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隧道施工用围岩变形监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363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3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浅埋隧道施工用围岩变形监测结构,包括多组分别布设在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多个隧道监测断面上的围岩变形监测点,多组围岩变形监测点沿所施工浅埋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每组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包括一组地表沉降观测点和一组对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内部围岩变形进行监测的隧道内部围岩变形监测点,每组隧道内部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布设在同一榀支护钢架上,每组隧道内部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包括一个拱顶下沉观测点、两个上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和两个下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能对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围岩变形进行全面、有效监测,确保浅埋暗挖隧道的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隧道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浅埋隧道施工用围岩变形监测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的开发,监控量测已成为隧道施工中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监控量测作为施工工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不仅检测各施工阶段围岩和支护结构状态,确保施工安全,而且可作为调整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的施作时间,了解施工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提供反馈信息,作为信息化设计的依据;同时,积累资料为以后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但目前,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没有一套统一、标准且规范的浅埋隧道内部围岩稳定性与地表沉降监测施工方案可供遵循,因而实际进行监控量测时,不可避免地存在施工操作比较随意、所监测数据不完整、监测效果较差等缺陷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浅埋隧道施工用围岩变形监测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能对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围岩变形进行全面、有效监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浅埋隧道施工用围岩变形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分别布设在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多个隧道监测断面上的围岩变形监测点,多组所述围岩变形监测点的结构均相同且其沿所施工浅埋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每组所述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包括一组地表沉降观测点和一组对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内部围岩变形进行监测的隧道内部围岩变形监测点,每组所述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布设在同一个所述隧道监测断面上,所述隧道监测断面为所施工浅埋隧道的隧道横断面;每组所述地表沉降观测点均包括2M+1个由左至右布设在所施工浅埋隧道上方地表上的地表沉降观测点,2M+1个所述地表沉降观测点包括1个位于所施工浅埋隧道的隧道中线上的中部地表沉降监测点、M个均位于所述隧道中线左侧的左侧地表沉降监测点和M个均位于所述隧道中线左侧的右侧地表沉降监测点,其中M为正整数且M≥3;M个所述左侧地表沉降监测点和M个所述右侧地表沉降监测点呈对称布设,M个所述左侧地表沉降监测点中位于最左侧的左侧地表沉降监测点为左端监测点,所述左端监测点与所述隧道中线之间的间距不小于A,其中A=H0+B,H0为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埋深,B为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开挖宽度;每组所述隧道内部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布设在对所施工浅埋隧道进行支护的同一榀支护钢架上,所述支护钢架包括对所施工浅埋隧道的拱墙进行支护的钢拱架和位于所施工浅埋隧道底部的隧底加固钢架,所述隧底加固钢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钢拱架的左右两侧拱脚上;所述钢拱架由对所施工浅埋隧道的拱部进行支撑的拱部钢架和左右两个对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左右两侧边墙分别进行支撑的侧部钢架连接而成,两个所述侧部钢架对称布设在拱部钢架的左右两侧下方;每组所述隧道内部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包括一个拱顶下沉观测点、两个上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和两个下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所述拱顶下沉观测点布设在拱部钢架的中部;两个所述上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对称布设在拱部钢架的左右两侧下部,两个所述下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对称布设在两个所述侧部钢架的中部;每个所述地表沉降观测点、每个所述拱顶下沉观测点每个所述上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和每个所述下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上均设置有一个观测标。上述浅埋隧道施工用围岩变形监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拱顶下沉观测点和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上所设置的观测标均为一个焊接固定在支护钢架上的平直钢筋节段。上述浅埋隧道施工用围岩变形监测结构,其特征是:前后相邻两个所述隧道监测断面之间的间距为L;当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围岩等级为Ⅲ级时,L=30m~50m;当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围岩等级为Ⅳ级时,L≤10m;当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围岩等级为V级或Ⅵ级时,L≤5m。上述浅埋隧道施工用围岩变形监测结构,其特征是:每个所述侧部钢架均由上钢架节段和位于上钢架节段下方的下钢架节段连接而成,所述下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布设在上钢架节段的下部。上述浅埋隧道施工用围岩变形监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钢架节段与下钢架节段之间通过拱架连接板进行连接,所述下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位于所述拱架连接板上方且其与所述拱架连接板之间的竖向距离为0.5m~1m。上述浅埋隧道施工用围岩变形监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M=5~7。上述浅埋隧道施工用围岩变形监测结构,其特征是:M个所述左侧地表沉降监测点中相邻两个所述左侧地表沉降监测点之间的间距从右至左逐渐增大,M个所述右侧地表沉降监测点中相邻两个所述右侧地表沉降监测点之间的间距从左至右逐渐增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投入成本较低。2、能对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多个隧道监测断面上的围岩变形情况进行监测,每个隧道监测断面上的各围岩变形监测点布设位置设计合理且布设简便,包括一组地表沉降观测点和一组对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内部围岩变形进行监测的隧道内部围岩变形监测点,每组隧道内部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布设在对所施工浅埋隧道进行支护的同一榀支护钢架上,且每组隧道内部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包括一个拱顶下沉观测点、两个上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和两个下水平净空收敛点。3、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能对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围岩变形情况进行全面、有效监测,确保浅埋暗挖隧道的施工过程安全可靠,确保浅埋暗挖隧道的施工过程安全可靠。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能对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围岩变形进行全面、有效监测。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地表沉降观测点;2—所施工浅埋隧道;3—支护钢架;3-1—隧底加固钢架;3-2—拱部钢架;3-3—上钢架节段;3-4—下钢架节段;4—拱顶下沉观测点;5—上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6—下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多组分别布设在所施工浅埋隧道2的多个隧道监测断面上的围岩变形监测点,多组所述围岩变形监测点的结构均相同且其沿所施工浅埋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每组所述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包括一组地表沉降观测点1和一组对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内部围岩变形进行监测的隧道内部围岩变形监测点,每组所述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布设在同一个所述隧道监测断面上,所述隧道监测断面为所施工浅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浅埋隧道施工用围岩变形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分别布设在所施工浅埋隧道(2)的多个隧道监测断面上的围岩变形监测点,多组所述围岩变形监测点的结构均相同且其沿所施工浅埋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每组所述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包括一组地表沉降观测点(1)和一组对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内部围岩变形进行监测的隧道内部围岩变形监测点,每组所述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布设在同一个所述隧道监测断面上,所述隧道监测断面为所施工浅埋隧道的隧道横断面;每组所述地表沉降观测点(1)均包括2M+1个由左至右布设在所施工浅埋隧道上方地表上的地表沉降观测点(1),2M+1个所述地表沉降观测点(1)包括1个位于所施工浅埋隧道(2)的隧道中线上的中部地表沉降监测点、M个均位于所述隧道中线左侧的左侧地表沉降监测点和M个均位于所述隧道中线左侧的右侧地表沉降监测点,其中M为正整数且M≥3;M个所述左侧地表沉降监测点和M个所述右侧地表沉降监测点呈对称布设,M个所述左侧地表沉降监测点中位于最左侧的左侧地表沉降监测点为左端监测点,所述左端监测点与所述隧道中线之间的间距不小于A,其中A=H0+B,H0为所施工浅埋隧道(2)的埋深,B为所施工浅埋隧道(2)的开挖宽度;每组所述隧道内部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布设在对所施工浅埋隧道(2)进行支护的同一榀支护钢架(3)上,所述支护钢架(3)包括对所施工浅埋隧道(2)的拱墙进行支护的钢拱架和位于所施工浅埋隧道(2)底部的隧底加固钢架(3‑1),所述隧底加固钢架(3‑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钢拱架的左右两侧拱脚上;所述钢拱架由对所施工浅埋隧道(2)的拱部进行支撑的拱部钢架(3‑2)和左右两个对所施工浅埋隧道(2)的左右两侧边墙分别进行支撑的侧部钢架连接而成,两个所述侧部钢架对称布设在拱部钢架(3‑2)的左右两侧下方;每组所述隧道内部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包括一个拱顶下沉观测点(4)、两个上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5)和两个下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6),所述拱顶下沉观测点(4)布设在拱部钢架(3‑2)的中部;两个所述上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5)对称布设在拱部钢架(3‑2)的左右两侧下部,两个所述下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6)对称布设在两个所述侧部钢架的中部;每个所述地表沉降观测点(1)、每个所述拱顶下沉观测点(4)每个所述上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5)和每个所述下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6)上均设置有一个观测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埋隧道施工用围岩变形监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分
别布设在所施工浅埋隧道(2)的多个隧道监测断面上的围岩变形监测点,
多组所述围岩变形监测点的结构均相同且其沿所施工浅埋隧道的纵向延
伸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
每组所述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包括一组地表沉降观测点(1)和一组对
所施工浅埋隧道的内部围岩变形进行监测的隧道内部围岩变形监测点,每
组所述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布设在同一个所述隧道监测断面上,所述隧道监
测断面为所施工浅埋隧道的隧道横断面;
每组所述地表沉降观测点(1)均包括2M+1个由左至右布设在所施工
浅埋隧道上方地表上的地表沉降观测点(1),2M+1个所述地表沉降观测
点(1)包括1个位于所施工浅埋隧道(2)的隧道中线上的中部地表沉降
监测点、M个均位于所述隧道中线左侧的左侧地表沉降监测点和M个均位
于所述隧道中线左侧的右侧地表沉降监测点,其中M为正整数且M≥3;M
个所述左侧地表沉降监测点和M个所述右侧地表沉降监测点呈对称布设,
M个所述左侧地表沉降监测点中位于最左侧的左侧地表沉降监测点为左端
监测点,所述左端监测点与所述隧道中线之间的间距不小于A,其中
A=H0+B,H0为所施工浅埋隧道(2)的埋深,B为所施工浅埋隧道(2)的
开挖宽度;
每组所述隧道内部围岩变形监测点均布设在对所施工浅埋隧道(2)
进行支护的同一榀支护钢架(3)上,所述支护钢架(3)包括对所施工浅
埋隧道(2)的拱墙进行支护的钢拱架和位于所施工浅埋隧道(2)底部的
隧底加固钢架(3-1),所述隧底加固钢架(3-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
所述钢拱架的左右两侧拱脚上;所述钢拱架由对所施工浅埋隧道(2)的
拱部进行支撑的拱部钢架(3-2)和左右两个对所施工浅埋隧道(2)的左
右两侧边墙分别进行支撑的侧部钢架连接而成,两个所述侧部钢架对称布
设在拱部钢架(3-2)的左右两侧下方;每组所述隧道内部围岩变形监测

\t点均包括一个拱顶下沉观测点(4)、两个上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5)和
两个下水平净空收敛观测点(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霄任高峰朱朋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