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才华专利>正文

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7483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与进水口相通的微涡流反应区、与出水口相通的迷宫沉淀区以及污泥贮存斗,在迷宫沉淀区的上方架设有行车式撇油器,行车式撇油器上设有用于撇除废水面油污的撇油铲;在迷宫沉淀区设有出水口一侧设置有排油槽,排油槽槽口与所述撇油铲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将除油区、微涡流反应区、迷宫沉淀区、污泥贮存斗、螺旋输泥器以及刮油器整合为一体,有效解决了泥沙堵塞出泥口问题,特别是在本装置中实现了水面油污快速有效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回用的标准,大大提高矿井下水回用处理的效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oal mine well water returning trea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al mine water reuse treatment device, including the micro vortex reaction zone,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communicated with the water outlet area and labyrinth sedimentation sludge storage bucket, erected in the labyrinth sedimentation area driving skimmer, for excluding oil skimming of waste oil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shovel of vehicles skimmer; in the labyrinth settling zone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side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discharging groove, oil discharge groove notch and the skimmer spade flush. Processing device for mine the water back, except oil, micro labyrinth eddy current reaction zone, precipitation zone, sludge storage hopper, spiral sludge conveying device and oil scraper integration, effectively solve the sediment blockage the sludge outlet problem, especially in the device to achieve rapid and effective surface oil the treatment, the treated water up to the standard for recycling,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recycling treatment of m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可以去除废水中油污的煤 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2007年全国煤炭总产量25亿吨,采掘涌出水量达 100亿吨以上,无论是外排还是综合利用,都需要进一步处理,特别对于西部矿 区提高水的复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水处理工艺中,迷宫式沉淀池是较 为高效的技术。但是现有的迷宫式沉淀池有两大技术问题 一是,现有迷宫式 沉淀池由于缺少油污处理装置,往往无法解决废水中漂浮的油污,往往还要进 行二次处理才能达到废水回用的标准,使得废水回用处理工序较为复杂,大大 降低了效率;二是,现有迷宫式沉淀池利用泥沙自身的重力进行沉淀,在出泥 槽上设有多个小的出泥口,各个出泥口往往会因为有些泥沙粘性较大,流动性 差而堵塞,导致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需要经常停机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去除废水中 油污的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与进水 口相通的微涡流反应区、与出水口相通的迷宫沉淀区以及污泥贮存斗,在迷宫 沉淀区的上方架设有行车式撇油器,行车式撇油器上设有用于撇除废水面油污 的撇油铲;在迷宫沉淀区设有出水口一侧设置有排油槽,排油槽的槽口与所述 撇油铲齐平。本技术中,优选地,在污泥贮存斗下方设有集泥螺旋压縮除泥装置。 所述集泥螺旋压縮除泥装置包括减速器和螺纹杆,螺纹杆设置在污泥贮存斗下 方且由减速器带动旋转。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将除油区、微涡流 反应区、迷宫沉淀区、污泥贮存斗、螺旋输泥器以及刮油器整合为一体,有效 解决了泥沙堵塞出泥口问题,特别是在本装置中实现了水面油污快速有效处理, 使得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回用的标准,大大提高矿井下水回用处理的效率。附图说明图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更进一步的解释。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与进水口 1相通的 微涡流反应区2、与出水口 3相通的迷宫沉淀区4以及污泥贮存斗5,在污泥贮 存斗5下方设有出泥口 10。在迷宫沉淀区5的上方架设有行车式撇油器6,行 车式撇油器6上设有用于撇除废水面油污的撇油铲7;在迷宫沉淀区4设有出水 口 3 —侧设置有排油槽8,排油槽8的槽口与所述撇油铲7齐平。在污泥贮存斗 5下方还设有集泥螺旋压縮除泥装置9。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废水从进水口 l进入微涡流反应区2,再逐渐渗 入迷宫沉淀区4,经过迷宫沉淀区4后,泥沙逐渐沉降到污泥贮存斗5内。迷宫 沉淀区4上层的废水经过处理,其表层油污由行车式撇油器6的撇油铲7撇到 排油槽8排走,剩下的净水通过出水口 3排走。螺旋输泥器9开启时,可以将 泥沙挤压到异向螺纹的交汇处,泥沙顺着水流,沿着污泥贮存斗5正下方的出 泥口 IO排出。本技术中,所述的刮油器6以及螺旋输泥器9都是本领域通用的装置, 可以在市场上购得。所述螺旋输泥器也可以自行制造,减速器为普通的调速电 机即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 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 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 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份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与进水口(1)相通的微涡流反应区(2)、与出水口(3)相通的迷宫沉淀区(4)以及污泥贮存斗(5),其特征在于,在迷宫沉淀区(4)的上方架设有行车式撇油器(6),行车式撇油器(6)上设有用于撇除废水面油污的撇油铲(7);在迷宫沉淀区(4)设有出水口(3)一侧设置有排油槽(8),排油槽(8)的槽口与所述撇油铲(7)齐平。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污泥 贮存斗(5)下方设有集泥螺旋压缩除泥装置(9)。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与进水口相通的微涡流反应区、与出水口相通的迷宫沉淀区以及污泥贮存斗,在迷宫沉淀区的上方架设有行车式撇油器,行车式撇油器上设有用于撇除废水面油污的撇油铲;在迷宫沉淀区设有出水口一侧设置有排油槽,排油槽槽口与所述撇油铲齐平。本技术所述的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将除油区、微涡流反应区、迷宫沉淀区、污泥贮存斗、螺旋输泥器以及刮油器整合为一体,有效解决了泥沙堵塞出泥口问题,特别是在本装置中实现了水面油污快速有效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回用的标准,大大提高矿井下水回用处理的效率。文档编号C02F1/52GK201245483SQ20082003783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4日专利技术者周才华, 於战跃, 陈立新 申请人:周才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井下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与进水口(1)相通的微涡流反应区(2)、与出水口(3)相通的迷宫沉淀区(4)以及污泥贮存斗(5),其特征在于,在迷宫沉淀区(4)的上方架设有行车式撇油器(6),行车式撇油器(6)上设有用于撇除废水面油污的撇油铲(7);在迷宫沉淀区(4)设有出水口(3)一侧设置有排油槽(8),排油槽(8)的槽口与所述撇油铲(7)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才华陈立新於战跃
申请(专利权)人:周才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