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水管井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619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4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坑降水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井点降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降水管井构造,包括位于垂直降水井内的井管,所述井管为无砂混凝土管,所述井管包括实管和滤水管,所述实管位于降水井口处,所述滤水管位于实管下方,所述滤水管外壁包覆滤网,所述滤网与降水井井壁之间填设有滤料层,所述滤料层内填充粒径为3~5mm的经水洗过的绿豆砂,所述滤水管孔径小于3mm,所述滤水管的孔隙率大于30%,所述滤料层的厚度大于井管管壁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出砂量,防止井水中含砂量超标对排水工程造成影响,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基坑降水施工
,尤其是涉及井点降水

技术介绍
在厚层砂土与粉土地层,基坑开挖深度位于地下水位标高以下时,须进行基坑降水。一般的降水方法为坑外设井,如采用轻型井点法抽水形成围降对地下水位进行控制。然而由于地质情况及地下水渗透系数的原因采取在拟建建筑物外围设置井点降水的方法很难保证将地下室内的最深位置(电梯井和集水坑)处的水位降低至其基础垫层标高下500mm。现有技术基坑内管井降水在厚层砂土与粉土地层控制管井出砂难度大,井水中含砂量超标,容易堵塞管井内滤水管,造成管井内水泵损坏,对排水工程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水管井构造,能够有效控制出砂量,防止井水中含砂量超标对排水工程造成影响,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水管井构造,包括位于垂直降水井内的井管,所述井管为无砂混凝土管,所述井管包括实管和滤水管,所述实管位于降水井口处,所述滤水管位于实管下方,所述滤水管外壁包覆滤网,所述滤网与降水井井壁之间填设有滤料层,所述滤料层内填充粒径为3~5mm的经水洗过的绿豆砂,所述滤水管侧壁开孔,其孔径小于3mm,所述滤水管的孔隙率大于30%,所述滤料层的厚度大于井管管壁的厚度。优选的,所述滤网为无纺布。进一步地,所述井管由多节无砂混凝土管顺次连接构成,无砂混凝土管连接处外包覆过滤带。优选的,所述无砂混凝土管每一节长度为1m,过滤带宽度为0.2m。进一步地,所述滤料层的厚度为80~90mm,所述井管管壁的厚度为40~60mm。进一步地,所述降水井的底部依次平铺设有淤质粘土层、卵石层。进一步地,所述淤质粘土层的下方设有混凝土井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滤料层内填充3~5mm的经水洗过的绿豆砂,采用以砂治砂的方法能够有效控制降水管井内水中的出砂量;滤网加大了滤料层和井管滤水管之间的空隙,保证经过滤料层的水流均匀通入滤水管;本技术能够防止井水中含砂量超标对排水工程造成影响,有效减少土粒的大量流失,降低了劳动强度,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成本。本技术尤其适用于地质为厚层砂土与粉土地层的基坑内降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井管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1、井管;2、滤网;3、滤料层;4、过滤带;5、铁丝;6、卵石层;7、淤质粘土层;8、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描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降水管井构造,包括位于垂直降水井内的井管1,井管1为无砂混凝土管,井管1包括实管和滤水管,实管位于降水井口处,滤水管位于实管下方,滤水管外壁包覆滤网2,滤网2与降水井井壁之间填设有滤料层3,滤料层3内填充粒径为3~5mm的经水洗过的绿豆砂,滤水管侧壁开孔,其孔径小于3mm,滤水管的孔隙率大于30%,滤料层3的厚度大于井管1管壁的厚度。滤网2为致密空隙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优选采用无纺布多层缠绕。实施过程,井管1采用由多节无砂混凝土管顺次连接构成,无砂混凝土管连接处外包覆过滤带4,由铁丝5绑扎固定。优选的,无砂混凝土管每一节长度为1m,过滤带4宽度为0.2m,在制作成本和使用效率上比较适宜。一般施工中,滤料层3的厚度为80~90mm,井管1管壁的厚度为40~60mm。能够保证适当的排水效率和控制出砂量,同时施工的安全系数较高。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降水井的底部依次平铺设有淤质粘土层7、卵石层6。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淤质粘土层7的下方设有混凝土井座8。混凝土井座8和淤质粘土层7、卵石层6形成梯度滤水系统,能够有效对井底的出水进行过滤,防止井底大量出砂破坏管井内的抽水系统。实施例采用轻型井点法对拟建建筑物地下室电梯井、集水坑进行降水施工,其降水管井构造采用本技术用于基坑降水的降水管井构造。首先进行基坑土方开挖,挖至地下室基底标高以上地下水位以上适当位置,根据施工图纸,用全站仪放出井点位置;用钻机打出管井,采用泥浆护壁式成孔(掺入膨胀土),成孔时,要保证孔壁垂直;向管井底部安放混凝土井座8,再垂直、逐节沉入井管1;井管1下入后,及时在井管1与孔壁间分层填入经水洗2~3遍绿豆砂滤料;再在井内填入等高的淤质粘土层7及卵石层6,最后封口,8小时内,用污水泵清洗井,以确保水的渗透路径畅通。本技术实施例分别对管井侧壁和管井底部设置地下水过滤系统,在保证地下水向管井渗透量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控制出砂量,防止井水中含砂量超标对排水工程造成影响,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水管井构造,包括位于垂直降水井内的井管(1),所述井管(1)为无砂混凝土管,所述井管(1)包括实管和滤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管位于降水井口处,所述滤水管位于实管下方,所述滤水管外壁包覆滤网(2),所述滤网(2)与降水井井壁之间填设有滤料层(3),所述滤料层(3)内填充粒径为3~5mm的经水洗过的绿豆砂,所述滤水管侧壁开孔,其孔径小于3mm,所述滤水管的孔隙率大于30%,所述滤料层(3)的厚度大于井管(1)管壁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水管井构造,包括位于垂直降水井内的井管(1),所述井管(1)为无砂混凝土管,所述井管(1)包括实管和滤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管位于降水井口处,所述滤水管位于实管下方,所述滤水管外壁包覆滤网(2),所述滤网(2)与降水井井壁之间填设有滤料层(3),所述滤料层(3)内填充粒径为3~5mm的经水洗过的绿豆砂,所述滤水管侧壁开孔,其孔径小于3mm,所述滤水管的孔隙率大于30%,所述滤料层(3)的厚度大于井管(1)管壁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水管井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2)为无纺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水管井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剑伟王行要延凯何丛飞江志鹏姬欧鸣黄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