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料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687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6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印刷料槽,包括料槽本体,所述料槽本体四周、底部密封而顶部开口;所述料槽本体的侧面的下端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包括进料口、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料槽本体内部空腔相连通并与所述料槽本体的内底壁齐平,所述出料口向外延伸;所述排料管上还设置有控制油墨从所述排料管流出的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排料、避免排油墨溢出、减少对周边环境污染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
,尤其涉及包装膜印刷料槽
技术介绍
包装膜经过印刷辊印刷后,需要对印刷料槽中的油墨进行倒除、对印刷料槽进行清洗。传统的倒料得方法为:人工将盛装有油墨的料槽从机架上取出,通过倾斜料槽,将油墨从料槽的开口处倒出。由于料槽本身较重,且在盛装较多油墨的状态下拆卸料槽,油墨容易从开口处溢出,不仅会污染环境、弄脏工作人员的衣物;而且,操作方式笨拙、增加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操作简单、方便排料、避免排油墨溢出、减少对周边环境污染的包装膜印刷料槽。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印刷料槽,包括料槽本体,所述料槽本体四周、底部密封而顶部开口;所述料槽本体的侧面的下端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包括进料口、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料槽本体内部空腔相连通并与所述料槽本体的内底壁齐平,所述出料口向外延伸;所述排料管上还设置有控制油墨从所述排料管流出的阀门。优选地,所述排料管向下倾斜。优选地,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盖子,所述盖子能盖合在所述出料口上。优选地,所述盖子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的一端铰接,所述盖子的另一端设置有向下弯曲的U形弹性凸块,所述出料口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U形弹性凸块相对应的凹槽;所述U形弹性凸块能卡合在所述凹槽中。优选地,所述料槽本体侧面上端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靠近所述料槽本体的顶部;所述排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接料槽。优选地,所述排料口处焊接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斜向下延伸至所述接料槽的上方并与所述料槽本体的内部空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料槽本体成船型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在料槽本体的侧面设置带有阀门的排料管,当需要对料槽本体中的油墨进行清除时,通过打开阀门,即可实现料液顺着排料管流出。(2)进一步,由于进料口与所述料槽本体的内底壁齐平,可以实现对料槽本体中的油墨进行最大程度的清除。(3)进一步,阀门长时间使用后,密封效果可能有所下降,发生漏料的现象。在出料口处设置有盖子,起到二次密封的效果。(4)进一步,由于盖子的一端与排料管出料口的一端铰接,实现盖子、排料管的一体化,防止盖子丢失。(5)进一步,当料槽中的油墨较满时,若工人人员没有能够及时发现,通过在料槽本体侧面开设有靠近顶部开口的排料口,油墨能顺着排料口自动流出至接料槽中。由于排料口处焊接有导料槽,起到导料的作用,使得从排料口流出的油墨均能流入至接料槽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包装膜印刷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加热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横向通风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包装膜印刷干燥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印刷料槽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盖子卡合在排料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按工艺流程从前至后依次包括包装膜喂入辊1、印刷机构、包装膜印刷干燥装置、牵引对辊2以及卷绕辊5。包装膜印刷干燥装置包括进风管31、出风管32、干燥主体装置。干燥主体装置包括加热装置以及包装膜8输送装置。加热装置对包装膜输送装置传输的包装膜8其表面的油墨进行干燥。进风管31、出风管32均与加热装置相连通。干燥装置还包括加热箱33。加热箱33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图中未画出),加热箱33通过进风机34与进风管31相连通,出风管32与出风机35相连通。其中,进风机34、出风机35均为现有风机。通过在进风管31处设置加热箱33,对流入至印刷干燥装置的空气进行预热,提高空气的温度,并经印刷干燥装置再次加热,实现二次加热的目的。防止在寒冷的冬季,外界空气温度较低,而传统印刷干燥装置的加热功率又无法满足对进入空气进行充分加热,从而影响包装膜8表面的干燥效率,造成固化不彻底的后果。如图3所示,加热箱33的内部空腔的上端设置有若干根第一加热管331,第一加热管331与外界电源相连。作为优选方案,加热箱3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图中为标出),第一加热管33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凹槽上。通过在加热箱33的内侧壁上开设能安装第一加热管331的第一凹槽,便于对第一加热管331的安装、拆卸和维修。作为优选方案,在进风口出还设置有格栅(图中未画出)。如图2所示,加热装置的一侧与包装膜输送装置的一侧铰接,加热装置的另一侧通过现有的搭扣件9扣合在包装膜输送装置的另一侧上。加热装置的顶部与包装膜输送装置顶部之间存在间隙。如图4、5所示,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壳体361、通风道、第二加热管362。通风道设置在第一壳体361的内部空腔中并与进风管31相连通,第二加热管362设置在通风道中并与外界电源相连。通风道包括纵向通风道363、横向通风道364,纵向通风道363、横向通风道364相连通并分布呈网络状。纵向通风道363与进风管31相连通,第二加热管362设置在横向通风道364中,横向通风道364上设置有通风孔365。作为优选,通风孔365呈条形状,其长度方向与横向通风道364的长度方向平行。通风孔365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圆孔状。本实施例的通风孔365设计成条形状,是为了增大通风量。横向通风道36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图中未标出),第二加热管36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二凹槽上。通过在横向通风道364的内侧壁上开设能安装第二加热管362的第二凹槽,便于对第二加热管362的安装、拆卸和维修。如图5所示,包装膜输送装置包括第二壳体371、导辊372,若干根导辊372从下至上隔间横置在第二壳体371的内部空腔中,其端部与第二壳体37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如图1、6、7所示,印刷机构包括印刷辊41、压印辊42以及料槽43。印刷辊41的底部设置在料槽中,印刷辊41的顶部露出料槽,压印辊42设置在印刷辊41的上方。料槽包括料槽本体43,料槽本体43四周、底部密封而顶部开口。料槽本体43的侧面的下端设置有排料管44,排料管44向下倾斜,包括进料口、出料口。进料口与料槽本体43内部空腔相连通,出料口向外延伸。进料口与料槽本体43的内底壁齐平。排料管44上还设置有控制油墨从排料管44流出的阀门45。通过在料槽本体43的侧面设置带有阀门45的排料管44,当需要对料槽本体43中的油墨进行清除时,通过打开阀门45,即可实现料液顺着排料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印刷料槽,包括料槽本体,所述料槽本体四周、底部密封而顶部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本体的侧面的下端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包括进料口、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料槽本体内部空腔相连通并与所述料槽本体的内底壁齐平,所述出料口向外延伸;所述排料管上还设置有控制油墨从所述排料管流出的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印刷料槽,包括料槽本体,所述料槽本体四周、底部密封而顶部开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本体的侧面的下端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包括进料
口、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料槽本体内部空腔相连通并与所述料槽本体的
内底壁齐平,所述出料口向外延伸;所述排料管上还设置有控制油墨从所述排
料管流出的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管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盖
子,所述盖子能盖合在所述出料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的一端与所述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新来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博美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