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腰乐轩专利>正文

卧式颈椎牵引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3389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颈椎牵引治疗仪,包括基座、床板总成、器材总成、靠背总成以及支撑框架,在靠背总成上设置有第一挡肩板、第二挡肩板以及颈椎牵引结构,在牵引电机的作用下通过驱动牵引轴、驱动齿轮、牵引受力齿轮杆以及牵引受力杆带动牵引绑带对患者颈部进行牵引,以提高患者的颈椎康复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集成度高等优点,并可使患者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锻炼,提高身体的活动能力,使患者全身血液通畅并早日康复。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合在健身康复设备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

Horizontal cervical vertebra traction therapeutic instrume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horizontal traction treatment instrument,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ssembly, equipment assembly, backrest assembly and supporting frame, the backrest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houlder plate, second shoulder and cervical traction plate structure, through the driving shaft, a driving gear, the traction force of traction gear the rod and traction force rod drives the traction band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traction in trac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moto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integration, etc., and can make various parts of the patient's body to be exercised, and the activity of the body can be improved.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wide application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康复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卧式颈椎牵引治疗仪
技术介绍
现有的治疗颈椎增生、颈椎劳损的治疗方式采用的是牵引方式,主要是吊颈的方式,即通过一吊颈的装置将病人的头吊起来,然后利用人身自重拉扯颈部,这种方式的目的是使颈椎松弛,以便因颈椎增生、颈椎劳损而导致的颈椎受压发炎得到缓解以至消除。这种方式虽然也能治疗颈椎增生、颈椎劳损等疾病,但吊颈的方式不容易掌握牵张力度,且不能在仰卧的情况下进行,舒适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卧式颈椎牵引治疗仪,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卧式颈椎牵引治疗仪,包括基座、床板总成、器材总成、靠背总成以及支撑框架,所述基座包括矩形的基座本体,所述基座本体下部的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一个支撑板,在所述基座本体上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床板滑轨齿条和第二床板滑轨齿条,在所述基座本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床板滑轨齿条的前方和第二床板滑轨齿条的后方分别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器材滑轨和第二器材滑轨,在所述基座本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床板滑轨齿条和第二床板滑轨齿条之间设置有按摩辊避让孔,在所述基座本体的左端的前边角处和后边角处分别设置有带有通孔的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床板总成包括床板本体,所述床板本体的左端设置有靠背安装凸起,所述靠背安装凸起内沿前后方向装配有两端伸出所述靠背安装凸起的靠背安装销轴,所述床板本体上沿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按摩辊安装孔,所述床板本体的下平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在所述按摩辊安装孔的后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按摩辊驱动电机,所述按摩辊驱动电机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按摩辊驱动轴,所述按摩辊驱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床板凹槽的内侧壁转动装配,所述按摩辊驱动轴上固定套装有可在按摩辊安装孔内转动的按摩辊,所述按摩辊包括沿按摩辊驱动轴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按摩板、第二按摩板、第三按摩板和第四按摩板,所述第一按摩板、第二按摩板、第三按摩板和第四按摩板的顶端均为半圆弧状,所述第一按摩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按摩板的高度且高度差在1厘米到1.6厘米之间,所述第二按摩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三按摩板的高度且高度差在1厘米到1.6厘米之间,所述第三按摩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四按摩板的高度且高度差在1厘米到1.6里面之间,所述第一按摩板和所述第三按摩板处于竖直状态时伸出所述床板本体以上的高度在5厘米到6.2厘米之间,所述第二按摩板和所述第四按摩板处于竖直状态时伸出所述床板本体以上的高度在3.6厘米到4.8厘米之间,在所述床板本体的下平面且位于所述按摩辊安装孔的左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前端和后端设置有驱动滑行轴,所述驱动滑行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的内侧壁并伸入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中,所述驱动滑行轴的前端和后端于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内分别装配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在所述床板本体的下平面且位于所述按摩辊安装孔的右侧设置有从动齿轮轴,所述从动齿轮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的内侧壁并伸入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中,所述从动齿轮轴的前端和后端于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内分别装配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床板滑轨齿条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装配,所述第二床板滑轨齿条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装配,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顶端低于所述第一床板凹槽的顶端,所述靠背总成包括靠背本体,所述靠背本体的右端设置有两个与所述靠背安装销轴可转动装配的床板配合凸起,所述靠背本体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个支撑杆固定凸起,所述支撑框架为矩形圆管且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与所述靠背本体的前端和后端的支撑杆固定凸起上的通孔可转动装配,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上的通孔可转动装配,所述靠背本体上的右侧沿前后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挡肩固定座和第二挡肩固定座,所述第一挡肩固定座和第二挡肩固定座上分别设置有对肩部进行限位的第一挡肩板和第二挡肩板,在所述靠背本体上的左侧沿前后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形状为矩形内部中空且开口朝上的定位基座,在所述靠背本体上所述定位基座的前侧设置有牵引电机,所述牵引电机上驱动连接有沿所述定位基座方向延伸的驱动牵引轴,所述驱动牵引轴的后端穿过所述定位基座的前侧壁并伸入所述定位基座的中空腔体内,所述驱动牵引轴与所述定位基座之间设置有轴承且所述驱动牵引轴伸入所述定位基座的中空腔体的端部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上啮合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牵引受力齿轮杆,所述牵引受力齿轮杆穿过所述定位基座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并可相对定位基座前后滑动,所述牵引受力齿轮杆的右端穿过位于所述第一挡肩板和所述第二挡肩板左侧的牵引绑带的左端部,并在所述牵引受力齿轮杆的右端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对所述牵引绑带的左端进行限位的牵引受力杆,所述牵引绑带的右端沿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牵引颈套,在所述靠背本体上还设置有顶端位于所述牵引绑带上方的牵引定位支架,所述牵引定位支架的顶端沿前后方向分别设置有向下竖直延伸且与所述靠背本体固定的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与所述第二定位杆上分别装配有轴承,所述第一定位杆上的轴承和所述第二定位杆上的轴承分别与所述牵引绑带的前部内侧面和后部内侧面接触配合以对所述牵引绑带的前后位置进行限位,所述靠背本体的前侧还设置有与所述按摩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以及所述牵引电机通过导线连接的控制器,所述器材总成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滑动体和第二滑动体,所述第一滑动体和第二滑动体均为L型结构且所述第一滑动体和第二滑动体的底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动体的底端的后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器材滑轨滑动装配的第一滑动凹槽,所述第二滑动体的底端的前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器材滑轨滑动装配的第二滑动凹槽,所述第一滑动凹槽和所述第二滑动凹槽上均连通设置有多个对所述器材总成进行固定的紧固螺栓,所述第一滑动体和第二滑动体的顶端设置有形状为U型且开口朝下的臂力器支架,所述第一滑动体和第二滑动体的顶端且位于所述臂力器支架的右侧设置有与所述臂力器支架形状相同的腿力器支架,所述臂力器支架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臂力器支架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圆盘固定座,所述圆盘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圆盘固定座可转动装配的转动圆盘,在所述腿力器支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方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和所述第三固定杆上沿前后方向分别设置有垂直于所述腿力器支架所在平面的第一腿力器安装板和第二腿力器安装板,所述第一腿力器安装板和第二腿力器安装板上可转动装配有腿力器安装轴,所述腿力器安装轴伸出所述第一腿力器安装板前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踏板,所述腿力器安装轴伸出所述第二腿力器安装板后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踏板。作为另一种限定,所述第一按摩板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三按摩板的高度,所述第二按摩板的高度等于所述第四按摩板的高度,所述第一按摩板处于竖直状态时伸出所述床板本体以上的高度在5.2厘米到6厘米之间,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颈椎牵引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床板总成、器材总成、靠背总成以及支撑框架,所述基座包括矩形的基座本体,所述基座本体下部的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一个支撑板,在所述基座本体上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床板滑轨齿条和第二床板滑轨齿条,在所述基座本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床板滑轨齿条的前方和第二床板滑轨齿条的后方分别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器材滑轨和第二器材滑轨,在所述基座本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床板滑轨齿条和第二床板滑轨齿条之间设置有按摩辊避让孔,在所述基座本体的左端的前边角处和后边角处分别设置有带有通孔的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床板总成包括床板本体,所述床板本体的左端设置有靠背安装凸起,所述靠背安装凸起内沿前后方向装配有两端伸出所述靠背安装凸起的靠背安装销轴,所述床板本体上沿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按摩辊安装孔,所述床板本体的下平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在所述按摩辊安装孔的后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按摩辊驱动电机,所述按摩辊驱动电机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按摩辊驱动轴,所述按摩辊驱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床板凹槽的内侧壁转动装配,所述按摩辊驱动轴上固定套装有可在按摩辊安装孔内转动的按摩辊,所述按摩辊包括沿按摩辊驱动轴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按摩板、第二按摩板、第三按摩板和第四按摩板,所述第一按摩板、第二按摩板、第三按摩板和第四按摩板的顶端均为半圆弧状,所述第一按摩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按摩板的高度且高度差在1厘米到1.6厘米之间,所述第二按摩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三按摩板的高度且高度差在1厘米到1.6厘米之间,所述第三按摩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四按摩板的高度且高度差在1厘米到1.6里面之间,所述第一按摩板和所述第三按摩板处于竖直状态时伸出所述床板本体以上的高度在5厘米到6.2厘米之间,所述第二按摩板和所述第四按摩板处于竖直状态时伸出所述床板本体以上的高度在3.6厘米到4.8厘米之间,在所述床板本体的下平面且位于所述按摩辊安装孔的左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前端和后端设置有驱动滑行轴,所述驱动滑行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的内侧壁并伸入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中,所述驱动滑行轴的前端和后端于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内分别装配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在所述床板本体的下平面且位于所述按摩辊安装孔的右侧设置有从动齿轮轴,所述从动齿轮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的内侧壁并伸入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中,所述从动齿轮轴的前端和后端于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内分别装配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床板滑轨齿条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装配,所述第二床板滑轨齿条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装配,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顶端低于所述第一床板凹槽的顶端,所述靠背总成包括靠背本体,所述靠背本体的右端设置有两个与所述靠背安装销轴可转动装配的床板配合凸起,所述靠背本体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个支撑杆固定凸起,所述支撑框架为矩形圆管且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与所述靠背本体的前端和后端的支撑杆固定凸起上的通孔可转动装配,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上的通孔可转动装配,所述靠背本体上的右侧沿前后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挡肩固定座和第二挡肩固定座,所述第一挡肩固定座和第二挡肩固定座上分别设置有对肩部进行限位的第一挡肩板和第二挡肩板,在所述靠背本体上的左侧沿前后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形状为矩形内部中空且开口朝上的定位基座,在所述靠背本体上所述定位基座的前侧设置有牵引电机,所述牵引电机上驱动连接有沿所述定位基座方向延伸的驱动牵引轴,所述驱动牵引轴的后端穿过所述定位基座的前侧壁并伸入所述定位基座的中空腔体内,所述驱动牵引轴与所述定位基座之间设置有轴承且所述驱动牵引轴伸入所述定位基座的中空腔体的端部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上啮合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牵引受力齿轮杆,所述牵引受力齿轮杆穿过所述定位基座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并可相对定位基座前后滑动,所述牵引受力齿轮杆的右端穿过位于所述第一挡肩板和所述第二挡肩板左侧的牵引绑带的左端部,并在所述牵引受力齿轮杆的右端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对所述牵引绑带的左端进行限位的牵引受力杆,所述牵引绑带的右端沿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牵引颈套,在所述靠背本体上还设置有顶端位于所述牵引绑带上方的牵引定位支架,所述牵引定位支架的顶端沿前后方向分别设置有向下竖直延伸且与所述靠背本体固定的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与所述第二定位杆上分别装配有轴承,所述第一定位杆上的轴承和所述第二定位杆上的轴承分别与所述牵引绑带的前部内侧面和后部内侧面接触配合以对所述牵引绑带的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颈椎牵引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床板总成、器材总成、靠背总成以及支撑框架,所述基座包括矩形的基座本体,所述基座本体下部的前侧和后侧各设置有一个支撑板,在所述基座本体上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床板滑轨齿条和第二床板滑轨齿条,在所述基座本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床板滑轨齿条的前方和第二床板滑轨齿条的后方分别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器材滑轨和第二器材滑轨,在所述基座本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床板滑轨齿条和第二床板滑轨齿条之间设置有按摩辊避让孔,在所述基座本体的左端的前边角处和后边角处分别设置有带有通孔的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床板总成包括床板本体,所述床板本体的左端设置有靠背安装凸起,所述靠背安装凸起内沿前后方向装配有两端伸出所述靠背安装凸起的靠背安装销轴,所述床板本体上沿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按摩辊安装孔,所述床板本体的下平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在所述按摩辊安装孔的后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按摩辊驱动电机,所述按摩辊驱动电机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按摩辊驱动轴,所述按摩辊驱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床板凹槽的内侧壁转动装配,所述按摩辊驱动轴上固定套装有可在按摩辊安装孔内转动的按摩辊,所述按摩辊包括沿按摩辊驱动轴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按摩板、第二按摩板、第三按摩板和第四按摩板,所述第一按摩板、第二按摩板、第三按摩板和第四按摩板的顶端均为半圆弧状,所述第一按摩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按摩板的高度且高度差在1厘米到1.6厘米之间,所述第二按摩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三按摩板的高度且高度差在1厘米到1.6厘米之间,所述第三按摩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四按摩板的高度且高度差在1厘米到1.6里面之间,所述第一按摩板和所述第三按摩板处于竖直状态时伸出所述床板本体以上的高度在5厘米到6.2厘米之间,所述第二按摩板和所述第四按摩板处于竖直状态时伸出所述床板本体以上的高度在3.6厘米到4.8厘米之间,在所述床板本体的下平面且位于所述按摩辊安装孔的左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前端和后端设置有驱动滑行轴,所述驱动滑行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的内侧壁并伸入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中,所述驱动滑行轴的前端和后端于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内分别装配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在所述床板本体的下平面且位于所述按摩辊安装孔的右侧设置有从动齿轮轴,所述从动齿轮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的内侧壁并伸入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中,所述从动齿轮轴的前端和后端于所述第一床板凹槽和第二床板凹槽内分别装配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床板滑轨齿条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装配,所述第二床板滑轨齿条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装配,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顶端低于所述第一床板凹槽的顶端,所述靠背总成包括靠背本体,所述靠背本体的右端设置有两个与所述靠背安装销轴可转动装配的床板配合凸起,所述靠背本体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个支撑杆固定凸起,所述支撑框架为矩形圆管且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与所述靠背本体的前端和后端的支撑杆固定凸起上的通孔可转动装配,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上的通孔可转动装配,所述靠背本体上的右侧沿前后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挡肩固定座和第二挡肩固定座,所述第一挡肩固定座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腰乐轩
申请(专利权)人:腰乐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