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浇油装置及无极绳绞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29973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自动浇油装置,按照油料的流向,依次包括第一电磁阀、油箱、第二电磁阀、分油器、油管;所述油箱、第二电磁阀、分油器通过管道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分油器的底部设置有多路油管;所述油管的下端,设置有油刷;所述油箱内壁上固定有油位传感器;所述油位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磁阀通信;在所述油箱外部还固定有油位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浇油器,不需要人工加油,减少辅助工人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通过控制器分别与油位传感器和第一电磁阀通信,实现对油箱内油量的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工操作。在油箱上设置油位计,便于观察油箱内液位,便于及时发现油位感应器和第一电磁阀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矿采集设计
,具体来说是一种自动浇油装置及无极绳绞车。
技术介绍
由于井下条件复杂,无极绳绞车绳道较长,坡度变化大,钢丝绳上油困难,容易缺油,损耗严重。传统的润滑装置,采用人工控制漏油时间,自动化程度低。由于巷道较长,在操作人员往返过程中,耗费较长时间,不仅耗费人力、时间,还容易出现遗忘关闭或开启润滑装置,导致对钢丝绳润滑不及时或造成大量润滑油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极绳绞车钢丝绳上油困难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浇油装置及无极绳绞车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自动浇油装置,按照油料的流向,依次包括第一电磁阀、油箱、第二电磁阀、分油器、油管;所述油箱、第二电磁阀、分油器通过管道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分油器的底部设置有多路油管;所述油管的下端,设置有油刷;所述油箱内壁上固定有油位传感器;所述油位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磁阀通信;在所述油箱外部还固定有油位计。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油管与油箱的进油口连通;在所述进油口处还设置有进油过滤器。优选的,所述分油器的底部设置有两路油管。优选的,在所述分油器的底部固定一三通管;两路所述油管同时从所述三通管的一个管穿入,分别从另外两个管穿出。优选的,所述三通管呈倒Y形,其开口向下的两路管自末端向上具有一定距离的垂直段。优选的,所述钢丝绳定位夹为倒U形;所述油刷固定在所述钢丝绳定位夹的内腔内;在所述钢丝绳定位夹的上顶壁开设有连通所述油刷和油管的通孔。优选的,所述定位夹的两侧壁内侧均采用扭簧固定一挡板;所述挡板受力后向上转动;所述挡板自由状态下为水平状态。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无极绳绞车,包括自动浇油装置,所述自动浇油装置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自动浇油装置;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无极绳绞车开关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无极绳绞车还包括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的侧壁上设置有钢丝绳进口和出口;所述自动浇油装置固定在所述张紧装置的侧壁上,且所述自动浇油装置的两个钢丝绳定位夹分别处于所述进口和出口位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浇油装置,不需要人工加油,减少辅助工人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系统简易,拆装维护简便;增加钢丝绳使用寿命,减少成本;加工简单,材料来源广。通过控制器分别与油位传感器和第一电磁阀通信,实现对油箱内油量的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工操作,简单便捷;在油箱上设置油位计,便于观察油箱内液位,便于及时发现油位感应器和第一电磁阀出现故障。在张紧装置侧壁安装自动浇油装置,使自动浇油装置的两个钢丝绳定位夹分别处于张紧装置的钢丝绳进口和出口的位置,如此设计,即不影响无极绳绞车牵引车运行,又可以迅速充分的让钢丝绳淋上油,减小钢丝绳跟托绳轮、压绳轮的摩擦,增加钢丝绳使用寿命,减少辅助工人数及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且是第二电磁阀与无极绳绞车的开关电性连接更稳定。钢丝绳定位夹的底部设置有采用扭簧固定的挡板,使钢丝绳进入定位夹方便快捷,且不易从定位夹中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自动浇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细部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2一种无极绳绞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实施例1如图1所示,自动浇油装置1,按照油料的流向,依次包括第一电磁阀16、油箱11、第二电磁阀12、分油器13、油管4;所述油箱11、第二电磁阀12、分油器13通过管道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分油器13的底部设置有多路油管14;油管14的下端,设置有油刷141。第一电磁阀16通过管道与油箱11的进油口连通,在进油口处还设置有进油过滤器113。在油箱11内设置有油位传感器111,油位传感器111与控制器(图中未示出)通信,控制器与第一电磁阀16通信。控制器接收油位传感器111的信号后,及时开启或关闭第一电磁阀16,以实现对油箱11内油量的自动化控制。为了及时发现油位传感器111和第一电磁阀16是否出现故障,本技术还在油箱上设置油位计112,便于观察油箱11内的油位。本技术提供的分油器13的底部设置有两路油管14。通常油管14较软,为了使油管14相对稳定,所以在分油器13的底部固定一三通管15;两路油管14同时从三通管15的一个管穿入,分别从另外两个管穿出。本技术提供的三通管15才有钢管焊接而成,安装后,呈倒Y形,其开口向下的两路管自末端向上具有一定距离的垂直段151。在三通管15的两垂直段151末端还分别固定有钢丝绳定位夹152。钢丝绳定位夹152为倒U形;油刷141固定在钢丝绳定位夹152的内腔内;在钢丝绳定位夹152的上顶壁开设有连通油刷141和油管14的通孔。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钢丝绳进入定位夹152,在定位夹152的两侧壁内侧均采用扭簧固定一挡板1521;挡板1521受力后向上转动;挡板1521自由状态下为水平状态。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无极绳绞车,包括自动浇油装置1、动力装置2、张紧装置3、牵引车4、尾轮5、钢丝绳6。自动浇油装置1为实施例1中的自动浇油装置1。为了实现自控,本技术将自动浇油装置1的第二电磁阀12与无极绳绞车开关电连接。即无极绳绞车启动时,第二电磁阀12导通,自动浇油装置1开始向钢丝绳上油,当无极绳绞车关闭时,第二电磁阀12关闭,自动浇油装置1停止工作。为了不影响无极绳绞车牵引车运行的情况下,本技术采用将自动浇油装置1固定在张紧装置3的侧壁上,且使自动浇油装置1的两个钢丝绳定位夹152分别处于张紧装置3的钢丝绳进口和钢丝绳6出口位置。正常情况下,定位夹152与进口(出口)水平方向上同轴,或略低于进口(出口),以不影响钢丝绳6运行。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浇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油料的流向,依次包括第一电磁阀、油箱、第二电磁阀、分油器、油管;所述油箱、第二电磁阀、分油器通过管道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分油器的底部设置有多路油管;所述油管的下端,设置有油刷;所述油箱内壁上固定有油位传感器;所述油位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磁阀通信;在所述油箱外部还固定有油位计。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浇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油料的流向,依次包括第一电磁阀、油箱、第二电磁阀、分油器、油管;所述油箱、第二电磁阀、分油器通过管道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分油器的底部设置有多路油管;所述油管的下端,设置有油刷;所述油箱内壁上固定有油位传感器;所述油位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磁阀通信;在所述油箱外部还固定有油位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浇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油管与油箱的进油口连通;在所述进油口处还设置有进油过滤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浇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器的底部设置有两路油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浇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油器的底部固定一三通管;两路所述油管同时从所述三通管的一个管穿入,分别从另外两个管穿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浇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呈倒Y形,其开口向下的两路管自末端向上具有一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林清侯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