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滤芯以及具备该净水器滤芯的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57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净水器滤芯以及使用该净水器滤芯的净水器,该净水器滤芯能够避免在薄片构件的下表面积存空气,所述薄片构件用于抑制粒状的吸附剂从吸附净水部溢出,还能够避免净水器滤芯的流量降低。该净水器滤芯具有通过填充在滤芯容器内的粒状的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净化原水的吸附净水部,该净水器滤芯安装在净水器的上部的原水存留部和下部的净水存留部之间,使原水因自重而通过吸附净水部。在上述滤芯容器内,以覆盖吸附净水部的上端的方式设置有能够变形的薄片构件。薄片构件的端边缘除了一部分之外都固定在滤芯容器上,并且通过上述一部分的薄片构件的非固定端边缘部,形成有可自由开闭的与吸附净水部的上部连通的连通通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水器滤芯以及具备该净水器滤芯的净水器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的净水器滤芯1:具备向滤芯容器28内填充粒状的吸附剂而形成的吸附净水部2,原水因其自重而通过吸附净水 部2,能够通过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来净化原水。在该净水器滤芯1中,如图 5所示,以覆盖吸附净水部2的上部的方式固定设置有薄片(sheet)构件 30,通过该薄片构件30,粒状的吸附剂不会从吸附净水部2漏出。另外, 在该薄片构件30上设有多个吸附剂不能通过的微细的孔,具有通气性和透 水性,使原水通过薄片构件30,并向下流至吸附净水部2。然而,当原水浸入吸附净水部2时,由于有在吸附剂的微细的粒间间 隙中残留有空气等的情况,在吸附净水部2中常常残留有空气,若该残留 的空气上浮则在薄片构件30的下表面积存为气泡状,阻碍原水向吸附净水 部2的导入,会导致净水器滤芯1的流量低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l中,为了应对该问题,使薄片构件30与吸附剂几 乎紧密接触,在薄片构件30的下表面没有产生空气积存的空间,但由于原 水通过吸附净水部2时冲压吸附剂等,薄片构件30和吸附剂的接触状态逐 渐变差,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空气积存,不能够解决净水器滤芯1的流量 低的问题。专利文献h日本特开平10 — 762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器滤芯 以及使用该净水器滤芯的净水器,该净水器滤芯能够避免在薄片构件的下 表面积存空气,所述薄片构件用于抑制粒状的吸附剂从吸附净水部逸出,还能够避免净水器滤芯的流量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净水器滤芯具有通过填充在滤芯容器内 的粒状的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来净化原水的吸附净水部,该净水器滤芯安装在净水器的上部的原水存留部和下部的净水存留部之间,使原水因自重而 通过吸附净水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滤芯容器内,以覆盖吸附净水部的 上端的方式设置有能够变形的薄片构件,该薄片构件的端边缘除了一部分 之外都固定在滤芯容器上,并且通过上述一部分的薄片构件的非固定端边 缘部,形成可自由开闭的与吸附净水部的上部连通的连通通路。由此,当原水因自重而流过吸附净水部时,原水向下方冲压薄片构件 的非固定端边缘部而使其变形,从而原水经过打开状态的连通通路流到吸 附净水部中,此时,残留在吸附净水部中的空气上浮,经过打开状态的连 通通路从吸附净水部排出,即,能够避免在薄片构件的下表面积存空气, 能够避免净水器滤芯的流量降低的问题。此外,优选上述薄片构件具有透水性。由此,当原水因自重而流过吸 附净水部时,原水向下方冲压薄片构件的非固定端边缘部而使其变形,从 而形成打开状态的连通通路,因此原水能够通过薄片构件自身,流至吸附 净水部,能够使净水器滤芯具有良好的流量性能。此外,能够使原水全部 通过在薄片构件的正下方的吸附净水部的部位,能够在原水净化时均匀地 使用吸附净水部的吸附剂。此外,优选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限制上述薄片构件的非固定端边缘 部向上方巻曲变形,从而确保连通通路的关闭状态。由此,在净水器滤芯 未通水时(等),能够通过限制部来防止薄片构件的非固定端边缘部向上 方巻翘而使连通通路成为打开状态,能够防止粒状的吸附剂从打开状态的 连通通路溢出。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能够避免在薄片构件的下表面积存空气,所述薄 片构件用于抑制粒状的吸附剂从吸附净水部溢出;能够避免净水器滤芯的 流量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例子的净水器滤芯的侧视剖视图。4图2是具有同上的净水器滤芯的净水器的侧视剖视图。图3是同上的净水器的分解斜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其他例子的净水器滤芯的侧视剖视图。 图5是以往技术的例子的净水器滤芯的侧视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图2以及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净水器50。本例的净水器50是所谓的壶式净水器50,其主体包括暂时积存所供 给的自来水等原水的原水积存部51;安装在原水积存部51的底部的净水器 滤芯1;位于原水积存部51及净水器滤芯1的下方的净水积存部52。当原 水积存部51内所积存的原水由于自重而通过净水器滤芯1往下流至净水积 存部52时,原水在净水器滤芯内被净化。净水器50具备上端开口的有底的筒型的外容器53;上端开口的有底 的筒型的内容器54,从外容器53的上端开口插入且被配置在该外容器53 内。内容器54形成为外容器53的一半或者一半以下的深度,嵌入外容器 53的上半部,除了规定的间隙55之外其余没有间隙的部分,从而在内容器 54内形成上述原水积存部51,并且在内容器54的底壁54a和外容器53的 底壁53a之间形成上述净水积存部52。上述间隙55设置为从净水积存部 52向上方延伸,作为倒出净水时的倒出流路而发挥作用。在内容器54的上端开口中,嵌入固定有上盖部56。上盖部56的中央 部开有给水口57,并且,设有从上方盖住该给水口 57的闭合挡板(flap) 58。在挡板58的后端部贯穿设置有轴孔59,在上盖部56上,把设在给水 口57的后方的圆柱状的轴60可自由转动地嵌入上述轴孔59内,这样,挡 板58就能够相对于给水口 57自由开闭。并且,这里所指的前后方向,是将形成倒出流路的间隙55所在的一侧 作为前方。所以,在间隙55的上端形成的吐出口 55a位于给水口 57的前 方,轴60隔着给水口 57位于与吐出口 55a相反方向的一侧。吐出口 55a 中设置有可自由开闭的倒出盖61,但也可以不设置该倒出盖61。原水积存部51的底面形成为向其最下部51a缓慢向下倾斜。净水器滤芯1以从上方嵌入的方式被安装在安装凹段部62内,所述安装凹段部62 设置为从上述原水积存部51的最下部51a向更下方凹入。使安装凹段部62 的底部中央开口,通过安装凹段部62及其底部的开口 (即通过安装凹段部 62内安装的净水器滤芯1),连通原水积存部51和位于其下方的净水积存 部52。净水器滤芯1构成为在滤芯容器28内收容净水部4。净水部4包括 上流侧的吸附净水部2,通过粒状的吸附剂(未图示)的吸附作用来净化原 水;下流侧的过滤净水部3,通过过滤体(未图示)的过滤作用来进一步净 化通过吸附净水部2的原水。即,从设置在滤芯容器28的上部的原水导入 口 17向净水部4导入原水存留部51内的原水,使原水依次向下流过构成 净水部4的吸附净水部2和过滤净水部3,依次净化后生成净水,该净水从 设置在滤芯容器28的下端部的净水吐出口 9吐出至净水存留部52内。另 外,在本例的净水器滤芯l内的净水部4的上方,设置有矿物质添加部5, 该矿物质添加部5将填充于内部的矿物质剂(未图示)的矿物质成分添加 到在净水部4内流动的原水的主流中。详细地讲,在净水器滤芯1的下半部形成的净水部4构成如下在上 下端开口的圆筒状过滤容器6内填充中空纤维膜等过滤体,从而形成过滤 净水部3;吸附容器7形成为上端开口的有底筒状,并且从其底部7b的中 央的延伸设置有低一段的段部8,将上述过滤容器6的下端部通过设置在其 外周面的0形环11嵌入在吸附容器7的该段部8内,另外,在内侧的过滤 容器6的周壁和外侧的吸附容器7的周壁之间填充有活性炭等粒状的吸附 剂,从而形成吸附净水部2。在吸附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净水器滤芯,具备吸附净水部,该吸附净水部通过填充在滤芯容器内的粒状的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来净化原水,该净水器滤芯安装在净水器的上部的原水存留部和下部的净水存留部之间,使原水因自重而通过吸附净水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滤芯容器内,以覆盖 吸附净水部的上端的方式设置有能够变形的薄片构件,薄片构件的端边缘除了其一部分之外都固定在滤芯容器上,并且通过上述一部分薄片构件的非固定端边缘部自由开闭与吸附净水部的上部连通的连通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园良平井利明小玉诚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