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峰专利>正文

一种气浮机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420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浮机进气装置,其包括有:主轴(8)、叶轮(3)、轴承(5),其特征在于:叶轮(3)通过下密封装置(2)与通气腔(7)联接;在主轴(8)与通气腔(7)之间设有上密封装置(6),并将二者联接起来,通气腔(7)外接通气管(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通气腔中的空气与水等隔离,通气腔中的空气、水与潜水电机或轴承箱隔开,空气通过通气管和通气腔及叶轮进入水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使用空心主轴,结构紧凑,密封效果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是指一种气浮机的进气装置。
技术介绍
气浮机也称浮选机,是用于除去水中乳化油及分散油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通过安装于液下且高速旋转的叶轮,将空气输送到污水下部,在水中产生细微气泡,与水中的油脂、絮粒等相互粘附形成比重小于水的浮体,快速浮出水面,从而完成气浮的过程,然后由刮渣机将被去除物刮至集渣槽内,从而完成污水初步净化的目的。现有的气浮机进气结构为气浮机采用空心轴,空心轴与叶轮联接,空心轴露出水面。其存在的不足是因污水处理的要求,叶轮必须在水下1米多深。为避免空心轴进水,空心轴上端又高出水面一定距离,造成空心轴总长将近2米,存在加工成本高、运行周期比较短的弊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气浮机进气装置,使用效果好。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有主轴、叶轮、轴承,其特征在于叶轮通过下密封装置与通气腔联接;在主轴与通气腔之间设有上密封装置,并将二者联接起来,通气腔外接通气管。本技术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下密封装置将通气腔与叶轮之间的泄漏通道密封,使通气腔中的空气与水等隔离,上密封装置将通气腔与主轴之间的泄漏通道密封,使通气腔中的空气、水与潜水电机或轴承箱隔开,空气通过通气管和通气腔及叶轮进入水中。本技术避免了使用空心主轴,结构紧凑,密封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简图。图中标记1-通气管、2-下密封装置、3-叶轮、4-潜水电机、5-轴承、6-上密封装置、7-通气腔、8-主轴。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有主轴8、叶轮3、轴承5,叶轮3通过下密封装置2与通气腔7联接;在主轴8与通气腔7之间设有上密封装置6,并将二者联接起来,通气腔7外接通气管1。本技术将传动部分与通气部分分为相对独立的两个部分。下密封装置2将通气腔7与叶轮3之间的泄漏通道密封,下密封装置2将通气腔7中的空气与水等隔离;上密封装置6将通气腔7与主轴8之间的泄漏通道密封,上密封装置6将通气腔7中的空气、水与潜水电机4隔开;空气通过通气管1和通气腔7及叶轮3进入水中;通气腔7与潜水电机4固定联接。当不采用潜水电机形式时,本技术的通气腔也可与轴承箱固定联接。本技术也可用于污水处理曝气机。权利要求1.一种气浮机进气装置,其包括有主轴(8)、叶轮(3)、轴承(5),其特征在于叶轮(3)通过下密封装置(2)与通气腔(7)联接;在主轴(8)与通气腔(7)之间设有上密封装置(6),并将二者联接起来,通气腔(7)外接通气管(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浮机进气装置,其包括有主轴(8)、叶轮(3)、轴承(5),其特征在于叶轮(3)通过下密封装置(2)与通气腔(7)联接;在主轴(8)与通气腔(7)之间设有上密封装置(6),并将二者联接起来,通气腔(7)外接通气管(1)。本技术使通气腔中的空气与水等隔离,通气腔中的空气、水与潜水电机或轴承箱隔开,空气通过通气管和通气腔及叶轮进入水中。本技术避免了使用空心主轴,结构紧凑,密封效果好。文档编号C02F1/24GK2903028SQ20062002607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6日专利技术者何峰 申请人:何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浮机进气装置,其包括有:主轴(8)、叶轮(3)、轴承(5),其特征在于:叶轮(3)通过下密封装置(2)与通气腔(7)联接;在主轴(8)与通气腔(7)之间设有上密封装置(6),并将二者联接起来,通气腔(7)外接通气管(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峰
申请(专利权)人:何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