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29522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红茶加工工艺,包括采摘、拆分及萎蔫、包裹茶球、揉捻、杀青、再揉捻、发酵、整形、烘干和灭菌步骤。本申请从根本上解决了因为每年采茶时间不够,导致茶叶很快老化而难以被利用的技术难题,同时也将采茶的难度大大的缩小,使得采茶时,不在拘泥于新鲜嫩叶茶,使得采茶青的范围扩大了,扩宽了原材料的提供范围,进而降低了茶叶制作的成本。而且老叶也并没有被浪费掉,或者成为袋装茶等低端茶叶,而是在经过加工过后成为形状完好的中等茶叶卖出。加工过后的老叶,虽然没有嫩叶鲜嫩,但是却因为沾染了嫩叶散发及分泌出来的香味和多酚物质,相比于单独加工的老叶色香味都有较大提升,有效提高了老叶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红茶起源于明朝中期(约16世纪)福建省武夷山桐木关地区,最早的品种称为正山小种。17世纪,中国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使红茶销往英国、荷兰等国,深受欧洲人的喜爱,特别是英国皇室贵族对红茶的喜好胜过其他饮品。如今,红茶已成为世界性的茶饮,占全球茶叶销量中的70%。从制茶技术上,红茶一般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类。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都是取茶树的嫩叶加工,红碎茶则是前面两者的老叶加工而成的。在价格上用嫩叶加工的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比用老叶加工的红碎茶高很多。红碎茶,加工成细小的茶末,多以包装袋泡茶为主。而袋装茶本身就是一种低端产品的代表,将老叶加工成袋装茶无法提升其价值。此外,因为老叶和嫩叶的加工时间不同,因此往往是采摘后进行分开处理,这样使同一棵茶树上的茶叶的整体加工时间变长,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而且,为了能够得到无参杂,纯度高的嫩叶,在采摘的时候往往采用人工采摘,这十分不利于机械化生产,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不能满足巨大的茶叶需求量。因此,现在急需研制出一种加工工艺,使老叶和嫩叶可以一起加工,且能够有效提升老叶的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红茶加工工艺,以解决现在老叶只能单独加工且只能生产成底端的袋装茶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如下方案:方案一:本方案中的红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摘,采用采茶机将老叶与嫩叶一起采摘回来,清洗除杂;步骤二,筛分及萎蔫,将清洗好的茶叶放到筛分机上,筛分机通过茶叶上茶毫的多少将筛分出的茶叶以从上往下逐渐变老的顺序进行层叠摊放;筛分机下方的吹风机在筛分机抖动筛分的过程中对每层筛板上的茶叶进行风干萎蔫;步骤三,包裹茶球,将从筛分机上取下的各类茶叶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收集网中;将最嫩的茶叶用收集网包裹成球形,将逐渐变老的茶叶的收集网依次包裹在最嫩的茶叶外面,将形成的茶球用与收集网原材料相同的绳子捆绑系紧;步骤四:揉捻,将茶球置于揉捻机中,采用顺时针方向揉捻5-6min,揉捻压力为3.3-4.2N,在揉捻的同时,向其中加入茶球重量1-3%的澄清石灰水,并升温至温度为85-95℃,调整水分含量为40-50%后,待用;步骤五:杀青,将步骤四制得的茶球置于温度为85-95℃的蒸汽杀青机中杀青处理4-6s,杀青完成之后,并将其采用澄清石灰水喷洒,喷洒的澄清石灰水量为茶球总重量的0.5-1.3%,待用;步骤六:再揉捻,将步骤五杀青处理后的茶球再置于揉捻机中,采用逆时针方向揉捻,揉捻压力为2.1-2.3N,揉捻时间为10min,揉捻的同时采用碳酸氢钠溶液喷洒,喷洒量为茶球总重量的1.3-1.7%,揉捻结束后,将紧缚收集网的绳子解开一半,使收集网与收集网之间的空隙变大,但茶球的整体形状不变;步骤七:发酵:将步骤六处理过的茶球放到发酵池中发酵,发酵时候的湿度控制在55-60%,温度为42-46℃,在发酵过程中每隔1小时将茶球旋转翻抛一次;连续进行发酵翻抛处理23次后,将进行最后一次发酵,并调整最后一次发酵处理时的温度为60-70℃,发酵时间为1-2h;步骤八:整形,解开茶球,将步骤七发酵处理好的各种茶叶分别放进整形机中进行整形理条处理;步骤九:烘干,将步骤八中经过整形的各类茶叶以从上往下依次变老的顺序放到筛分机的筛板上,将筛分机底部的热源温度从40℃匀速上升至190℃,每一个梯级温度的差值范围为3-6℃,使每个筛板上的茶叶水分含量为5-6%时停止烘干;步骤十:灭菌:将烘干处理步骤中的茶叶置于远红外烘烤箱中进行灭菌处理2-3s,使得从远红外烘烤箱中拿出来的茶叶水分含量为2-3%时,分类包装。名词解释:采茶机:本文所指采茶机是指现有技术中所有可以用来快速采茶的设备,可以是结构复杂的大型设备,也可以是诸如机械剪刀、机械夹爪等小工具。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首先将老叶嫩叶等混合茶叶一起放进筛分机中进行筛分和萎蔫,筛分出来的各类老嫩不同的茶叶分别用收集网装好,按从里到外逐渐变老的顺序将各个收集网用绳子捆绑系紧成一个茶球。然后,将茶球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杀青、揉捻、发酵、整形、烘干、灭菌以及包装操作。步骤一中采用采茶机将能够采摘的茶叶都采回来,而不会出现因为错过采摘时间而只能将老叶舍弃的情况。因为可以不用仔细区分老叶嫩叶,只要是能做成茶的茶叶都可以采摘回来,减少了识别的过程,缩短采摘时间,提高采摘效率。引入采茶机等机械设备,极大地突破了人工操作的速度限制,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庞大的茶球需求市场。步骤二中用筛分机对采摘回来的各种茶叶进行筛分,而因为筛分机本身的结构特点,可以在筛分的同时对茶叶进行萎蔫操作,两个步骤同时进行,有效节约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筛分后的茶叶是从上往下逐渐变老的顺序放置的,即最靠近筛分机下方吹风机的为最老的茶叶,茶叶从老到嫩逐渐远离吹风机。这样可以使老叶收到的吹风力度乃至在步骤九中的烘干力度都大于嫩叶,这样的结构十分适合各类茶叶在同等时间内的加工操作,有利于既保证了较短的整体加工时间,又保障了各个种类茶叶各自的加工特点。因为嫩叶比较鲜嫩,我们为了能够更好地保存茶多酚,对嫩叶应该是加工力度较小,而老叶因为茶多酚等有效营养物质较少,而本身较坚硬,所以应该采取较大的加工力度以提升口感。筛分机用茶毫的多少来区分茶叶的老嫩程度,不仅科学准确,而且免去了人工筛选的耗时,有效节约了生产时间。步骤三中,将各类茶叶放置在收集网中,不仅有利于对于收集网中的茶叶进行集体处理和收集,更有利于在包裹成茶球时能够形成统一的一个类似外壳的弧面。将各类茶叶从内到外依次包裹成一个茶球,可以使外面的老叶收到的加工力度最大,里面的嫩叶收到的加工力度最小,使各类茶叶能够在同等时间内完成各自的加工操作。更重要的是,老叶和嫩叶一起进行了杀青、揉捻和发酵操作,可以使嫩叶从散发或分泌出来的香味、茶多酚等有益物质都浸透到与之包裹在一起的老叶中,有效提高老叶自身的品质。且老叶是作为完整叶子形状的茶叶和嫩叶一起进行所有加工操作的,加工出来的成品比单独进行老叶加工无论从色香味还是从形状而言,都有较大的提升,避免切割成碎红茶而成为低端的袋泡茶。从步骤四到步骤七,反复的揉捻加工,以及澄清石灰水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加入,不仅可以使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发生定向改变,提高多酚物质的含量,还能增加茶叶的浸出率。而嫩叶在加工过程中浸出的有益物质能够被与其包裹在一起的老叶吸收,有效提高老叶的有益物质含量,提升老叶的品质。本专利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因为每年采茶时间不够,导致茶叶很快老化而难以被利用的技术难题,同时也将采茶的难度大大的缩小,使得采茶时,不在拘泥于新鲜嫩叶茶,使得采茶青的范围扩大了,扩宽了原材料的提供范围,进而降低了茶叶制作的成本。而且老叶也并没有被浪费掉或者成为袋装茶等低端茶叶,而是在经过加工过后成为形状完好的中等茶叶卖出。加工过后的老叶,虽然没有嫩叶鲜嫩,但是却因为沾染了嫩叶散发及分泌出来的香味和多酚物质,相比于单独加工的老叶色香味都有较大提升,有效提高了老叶的品质。本专利技术还对发酵过程中进行的理化环境以及翻抛处理时的技术手段的技术特征进行控制,进而确保了发酵的彻底性以及翻抛过程中加入的物质能够充分的与酚类物质进行微观生化反应,进而确保酚类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摘,采用采茶机将老叶与嫩叶一起采摘回来,清洗除杂;步骤二,筛分及萎蔫,将清洗好的茶叶放到筛分机上,筛分机通过茶叶上茶毫的多少将筛分出的茶叶以从上往下逐渐变老的顺序进行层叠摊放;筛分机下方的吹风机在筛分机抖动筛分的过程中对每层筛板上的茶叶进行风干萎蔫;步骤三,包裹茶球,将从筛分机上取下的各类茶叶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收集网中;将最嫩的茶叶用收集网包裹成球形,将逐渐变老的茶叶的收集网依次包裹在最嫩的茶叶外面,将形成的茶球用与收集网原材料相同的绳子捆绑系紧;步骤四:揉捻,将茶球置于揉捻机中,采用顺时针方向揉捻5‑6min,揉捻压力为3 .3‑4 .2N,在揉捻的同时,向其中加入茶球重量1‑3%的澄清石灰水,并升温至温度为85‑95℃,调整水分含量为40‑50%后,待用;步骤五:杀青,将步骤四制得的茶球置于温度为85‑95℃的蒸汽杀青机中杀青处理4‑6s,杀青完成之后,并将其采用澄清石灰水喷洒,喷洒的澄清石灰水量为茶球总重量的0.5‑1.3%,待用;步骤六:再揉捻,将步骤五杀青处理后的茶球再置于揉捻机中,采用逆时针方向揉捻,揉捻压力为2.1‑2.3N,揉捻时间为10min,揉捻的同时采用碳酸氢钠溶液喷洒,喷洒量为茶球总重量的1.3‑1.7%,揉捻结束后,将紧缚收集网的绳子解开一半,使收集网与收集网之间的空隙变大,但茶球的整体形状不变;步骤七:发酵:将步骤六处理过的茶球放到发酵池中发酵,发酵时候的湿度控制在55‑60%,温度为42‑46℃,在发酵过程中每隔1小时将茶球旋转翻抛一次;连续进行发酵翻抛处理23次后,将进行最后一次发酵,并调整最后一次发酵处理时的温度为60‑70℃,发酵时间为1‑2h;步骤八:整形,解开茶球,将步骤七发酵处理好的各种茶叶分别放进整形机中进行整形理条处理;步骤九:烘干,将步骤八中经过整形的各类茶叶以从上往下依次变老的顺序放到筛分机的筛板上,将筛分机底部的热源温度从40℃匀速上升至190℃,每一个梯级温度的差值范围为3‑6℃,使每个筛板上的茶叶水分含量为5‑6%时停止烘干;步骤十:灭菌:将烘干处理步骤中的茶叶置于远红外烘烤箱中进行灭菌处理2‑3s,使得从远红外烘烤箱中拿出来的茶叶水分含量为2‑3%时,分类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1.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摘,采用采茶机将老叶与嫩叶一起采摘回来,清洗除杂;步骤二,筛分及萎蔫,将清洗好的茶叶放到筛分机上,筛分机通过茶叶上茶毫的多少将筛分出的茶叶以从上往下逐渐变老的顺序进行层叠摊放;筛分机下方的吹风机在筛分机抖动筛分的过程中对每层筛板上的茶叶进行风干萎蔫;步骤三,包裹茶球,将从筛分机上取下的各类茶叶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收集网中;将最嫩的茶叶用收集网包裹成球形,将逐渐变老的茶叶的收集网依次包裹在最嫩的茶叶外面,将形成的茶球用与收集网原材料相同的绳子捆绑系紧;步骤四:揉捻,将茶球置于揉捻机中,采用顺时针方向揉捻5-6min,揉捻压力为3.3-4.2N,在揉捻的同时,向其中加入茶球重量1-3%的澄清石灰水,并升温至温度为85-95℃,调整水分含量为40-50%后,待用;步骤五:杀青,将步骤四制得的茶球置于温度为85-95℃的蒸汽杀青机中杀青处理4-6s,杀青完成之后,并将其采用澄清石灰水喷洒,喷洒的澄清石灰水量为茶球总重量的0.5-1.3%,待用;步骤六:再揉捻,将步骤五杀青处理后的茶球再置于揉捻机中,采用逆时针方向揉捻,揉捻压力为2.1-2.3N,揉捻时间为10min,揉捻的同时采用碳酸氢钠溶液喷洒,喷洒量为茶球总重量的1.3-1.7%,揉捻结束后,将紧缚收集网的绳子解开一半,使收集网与收集网之间的空隙变大,但茶球的整体形状不变;步骤七:发酵:将步骤六处理过的茶球放到发酵池中发酵,发酵时候的湿度控制在55-60%,温度为42-46℃,在发酵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吉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湄潭沁园春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