更容易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和肉芽组织再生。使用时,通过持续的负压吸引使得两侧的聚乙烯醇海绵层与手术切口两侧组织紧密贴附,能够有效促进血管再生,且有助于创面肉芽组织形成;持续的负压吸引使得中间的聚氨酯泡沫海绵层与手术切口底部贴附紧密,有助于肠液及创面分泌物的引流,保持创面清洁,有利于肠漏口的闭合。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敷料(将纱布直接贴于患处),本技术的专用敷料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具有封闭可靠、操作便捷、缩小伤口、高效引流、快速愈合及减轻病患痛苦的优点。进一步地,在双套管的外管和内管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侧孔,且外管上侧孔的孔径大于内管上侧孔的孔径,双套管的内管的自由端伸出外管,且能够与外接灌洗装置相连,能够滴注灌洗液,通过双套管对创面进行灌洗,进入内管的灌洗液从内管的侧孔流出能够稀释创面分泌物和肠液,便于引流;而外管的侧孔孔径较大,灌洗时能够将创面内大块的坏死组织冲出,避免大块的坏死组织堵塞两侧的聚乙烯醇海绵层,从而有效保障装置能够持续的产生负压。进一步地,复合海绵层中聚氨酯泡沫海绵层和聚乙烯醇海绵层中均富含锌离子成分,能有效杀菌、不易耐药,且具有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进一步地,集液瓶由透明质材料制成,通过透明集液瓶可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浑浊度,有助于判断创面的情况(有无出血、感染是否控制、坏死组织增减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敷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吸引管;2为双套管,2-1为外管,2-2为内管;3为引流管;4为集液瓶;5为四通接头;6为聚氨酯泡沫海绵层;7为聚乙烯醇海绵层;8为压力表;9为连接管;10为中心负压装置;11为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参见图1,本技术的用于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合并肠漏的敷料装置,包括吸引管1、双套管2、引流管3及集液瓶4,双套管2由外管2-1和内管2-2组成,且在外管2-1和内管2-2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侧孔;引流管3的进液端与四通接头5的a口相连,双套管2的外管2-1的出液端、内管2-2的出液端及吸引管1的出液端分别与四通接头5的b、c、d口相连。引流管3的出液端伸入集液瓶4中,集液瓶4通过连接管9与中心负压装置10相连;所述吸引管1进液端侧的管壁外包覆复合海绵层,且在该管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1,通孔的直径为3~5mm;所述复合海绵层为三层,包覆吸引管1管壁的为大孔径的聚氨酯泡沫海绵层6,具有引流更好、不易堵塞的特点;在该聚氨酯泡沫海绵层6两侧还分别设置一层聚乙烯醇海绵层7,引流效果较内层的聚氨酯泡沫海绵稍差,但更容易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和肉芽组织再生。装置还包括用于封闭创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合并肠漏的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管(1)、双套管(2)、引流管(3)及集液瓶(4),双套管(2)由外管(2‑1)和内管(2‑2)组成,且在外管(2‑1)和内管(2‑2)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侧孔;吸引管(1)、引流管(3)、双套管(2)的外管(2‑1)和内管(2‑2)通过四通接头(5)相连,引流管(3)的出液端伸入集液瓶(4)中,集液瓶(4)通过连接管(9)与中心负压装置(10)相连;所述吸引管(1)进液端侧的管壁外包覆复合海绵层,且在该管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1);所述复合海绵层为三层,包覆吸引管(1)管壁的为聚氨酯泡沫海绵层(6),在该聚氨酯泡沫海绵层(6)两侧还分别设置一层聚乙烯醇海绵层(7);还包括用于封闭创面的PU半透膜。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合并肠漏的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
管(1)、双套管(2)、引流管(3)及集液瓶(4),双套管(2)由外管(2-1)
和内管(2-2)组成,且在外管(2-1)和内管(2-2)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侧孔;
吸引管(1)、引流管(3)、双套管(2)的外管(2-1)和内管(2-2)通过四通
接头(5)相连,引流管(3)的出液端伸入集液瓶(4)中,集液瓶(4)通过
连接管(9)与中心负压装置(10)相连;
所述吸引管(1)进液端侧的管壁外包覆复合海绵层,且在该管壁上开设
有若干通孔(11);所述复合海绵层为三层,包覆吸引管(1)管壁的为聚氨酯
泡沫海绵层(6),在该聚氨酯泡沫海绵层(6)两侧还分别设置一层聚乙烯醇
海绵层(7);还包括用于封闭创面的PU半透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合并肠漏的敷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聚氨酯泡沫海绵层(6)和聚乙烯醇海绵层(7)中均含有锌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合并肠漏的敷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引流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薛康李志强陈俏华赵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