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环状火焰灭菌器,属于微生物灭菌技术领域,灭菌器由燃气储罐、控制室和环形管构成,控制室内置气阀组件,环形管与控制室相连,环形管内部中空,在中空结构内形成一个环形的燃气通道,气阀组件接入燃气通道,在环形管内侧均匀设置出火孔;在出火孔的顶端内侧设有点火装置;在控制室底部设有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的其他灭菌设备,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携带方便和操作简单便利的特点,在微生物灭菌工作,特别是野外采样工作中,能够通过控制火焰大小和灭菌时间,对采样瓶口进行有效的灭菌处理,使微生物样品遭到污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更好的解决了采样过程中的生物二次污染问题,具有非常理想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微生物灭菌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户外便携式环状火焰灭菌器。
技术介绍
根据《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中第2.2.2.6节的相关要求,用于微生物采样的容器及塞子、盖子应该经过高温灭菌。但是,在实际采样过程中,必须用手指或其他固定装置握住瓶口,然后对样品进行灌装,这样影响了原有容器的灭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样品污染的可能性。《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影响的研究》和《压力蒸汽灭菌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等技术文献分析了目前主要的灭菌方式,现阶段利用灭菌设备进行灭菌的主要方式有蒸汽灭菌、紫外灭菌和化学灭菌等。这些灭菌设备针对目前环境监测微生物采样工作而言具有以下缺陷。第一,只能在容器准备阶段进行前期灭菌,不能在采样现场进行实时灭菌。第二,灭菌时间较长,灭菌控制条件较为严格,不能针对采样容器的某一关键部位进行灭菌。第三,灭菌设备较大,且结构较为复杂,需要进行长期保养,一旦发生损坏,不易进行维修。由于上述这些因素,在户外完成样品采集后,需要利用打火机或者火柴等引火物件对瓶口进行熏烤。这样的灭菌方式,一是不能对采样容器瓶口进行均匀灭菌,一些未熏烤的部位达不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二是对灭菌时间也很难控制。所以在微生物现场采样方面,急需一种便携式灭菌设备,能均匀的对采样瓶口进行灭菌,同时能有效的控制灭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不足,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户外、便于携带,具有较好灭菌效果的环状火焰灭菌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环状火焰灭菌器,由燃气储罐、控制室和环形管三大部分构成,控制室内置气阀组件,用于连接燃气储罐和环形管内的燃气通道或燃气管路,在气阀组件内设有限流阀,环形管与控制室相连,环形管内部中空,为实现环状火焰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环形管中空的结构形成一个环形的燃气通道,气阀组件接入燃气通道,以在使用时,填充燃气;并在环形管内侧均匀设置10-16个指向环形管圆心的出火孔;第二种方案,是在环形管中空结构内铺设燃气管路,燃气管路与气阀组件相连,连接方式可以为单通,单通结构下燃气管路为环形非闭合结构;连接方式为三通时,燃气管路形成一个环形的连通结构,以便快速填充燃气;同时,在环形管内侧均匀设置10-16个指向环形管圆心的出火孔,在燃气管路对应出火孔的位置设置相应的出气孔;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出火孔的顶端内侧设有点火装置,以便实现快速点火;其中,在控制室底部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分别与限流阀和点火装置相连。为更好的实现环状火焰的技术效果,所述环形管内侧设置的出火孔的数量为12个。为更好的实现点火性能,所述点火装置为压电陶瓷点火器。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是一种便携式环状火焰灭菌器,其特点是利用喷射出的环形管喷射出的多束火焰,形成的环状火焰对采样瓶等设备进行均匀高温灭菌。本技术相比于现有的其他灭菌设备,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携带方便和操作简单便利的特点,在微生物灭菌工作,特别是野外采样工作中,能够通过控制火焰大小和灭菌时间,对采样瓶口进行有效的灭菌处理,使微生物样品遭到污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更好的解决了采样过程中的生物二次污染问题,具有非常理想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便携式环状火焰灭菌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燃气储罐;2、控制室;3、环形管;4、气阀组件;6、出火孔;8、控制开关。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环状火焰灭菌器环形管局部示意图。图中:5、燃气通道;7、点火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技术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本技术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设备本身而言,指向设备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技术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本技术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2。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环状火焰灭菌器,如图1和图2所示,由燃气储罐1、控制室2和环形管3构成,其中,燃气储罐1与控制室2构成枪体结构,以燃气储罐1为手柄;控制室2内置气阀组件4,气阀组件4为现有技术,包括接口、出气针、卡接在出气针上的跷板、导通结构和设置在导通结构上的限流阀,控制室2内的气阀组件4与燃气储罐1相连,其中,燃气储罐1为卡式气瓶,内置CAS气体,气阀组件4与燃气储罐1接口采用国际通用接口,卡口直径为39MM;环形管3与控制室2相连,其内部中空,中空结构形成一个环形的燃气通道5,气阀组件4接入燃气通道5;在环形管3内侧均匀设置12个指向环形管3圆心的出火孔6;在控制室2与环形管3连接处对应的出火孔6的顶端内侧设有点火装置7,点火装置7为压电陶瓷点火器;在控制室2底部设有控制开关8,控制开关8分别与限流阀和点火装置7相连,通过控制开关8向后拨动分别控制限流阀和点火装置7,向后拨动进程分为两段式:从初始位置向后拨动控制限流阀开启,气体流量由0至最大流量;继续向后拨动控制点火装置7打火;控制开关8向前拨动,减少气体流量,至初始位置,限流阀关闭,上述具体的连接结构均为现有技术。使用时,可手持采样瓶,或平稳放置采样瓶,以燃气储罐1为手柄,手持便携式环状火焰灭菌器,将灭菌器环形管3套在采样瓶瓶口之上,向后拨动控制开关8,限流阀开启,燃气储罐1内的气体经气阀组件4进入燃气通道5,至最大流量后继续向后拨动,点火装置7打火,气体从环形管3内侧出火孔6溢出后被点燃,多束火焰喷出,围绕采样瓶瓶口,形成环状火焰,进行360°高温灭菌,此时,可向前拨动控制开关8,或前后往复拨动控制开关8,以调节火焰大小,灭菌完成后,将控制开关8向前拨动至初始位置,火焰熄灭。具体使用时,也可调节好火焰大小之后,灭菌器的环形管3套入到采样瓶瓶口之上。触发电子打火器,点燃喷嘴中喷出的燃气形成环状火焰,对采样容器瓶口进行灭菌处理,控制开关可以前后拨动控制内部限流阀的关闭与开合,调节环状火焰大小直至熄灭,从而对灭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环状火焰灭菌器,其特征在于:灭菌器由燃气储罐、控制室和环形管构成,燃气储罐与控制室相连,控制室与环形管相连;其中,燃气储罐为卡式气罐;其中,控制室内部设有气阀组件,气阀组件与燃气储罐相连,气阀组件内设有限流阀;其中,环形管内部中空,形成环形燃气通道,气阀组件接入燃气通道,在环形管内侧均匀设置10‑16个出火孔;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出火孔的顶端内侧设有点火装置;其中,在控制室底部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分别与限流阀和点火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环状火焰灭菌器,其特征在于:灭菌器由燃气储罐、控制室和环形管构成,燃气储罐与控制室相连,控制室与环形管相连;
其中,燃气储罐为卡式气罐;
其中,控制室内部设有气阀组件,气阀组件与燃气储罐相连,气阀组件内设有限流阀;
其中,环形管内部中空,形成环形燃气通道,气阀组件接入燃气通道,在环形管内侧均匀设置10-16个出火孔;
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出火孔的顶端内侧设有点火装置;
其中,在控制室底部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分别与限流阀和点火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环状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一亮,梅雯,彭睿,秦勤,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