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hell and a lithium ion battery containing the shell. The housing has an upper surface, a bottom surface, a cavity and two opposite side walls, the upper surface and the lower surface positioned on both sides of the wall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avity, the surfac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for placing a polar group, and one end of each side wall has a projected the Ministry, and the bulge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surface,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upper convex side wall wall and side wall. Lithium ion battery shell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protrusions, greatly reduce the extra space between the polar group and the shell, reduce electrolyte waste, reduce the cost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the projection of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the lithium ion battery or drop on a group of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特别涉及一种壳体及含其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以其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枯竭问题逐渐明显,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在锂离子动力电池设计时,锂电池的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既要保证电池的设计能量满足要求,又要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同时也需要兼顾电池的成本。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壳体的截面主要为方形。方形壳体内部的极组呈现出倒“凸”字形,在方形壳体内部,极耳下方有多余的空间,注液时为了保证电解液液位,电解液就会填充多余的空间,造成电解液的浪费,提高了电池成本。另外,在电池振动、跌落及机械冲击时存在锂离子电池的芯包在电池内部晃动的隐患,易造成极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锂离子电池成本高、极组易损伤的缺陷,提供一种壳体及含其的锂离子电池。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壳体,用于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一极组,其特点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一上表面、一下表面、一腔体和两相对设置的侧壁,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相对设置,两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之间,所述上表面与所述腔体、所述下表面相连通,所述腔体用于放置所述极组,每一所述侧壁的一端具有一凸出部,且所述凸出部连接于所述上表面,所述r>凸出部将所述侧壁分隔成上侧壁和下侧壁。较佳地,所述凸出部具有一水平面,所述水平面连接于所述上侧壁和所述下侧壁之间,所述水平面与所述上表面相对设置,所述上表面、所述上侧壁和所述水平面围成所述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腔体相连通形成一容置空间。本技术还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壳体。较佳地,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一盖板和两极柱,所述极组设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极组贴设于所述下表面,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上表面、且所述盖板与所述下表面相对设置,两所述极柱间隔设置于所述盖板上。较佳地,所述极组具有极片和相对设置于所述极片一端的两极耳,所述极片由多个极片元件叠设而成,所述极片贴设于所述下表面,所述凸出部与所述腔体相连通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极耳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极耳与所述上侧壁之间形成有一间隙,每一所述极柱通过一集流体引片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极耳。较佳地,所述间隙的宽度为0.5mm~1mm。所述间隙主要是用于保证所述极组顺利装入所述壳体。若所述间隙过大,会降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若所述间隙过小,则影响所述极组顺利装入所述壳体。较佳地,所述集流体引片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壳体的横截面的轴线。所述集流体引片一般焊接在所述极柱上,所述极柱通过所述集流体引片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极耳的正极或负极。所述集流体引片的材质为金属,将所述集流体引片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本体的横截面的轴线,在使用过程中不需对所述集流体引片进行折弯,避免了因金属屑的掉落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较佳地,所述盖板与所述上表面之间焊接连接,且焊接方式为热板焊接。热板焊接是较为常用的焊接方式,其具有焊接强度高、焊接效率高、可靠性高级操作简单的优点。较佳地,所述壳体的材质为聚丙烯或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所述盖板的材质为聚丙烯或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使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能够增加所述壳体和所述盖板的强度。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的壳体具有凸出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极组与壳体之间的多余空间,减少了电解液的浪费,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成本;极耳位于凸出部的容置空间内,降低了锂离子电池振动或跌落时对电池芯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上表面12:下表面13:腔体14:凸出部15:上侧壁16:下侧壁17:水平面18:容置空间2:极组21:极片22:极耳3:盖板4:极柱5:集流体引片6:横截面7:轴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1和极组2,极组2位于壳体1内。其中,极组2具有极片21和设置于极片21一端的两极耳22,两极耳22相对设置于极片21的两侧。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具有一上表面11、一下表面12、一腔体13和两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表面11与下表面12相对设置,两所述侧壁连接于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之间,上表面11与腔体13、下表面12相连通,腔体13用于放置极组2,每一所述侧壁的一端具有一凸出部14,且凸出部14连接于上表面11,凸出部14将所述侧壁分隔成上侧壁15和下侧壁16,极片21贴设于下表面1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凸出部14具有一水平面17,水平面17连接于所述上侧壁和所述下侧壁之间,水平面17与上表面11相对设置,上表面11、所述上侧壁和水平面17围成凸出部14,14凸出部与腔体13相连通形成一容置空间18,极耳22位于容置空间18内。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壳体1具有凸出部14,较大程度上减少了极组2与壳体1之间的多余空间,减少了电解液的浪费,降低了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成本。而且,极耳22位于凸出部14的容置空间18内,降低了所述锂离子电池振动或跌落时对电池极组的损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一盖板3和两极柱4,盖板3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顶部,两极柱4间隔设置于盖板3上。每一极柱4通过一集流体引片5连接于对应的极耳22,且集流体引片5所在平面平行于壳体1的横截面6的轴线7。集流体引片5一般焊接在极柱4上,极柱4通过集流体引片5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极耳的正极或负极。集流体引片5的材质为金属,将集流体引片5所在平面平行于壳体1的横截面6的轴线7,在使用过程中不需对集流体引片5进行折弯,避免了因金属屑的掉落而影响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盖板3与壳体1之间焊接连接,且焊接方式为热板焊接。热板焊接的焊接强度高,且焊接效率较高。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盖板3与壳体1之间也可采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体,用于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一极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一上表面、一下表面、一腔体和两相对设置的侧壁,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相对设置,两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之间,所述上表面与所述腔体、所述下表面相连通,所述腔体用于放置所述极组,每一所述侧壁的一端具有一凸出部,且所述凸出部连接于所述上表面,所述凸出部将所述侧壁分隔成上侧壁和下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用于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一极组,其特征
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一上表面、一下表面、一腔体和两相对设置的侧壁,所
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相对设置,两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
面之间,所述上表面与所述腔体、所述下表面相连通,所述腔体用于放置所
述极组,每一所述侧壁的一端具有一凸出部,且所述凸出部连接于所述上表
面,所述凸出部将所述侧壁分隔成上侧壁和下侧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具有一水平面,
所述水平面连接于所述上侧壁和所述下侧壁之间,所述水平面与所述上表面
相对设置,所述上表面、所述上侧壁和所述水平面围成所述凸出部,所述凸
出部与所述腔体相连通形成一容置空间。
3.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
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还
包括一盖板和两极柱,所述极组设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极组贴设于所述下
表面,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倩倩,张自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