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养蛙池及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6168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5 17:52
一种多功能养蛙池及养殖方法,所述的养蛙池包括一长为20—100米、宽为4—8米的池子,所述的池子由两侧池壁向中间分别设置陆地区、浅水区以及中间一深水区,其中浅水区地面与陆地区地表面落差在0.2—0.3米,深水区地表面与浅水区地面落差为0.4—0.5米;所述的蛙类养殖方法包括:a)蝌蚪的培育:将蝌蚪幼苗直接放入养殖池中,在蝌蚪入池后利用适量有机肥进行培水养殖,所述蝌蚪幼苗经培育后成为变态蝌蚪并由浅水区上岸成为幼蛙;b)幼蛙驯食:幼蛙在变态幼蛙上岸后,人工投喂如蝇蛆小体型活体食物;c)成蛙期培育:按照常规方法主要在陆地区进行养殖;d)捕蛙期:通过铺上尼龙网分段将商品蛙赶至网上拉起捕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多功能养蛙池及养殖方法,尤其是一种一站式全程养殖黑斑蛙的养蛙池,属于蛙类养殖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养蛙池是由多板块养蛙池构成,包括专用的蝌蚪池和种蛙池等,大小蛙需要分池养殖以解决大蛙吃小蛙的问题,但由此带来建造养殖池的成本,人力成本增加;另外在蝌蚪池中集中喂养体形大小不一的蛙,容易增加病害风险,降低蛙类养殖的效率;因此养蛙池的建设关系到蛙类养殖的质量和产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组成合理,使用方便,能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蛙类生长,提高蛙类养殖质量和产量,提高蛙类养殖效率的多功能养蛙池及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多功能养蛙池,它包括一长为20—100米、宽为4—8米的池子,所述的池子由两侧池壁向中间分别设置陆地区、浅水区以及中间一深水区,其中浅水区地面与陆地区地表面落差在0.2—0.3米,深水区地表面与浅水区地面落差为0.4—0.5米。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是:所述池子的两侧陆地区的宽度分别为1.3—1.6米,浅水区的宽度分别为0.6—0.8米,深水区的宽度为1.1—1.3米;所述的深水区为在所述浅水区中间开挖的一条深水沟形成,且该深水区与浅水区交界处形成台阶状态。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是:所述池子两侧的陆地区安放有多个用方木条制成的长方形木框构成的食台,每个食台间隔距离在1—1.米;所述池子用尼龙网布围上,四周用木桩或水泥桩间隔2.5米的长度固定,由尼龙网布形成的围网上方在木桩或水泥桩上方预留0.15—0.2m宽网边作为防逃反边,并以7字形向池子内方向反边。一种利用所述多功能养蛙池进行蛙类养殖方法,所述的蛙类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蝌蚪的培育:将蝌蚪幼苗直接放入养殖池中,在蝌蚪入池后利用适量有机肥进行培水养殖,所述蝌蚪幼苗经培育后成为变态蝌蚪并由浅水区上岸成为幼蛙;b)幼蛙驯食:幼蛙在变态幼蛙上岸后,人工投喂如蝇蛆小体型活体食物;c)成蛙期培育:按照常规方法主要在陆地区进行养殖;d)捕蛙期:通过铺上尼龙网分段将商品蛙赶至网上拉起捕捞。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是:所述的步骤中:步骤a)中,蝌蚪变态上岸过程中是通过调整浅水区的水位让变态蝌蚪轻松上岸;步骤b)中,变态幼蛙上岸后的前期,一般将小体型活体食物投喂在水位下降的浅水区陆地上,便于幼蛙进食;三天后将浅水区的水位提高正常水位的三分之二;5—8天将浅水区水位提升至正常水位,并在陆地区专设的食台上进行颗粒状饲料的驯食;步骤c)中,专门在陆地区设置遮阳体,并提高蛙池水位,使陆地区的土壤长期处于湿润状态;步骤d)中,首先排干蛙池中的水源,在进行铺网捕蛙工作。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步骤d)之后,还可以在养蛙池中进行种蛙的繁殖,它具体是:在浅水区上水0.1—0.15米,使留下来的种蛙在适宜的温度下抱对交配,并在平坦的浅水区产卵,然后由人工收集蛙卵。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组成合理,使用方便,能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蛙类生长,提高蛙类养殖质量和产量,提高蛙类养殖效率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养蛙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养蛙池,它包括一长为20—100米、宽为4—8米的池子,所述的池子由两侧池壁向中间分别设置陆地区1、浅水区2以及中间一深水区3,其中浅水区2地面与陆地区1地表面落差在0.2—0.3米,深水区3地表面与浅水区2地面落差为0.4—0.5米。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是:所述池子的两侧陆地区的宽度分别为1.3—1.6米,浅水区的宽度分别为0.6—0.8米,深水区的宽度为1.1—1.3米;所述的深水区为在所述浅水区中间开挖的一条深水沟形成,且该深水区与浅水区交界处形成台阶状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是:所述池子两侧的陆地区安放有多个用方木条制成的长方形木框构成的食台,每个食台间隔距离在1—1.米;所述池子用尼龙网布围上,四周用木桩或水泥桩间隔2.5米的长度固定,由尼龙网布形成的围网上方在木桩或水泥桩上方预留0.15—0.2m宽网边作为防逃反边,并以7字形向池子内方向反边。一种利用所述多功能养蛙池进行蛙类的养殖方法,所述的蛙类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蝌蚪的培育:将蝌蚪幼苗直接放入养殖池中,在蝌蚪入池后利用适量有机肥进行培水养殖,所述蝌蚪幼苗经培育后成为变态蝌蚪并由浅水区上岸成为幼蛙;b)幼蛙驯食:幼蛙在变态幼蛙上岸后,人工投喂如蝇蛆小体型活体食物;c)成蛙期培育:按照常规方法主要在陆地区进行养殖;d)捕蛙期:通过铺上尼龙网分段将商品蛙赶至网上拉起捕捞。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是:所述的步骤中:步骤a)中,蝌蚪变态上岸过程中是通过调整浅水区的水位让变态蝌蚪轻松上岸;步骤b)中,变态幼蛙上岸后的前期,一般将小体型活体食物投喂在水位下降的浅水区陆地上,便于幼蛙进食;三天后将浅水区的水位提高正常水位的三分之二;5—8天将浅水区水位提升至正常水位,并在陆地区专设的食台上进行颗粒状饲料的驯食;步骤c)中,专门在陆地区设置遮阳体,并提高蛙池水位,使陆地区的土壤长期处于湿润状态;步骤d)中,首先排干蛙池中的水源,在进行铺网捕蛙工作。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步骤d)之后,还可以在养蛙池中进行种蛙的繁殖,它具体是:在浅水区上水0.1—0.15米,使留下来的种蛙在适宜的温度下抱对交配,并在平坦的浅水区产卵,然后由人工收集蛙卵。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养蛙池在控制温度、病害防控、施药、消毒、巡视、喂食、捕捞等养殖过程中轻松便利,一目了然,非常利于规模化养殖模式的发展;采用多功能养蛙池进行人工养蛙,无需建设蝌蚪池,提高土地利用率15%,无需人工大量投喂饲料,每亩节省饲料成本200元,利用多功能养蛙池培育蝌蚪成活率及变态率可提升25%;因无需人工捕捞分池饲养,大小规格整齐,可节约人力饲养成本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养蛙池,它包括一长为20—100米、宽为4—8米的池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子由两侧池壁向中间分别设置陆地区、浅水区以及中间一深水区,其中浅水区地面与陆地区地表面落差在0.2—0.3米,深水区地表面与浅水区地面落差为0.4—0.5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养蛙池,它包括一长为20—100米、宽为4—8米的池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子由两侧池壁向中间分别设置陆地区、浅水区以及中间一深水区,其中浅水区地面与陆地区地表面落差在0.2—0.3米,深水区地表面与浅水区地面落差为0.4—0.5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养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子的两侧陆地区的宽度分别为1.3—1.6米,浅水区的宽度分别为0.6—0.8米,深水区的宽度为1.1—1.3米;所述的深水区为在所述浅水区中间开挖的一条深水沟形成,且该深水区与浅水区交界处形成台阶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养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子两侧的陆地区安放有多个用方木条制成的长方形木框构成的食台,每个食台间隔距离在1—1.米;所述池子用尼龙网布围上,四周用木桩或水泥桩间隔2.5米的长度固定,由尼龙网布形成的围网上方在木桩或水泥桩上方预留0.15—0.2m宽网边作为防逃反边,并以7字形向池子内方向反边。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多功能养蛙池进行蛙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蛙类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蝌蚪的培育:将蝌蚪幼苗直接放入养殖池中,在蝌蚪入池后利用适量有机肥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传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兴创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