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治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其特征是它的组份和重量百分数范围分别为:槟榔38-42%、石榴皮18-22%、川楝子18-22%、乌梅8-12%、百部8-12%。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防治鱼类刺激隐核虫病,具有无毒、无残留、不污染环境、对鱼的正常生理无影响等特点。所用的原料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草药领域。涉及一种防治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
技术介绍
刺激隐核虫病是由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irritans)感染和寄生引起一种致死性寄生虫病。刺激隐核虫通常只感染海水硬骨鱼类,而不感染海水软骨鱼类。被感染的病鱼的眼、鳃和皮肤上可以观察到大量的小白点,所以又被称为海水白点病。刺激隐核虫病在我国被划分为二类动物疫病。在养殖密度大,海水水质不佳的海区,常常出现刺激隐核虫病的灾难性暴发,给海水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刺激隐核虫病已经成为当今海水鱼类病害中危害最大、治愈率最低的体外寄生虫病。传统对刺激隐核虫病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药物,如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甲醛或次甲基兰等。使用化学药物治疗,虽能起到一定的抑制和缓解作用,但并不能根治,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这些化学药物往往具有致癌的危险,随着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普遍提高,孔雀石绿等药物已被政府明令禁止使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石榴皮、苦楝树皮、槟榔、大蒜、马尾松、樟树叶和辣椒粉等中草药对鱼类寄生虫有明显的驱杀作用。利用中草药作为养殖鱼虾的体内外寄生虫的防治药品,具有天然性、生态型、低毒、无药物抗药性,无有害残留,多功能,防治效果确切,成本低,资源丰富,无污染环保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能有效地杀灭鱼体的刺激隐核虫。本专利技术具有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无残留等诸多优点,且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工艺简单。一种防治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其特征是它的组份和重量百分数范围分别为:槟榔38-42%、石榴皮18-22%、川楝子18-22%、乌梅8-12%、百部8-12%。主要药物功效如下:槟榔是重要药用植物,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具有消积、化痰、疗疟、杀虫等功效,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剖开煮水喝可驱蛔虫。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有记载如下:“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盖食之久,则薰然颊赤,若饮酒然,苏东坡所谓红潮登颊醉槟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盖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痰,余酲顿解,朱晦庵所谓槟榔收得为去痰也。三曰:饥能使之饱。盖空腹食之,则充然气盛如饱。四曰饱能使之饥。饱后食之,则饮食快然易消。”石榴皮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干燥果皮。我国南北都有栽培,以江苏、河南等地较多。具有涩肠止泻,止血,驱虫之功效。常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据《本草纲目》记载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的功效。乌梅,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百部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蔓生百部与其他品种百部的水浸液及乙醇浸液,对蚊蝇幼虫、头虱、衣虱及臭虫等均有杀灭作用。百部乙醇浸出物的50%蒸馏水混悬液接触阴虱数分钟即可将其杀死。用70%的乙醇浸出液杀头虱和阴虱的效力比DDT和除虫菊强。高浓度百部在体外有杀死鼠蛲虫的作用。《本草正义》记载:百部,善于杀虫;《本草新编》记载:百部,杀虫而不耗气血,最有益于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治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以槟榔38-42%、石榴皮18-22%、川楝子18-22%、乌梅8-12%、百部8-12%按比例称重后热水浸煮,纱布过滤,将滤液分装到塑料瓶中,在低温下保藏。使用前用水稀释,用于鱼体的药浴或全池泼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几种中草药的合理配伍,协同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种中草药的效果,能更有效地杀灭鱼体的刺激隐核虫。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子1:取槟榔40%、石榴皮20%、川楝子20%、乌梅10%、百部10%按比例称重后,加入20倍重量的水,煮沸后,用慢火继续浸煮1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将滤液分装到塑料瓶中,在10℃低温下保藏,即得到防治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使用:按每立方米养殖水用100mL药液泼洒。实施例子2:取槟榔38%、石榴皮22%、川楝子18%、乌梅12%、百部10%按比例称重后,加入20倍重量的水,煮沸后,用慢火继续浸煮1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将滤液分装到塑料瓶中,在10℃低温下保藏,即得到防治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使用:将药液用水稀释20倍后,将发病的鱼浸入药液中90分钟即可。实施例子3:用本专利技术在体外杀灭刺激隐核虫的实验如下:取槟榔40%、石榴皮20%、川楝子20%、乌梅10%、百部10%按比例称重后,加入20倍重量的水,煮沸后,用慢火继续煮1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将滤液分装到塑料瓶中,在10℃低温下保藏,即得到防治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用移液器吸取含有大量的新孵化出刺激隐核虫的海水50uL,滴在载玻片上,用5X物镜显微观察刺激隐核虫,刺激隐核虫的个数大约为100个左右。然后用移液器吸取一定体积的药液,混合到海水中,使海水的药液浓度分别为50、10、5、3、2、1g/L,同时开始计时。当用显微镜观察到刺激隐核虫全部死亡时,计时结束。结果如表1所示,说明本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杀灭刺激隐核虫的效果。表1.不同浓度的药液在体外杀灭刺激隐核虫所需的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其特征是它的组份和重量百分数范围分别为:槟榔38‑42%、石榴皮18‑22%、川楝子18‑22%、乌梅8‑12%、百部8‑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其特征是它的组份和重量百分数范围分别为:槟榔3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宁,曾地刚,杨琼,黎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