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7258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6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包括两个凹形钢管套夹、两个套夹固定装置、两个静压板和两根固定杆;所述两个凹形钢管套夹组合拼接形成柱体状,每个凹形钢管套夹的外侧均固定在相对应的套夹固定装置上,每个套夹固定装置的外侧均设置有静压板,两侧静压板的底部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杆相固定连接,且固定杆横穿两个套夹固定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采用桩侧施加压力,将桩顶静压位置转移至套箍两侧静压板位置,解决了桩头局压引起的变形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可以不断改变夹紧的位置,即使在限高的情况下也不需要截断太多钢管,有效减少了钢管桩的接头数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桩
,特别是一种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
技术介绍
小直径钢管桩在小型建筑及构筑物基础及基础加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钢管桩按照施工方法可分为锤击和静压两种,现有技术中锤击和静压方法均有一定的缺点:1)锤击施工方法:有噪音,容易扰民;需要一定的配重,而且需要一定的提升高度,在特殊的限高条件下,难以获得较大的势能,施工速度较慢,同时也存在单段桩长度较小,接桩点较多;锤击施工容易造成端头管壁的翘曲变形,给接桩造成一定的困难,需要重新切割后接桩;2)静压施工方法:该方法施工现场无噪音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一般情况下,静压点在桩头位置,在限高的情况下单段桩长度较小,接桩点较多,大多都会采用开挖基坑让接桩位置下移,但这会造成焊接施工不方便;若管壁较薄时,端头也会产生管壁的翘曲变形,给接桩造成一定的困难,需要重新切割后接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卸载、可重复使用的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凹形钢管套夹、两个套夹固定装置、两个静压板和两根固定杆;所述两个凹形钢管套夹组合拼接形成柱体状,每个凹形钢管套夹的外侧均固定在相对应的套夹固定装置上,每个套夹固定装置的外侧均设置有静压板,两侧静压板的底部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杆相固定连接,且固定杆横穿两个套夹固定装置。优选地,所述每个凹形钢管套夹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螺纹,每个凹形钢管套夹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凸出的裙带。优选地,所述每个套夹固定装置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与裙带相咬合的凹槽,每个套夹固定装置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优选地,所述每个静压板的顶部均设置有提升孔,每个静压板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槽;位于固定槽之间,每个静压板上均设置有液压装置固定孔。优选地,所述每个凹形钢管套夹的外侧通过螺栓均固定在相对应的套夹固定装置上。优选地,所述每个固定孔均通过螺栓与固定孔内的固定杆相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每个固定槽均通过螺栓与固定槽内的固定杆相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每个固定杆均采用实心方型钢制成。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结构简单,连接形式主要为螺栓连接,便于加工和拆卸,可重复使用。(2)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采用桩侧施加压力,将桩顶静压位置转移至套箍两侧静压板位置,解决了桩头局压引起的变形问题。(3)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中凹形钢管套夹内壁都带有螺纹,提供较大的紧箍力,螺牙与钢管接触能有效解决钢管滑脱的情况,凹形钢管套夹外壁的裙带与套夹固定装置的凹槽咬合,可以提供较大的竖向剪切力,避免螺栓受力,有效防止螺栓的剪切破坏。(4)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可以不断改变夹紧的位置,即使在限高的情况下也不需要截断太多钢管,有效减少了钢管桩的接头数量,提高工作效率。(5)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中固定杆采用实心方钢,可提供较大的抗弯刚度,受力时变形极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中凹形钢管套夹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中套夹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中静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包括两个凹形钢管套夹1、两个套夹固定装置2、两个静压板3和两根固定杆4;所述两个凹形钢管套夹1组合拼接形成柱体状,每个凹形钢管套夹1的外侧通过螺栓均固定在相对应的套夹固定装置2上,每个套夹固定装置2的外侧均设置有静压板3,两侧静压板3的底部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杆4相固定连接,且固定杆4横穿两个套夹固定装置2。如图3所示,所述每个凹形钢管套夹1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螺纹5,每个凹形钢管套夹1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凸出的裙带6。如图4所示,所述每个套夹固定装置2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与裙带6相咬合的凹槽7,每个套夹固定装置2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8,每个固定孔8均通过螺栓与固定孔8内的固定杆4相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每个静压板3的顶部均设置有提升孔9,每个静压板3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槽10,每个固定槽10均通过螺栓与固定槽10内的固定杆4相固定连接;位于固定槽10之间,每个静压板3上均设置有液压装置固定孔11。所述每个固定杆4均采用实心方型钢制成。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结构简单,连接形式主要为螺栓连接,便于加工和拆卸,可重复使用;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采用桩侧施加压力,将桩顶静压位置转移至套箍两侧静压板位置,解决了桩头局压引起的变形问题;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中凹形钢管套夹内壁都带有螺纹,提供较大的紧箍力,螺牙与钢管接触能有效解决钢管滑脱的情况,凹形钢管套夹外壁的裙带与套夹固定装置的凹槽咬合,可以提供较大的竖向剪切力,避免螺栓受力,有效防止螺栓的剪切破坏;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可以不断改变夹紧的位置,即使在限高的情况下也不需要截断太多钢管,有效减少了钢管桩的接头数量,提高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中固定杆采用实心方钢,可提供较大的抗弯刚度,受力时变形极小。实施例2:一种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包括两个凹形钢管套夹1、两个套夹固定装置2、两个静压板3和两根固定杆4;所述两个凹形钢管套夹1组合拼接形成柱体状,每个凹形钢管套夹1的外侧通过铆接均固定在相对应的套夹固定装置2上,每个套夹固定装置2的外侧均设置有静压板3,两侧静压板3的底部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杆4相固定连接,且固定杆4横穿两个套夹固定装置2。所述每个凹形钢管套夹1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螺纹5,每个凹形钢管套夹1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凸出的裙带6。所述每个套夹固定装置2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与裙带6相咬合的凹槽7,每个套夹固定装置2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8,每个固定孔8均通过铆接与固定孔8内的固定杆4相固定连接。所述每个静压板3的顶部均设置有提升孔9,每个静压板3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槽10,每个固定槽10均通过铆接与固定槽10内的固定杆4相固定连接;位于固定槽10之间,每个静压板3上均设置有液压装置固定孔11。所述每个固定杆4均采用实心不锈钢材质制成。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结构简单,连接形式主要为铆接连接,便于加工和拆卸,可重复使用;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采用桩侧施加压力,将桩顶静压位置转移至套箍两侧静压板位置,解决了桩头局压引起的变形问题;本专利技术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中凹形钢管套夹内壁都带有螺纹,提供较大的紧箍力,螺牙与钢管接触能有效解决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凹形钢管套夹(1)、两个套夹固定装置(2)、两个静压板(3)和两根固定杆(4);所述两个凹形钢管套夹(1)组合拼接形成柱体状,每个凹形钢管套夹(1)的外侧均固定在相对应的套夹固定装置(2)上,每个套夹固定装置(2)的外侧均设置有静压板(3),两侧静压板(3)的底部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杆(4)相固定连接,且固定杆(4)横穿两个套夹固定装置(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凹形钢管套夹(1)、两个套夹固定装置(2)、两个静压板(3)和两根固定杆(4);所述两个凹形钢管套夹(1)组合拼接形成柱体状,每个凹形钢管套夹(1)的外侧均固定在相对应的套夹固定装置(2)上,每个套夹固定装置(2)的外侧均设置有静压板(3),两侧静压板(3)的底部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杆(4)相固定连接,且固定杆(4)横穿两个套夹固定装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凹形钢管套夹(1)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螺纹(5),每个凹形钢管套夹(1)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凸出的裙带(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直径钢管桩桩侧静压套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套夹固定装置(2)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与裙带(6)相咬合的凹槽(7),每个套夹固定装置(2)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8)。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魁黄河孙汝成李红张胜利朱立位程广军王华蒋德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淮海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