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包括背板和设置在背板上的点光源阵列。点光源阵列的多个角落区域的各个点光源采用的第一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与点光源阵列的非角落区域的多个点光源采用的第二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不同;例如,第一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为在第一方向上对称出光且在垂直的第二方向上非对称出光。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直下式背光源的液晶电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各个角落区域的点光源所采用的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进行设计,使得现有技术中原本光源涵盖不到的角落能够被光源涵盖住,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原本角落不均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背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源以及一种液晶电视。
技术介绍
现有液晶电视的直下式背光源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TFT液晶面板四个角落均光效果都没有中间区域的光均匀性好,如图1所示,四个角落(也即图1四个椭圆所指位置)有明显的暗影存在,其会最终导致液晶电视的显示效果不佳。参见图2,其为现有市售液晶电视的直下式背光源的出光情况示意图。在图2中,直下式背光源包括背板21和设置在背板21上的三个灯条23且每个灯条23上设置有六个点光源232,从而形成一个3×6点光源阵列,各个点光源232的出光形状为圆形(如图2中虚线圆所示)。具体地,每个点光源232典型地包括二次光学透镜和由二次光学透镜覆盖的发光元件例如LED;光学透镜的立体结构例如图3所示且其出光形状模拟图如图4所示。再者,从图2可以明显看到四个角落混光最弱,从而会导致出现图1所示TFT液晶面板四个角落有明显暗影存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技术方案以解决液晶电视直下式背光源四角落不均光现象,以提升液晶电视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直下式背光源以及采用该种直下式背光源的液晶电视。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包括背板和设置在背板上的点光源阵列。所述点光源阵列的多个角落区域的各个点光源采用的第一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与所述点光源阵列的非角落区域的多个点光源采用的第二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不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为矩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例如为圆形;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例如为在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均对称出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为在第一方向上对称出光且在第二方向上非对称出光,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为矩形且在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均为对称出光;或者所述第二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为圆形。此外,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包括背板和设置在背板上的点光源阵列。所述点光源阵列的多个角落区域的各个点光源和非角落区域的多个点光源所采用的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均为矩形且在第一方向上对称出光而在垂直的第二方向上非对称出光。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液晶电视,包括前述任意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为曲面背板。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对直下式背光源中点光源阵列的各个角落的点光源所采用的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进行设计,使得现有技术中原本光源涵盖不到的角落能够被光源涵盖住,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原本角落不均光的效果。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限定。还应当知道,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它们仅仅力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液晶电视的白画面显示效果照片。图2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液晶电视的直下式背光源的出光情况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点光源的光学透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模拟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源的出光情况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直下式背光源的位于四个角落的点光源所采用的光学透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模拟图。图8a为相关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用于直下式背光源的四个角落的点光源的光学透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b为图8a所示光学透镜的侧视图。图8c为图8a所示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模拟结果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直下式背光源的出光情况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再一种直下式背光源的出光情况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直下式背光源的出光情况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曲面液晶显示器的直下式背光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参见图5,其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源的出光情况示意图。在图5中,背光源包括背板51和设置在背板51上的三个灯条53且每个灯条53上设置有六个点光源,从而形成一个3×6点光源阵列。图5所示的3×6点光源阵列为一个矩形阵列,其包括位于四个角落的四个点光源534和位于非角落区域的十四个点光源532;点光源532采用图2所示点光源,其包括光源例如LED和覆盖光源的光学透镜,且点光源532的光学透镜(第二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为圆形(如图5虚线圆所示);点光源534采用与点光源532不同的光学透镜,其出光形状为矩形(如图5虚线矩形所示)。更具体地,点光源534的光学透镜(第一光学透镜)的立体结构例如图6所示,而图7为图6所示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模拟图。从图7可以得知:点光源534的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大致为矩形,其在X轴方向(也即图7的水平方向)上相对于0轴左右对称出光,且在Y轴方向(也即图7的垂直方向)上相对于0轴上下不对称出光,也即出光形状在Y轴方向上存在长边和短边。如此,由于本实施例的点光源阵列中位于各个角落区域的点光源534所采用的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为在第一方向上对称出光而在第二方向上不对称出光的设计,图1中原来光源涵盖不到的四个角落已经被光源涵盖到,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原来角落不均光的问题。此外,图5所示点光源534所采用的光学透镜并不限于图6所示的透镜结构,其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形成矩形光形且在某一个方向上为非对称出光的光学透镜,例如图8a及图8b所示的光学透镜。具体地,图8a及图8b所示的光学透镜为左右对称而前后不对称结构,其形成的出光形状如图8c所示;从图8c可以明显地看出:出光形状大致为矩形,在水平方向上为对称出光,而在垂直方向上为非对称出光。参见图9,其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直下式背光源的出光情况示意图。在图9中,背光源包括背板91和设置在背板91上的三个灯条93且每个灯条93上设置有五个点光源,从而形成一个3×5点光源阵列。图9所示的3×5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包括背板和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点光源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光源阵列的多个角落区域的各个点光源采用的第一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与所述点光源阵列的非角落区域的多个点光源采用的第二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包括背板和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点光源阵列;
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光源阵列的多个角落区域的各个点光源采用的第一
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与所述点光源阵列的非角落区域的多个点光源采用
的第二光学透镜的出光形状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
透镜的出光形状为矩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
透镜的出光形状为圆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
透镜的出光形状为在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均对称出光。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
透镜的出光形状为在第一方向上对称出光且在第二方向上非对称出光,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源,蔡升龙,姜信誉,
申请(专利权)人:开发晶照明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