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前方的防眩镜和位于所述壳体后方的行程记录装置,所述行程记录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防眩镜后端的屏幕、伸出所述壳体外的前摄像头以及与所述屏幕和所述前摄相头相连,当识别到所述行程记录装置开启所述前摄像头的录像功能时关闭所述屏幕的主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且制造成本低、安全系数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渐渐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汽车走入了很多人们的生活,因此保证汽车的安全性能,是对生命的保护。作为汽车安全系统的一部分,车窗后视镜防眩目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后视镜的主要作用是确保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能方便的观察后方车辆的情况。但是,当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后方车辆车灯发射的光照射到后视镜反射到驾驶员眼睛上,会使驾驶员炫目,从而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带来了很大的交通隐患。为解决后视镜的炫目问题,对汽车后视镜防眩目的研究已成为当今汽车安全性研究的一项前沿课题,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的具防眩功能的后视镜不带行车记录仪功能,且现有通用型记录仪不能集中安装在后视镜上,只能安装在汽车的中控台上或挡风玻璃上,从而会阻挡驾驶员的行车视线,给行车速带来安全隐患,同时违反了现行的交通法律法规。另外,现有电子防眩功能的后视镜成本高,且在启动电子防眩功能后,如果行车时后方无强光,则无法看清楚汽车后面的环境,从而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且安全可靠的后视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旨在设计一种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且安全可靠的后视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前方的防眩镜和位于所述壳体后方的行程记录装置,所述行程记录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防眩镜后端的屏幕、伸出所述壳体外的前摄像头以及与所述屏幕和所述前摄相头相连,当识别到所述行程记录装置开启所述前摄像头的录像功能时关闭所述屏幕的主控板。优选地,所述壳体由前壳和后壳固定连接而成,所述防眩镜卡合在所述前壳内,所述后壳上设置有适合所述前摄像头伸出的通孔。优选地,所述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还具有调节所述防眩镜作上下翻转的防眩调节装置。优选地,所述防眩调节装置具有调节所述防眩镜的球头支架以及与所述球头支架相连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的防眩拨动开关。优选地,所述防眩调节装置还包括限位所述球头支架的球头支架限位圈。优选地,所述防眩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所述球头支架的固定座以及定位所述固定座的定位座。优选地,所述防眩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球头支架相连的球头支架紧固弹簧。优选地,所述后壳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行程记录装置的TF卡座位置相对应的TF卡防尘盖。优选地,所述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还包括与所述行程记录装置相连的后摄像头数据连接线。优选地,所述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还包括与所述行程记录装置相连的电源线。本技术提出的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前方的防眩镜和位于所述壳体后方的行程记录装置,所述行程记录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防眩镜后端的屏幕、伸出所述壳体外的前摄像头以及与所述屏幕和所述前摄相头相连,当识别到所述行程记录装置开启所述前摄像头的录像功能时关闭所述屏幕的主控板。本技术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且制造成本低、安全系数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述行程记录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框图。标号说明:10、壳体;20、防眩镜;30、行程记录装置;31、屏幕;32、前摄像头;33、主控板;11、前壳;12、后壳;121、通孔;122、TF卡防尘盖;40、防眩调节装置;41、球头支架;42、防眩拨动开关;43、固定座;44、球头支架紧固弹簧;45、球头支架限位圈;46、定位座;50、后摄像头数据连接线;60、电源线。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包括壳体10、位于所述壳体10前方的防眩镜20和位于所述壳体10后方的行程记录装置30,所述行程记录装置30包括设置在所述防眩镜后端的屏幕31、伸出所述壳体10外的前摄像头32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10内的主控板33,其中,所述前摄像头32,用于记录汽车前面的车流情况;所述屏幕31,用于显示汽车前面的车流情况;所述主控板33,与所述前摄像头32和所述屏幕31相连,用于当识别到所述行程记录装置30开启所述前摄像头31的录像功能时关闭所述屏幕31。具体地,所述壳体10由前壳11和后壳12固定连接而成,所述防眩镜20卡合在所述前壳11内,所述后壳12上设置有适合所述前摄像头32伸出的通孔1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眩镜20的背面(与屏幕31重叠的背面部分除外)涂有银镜反应涂层,当屏幕31处于熄屏状况下,不会影响后视效果和防眩功能。本实施例提供的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且制造成本低、安全系数高。进一步参见图1,所述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还具有调节所述防眩镜20作上下翻转的防眩调节装置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眩调节装置40具有调节所述防眩镜20的球头支架41以及与所述球头支架41相连且延伸至所述壳体10外的防眩拨动开关42。当手动拨动所述防眩手动开关42时,会连动所述球头支架41,从而带动整个产品围绕所述球头支架41作上下旋转运动,以调整好最佳角度,从而使所述防眩镜20在垂直角度变化,使后方的强光不会反射到人眼中,避免形成视觉眩光。进一步参见图1,所述防眩调节装置40还包括限位所述球头支架41的球头支架限位圈45、固定所述球头支架41的固定座43以及定位所述固定座43的定位座46。在本实施中,通过两个定位座46定位所述球头支架41。所述防眩调节装置40还包括与所述球头支架41相连的球头支架紧固弹簧44。本实施例提供的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通过球头支架紧固弹簧44、球头支架41、固定座43和定位座46多种方式安装紧固后,不会因重量原因而易从球头支架41上脱落。进一步参见图1,所述后壳1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行程记录装置20的TF卡座位置相对应的TF卡防尘盖122。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还包括与所述行程记录装置20相连的后摄像头数据连接线50和电源线60。本实施例提供的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时,先连接电源线60,若用户的汽车有后摄像头时,也可以通过后摄像头数据连接线50与所述后摄像头相连,然后通过电源开关开启行车记录装置30、进入屏幕31的用户开机界面;再通过功能按键开启前摄像头21和/或后摄像头的录像功能,此时,主控板33识别到所述前摄像头21和/或后摄像头的录像功能开启时,则关闭所述屏幕;记录的录像被同步保存在所述行车记录装置30的TF卡中。同时,用户通过拨动防眩调节装置40的防眩拨动开关42,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前方的防眩镜和位于所述壳体后方的行程记录装置,所述行程记录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防眩镜后端的屏幕、伸出所述壳体外的前摄像头以及与所述屏幕和所述前摄相头相连,当识别到所述行程记录装置开启所述前摄像头的录像功能时关闭所述屏幕的主控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前方的防眩镜和位于所述壳体后方的行程记录装置,所述行程记录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防眩镜后端的屏幕、伸出所述壳体外的前摄像头以及与所述屏幕和所述前摄相头相连,当识别到所述行程记录装置开启所述前摄像头的录像功能时关闭所述屏幕的主控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前壳和后壳固定连接而成,所述防眩镜卡合在所述前壳内,所述后壳上设置有适合所述前摄像头伸出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还具有调节所述防眩镜作上下翻转的防眩调节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功能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调节装置具有调节所述防眩镜的球头支架以及与所述球头支架相连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的防眩拨动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具防眩与行车记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黄林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