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氟用桶泵机组回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23817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氟用桶泵机组回油系统,包括循环桶(1),所述循环桶(1)内壁上固设有回油槽(2),所述回油槽(2)底部设有若干渗氟孔(18),回油槽(2)侧壁上固接有延伸至循环桶(1)外侧的出油管(3),所述出油管(3)通过集油管(4)连通有热交换器(5),所述热交换器(5)上还设置有进氟管(6)、与所述进氟管(6)连通的供液管(12),以及与所述集油管(4)连通的送油管(7),所述供液管(12)的另一端与循环桶(1)内部连通。本申请的回油系统避免了压缩机结霜或液击,保证了压缩机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油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氟用桶泵机组回油系统。
技术介绍
在制冷领域内,与压缩机主回气管连通的氟用桶泵机组中用到的氟中,含有可溶润滑油,润滑油会驻留在循环桶内。由于润滑油比制冷剂密度小,循环桶内的含油氟溶液分为含油浓度较低的贫油层和含油浓度较高的富油层,也就是双液层,其中富油层较轻,位于贫油层上方。循环桶内的油液混合物直接进入压缩机主回气管,会造成结霜,甚至使压缩机产生液击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新型氟用桶泵机组回油系统,将油液混合物气化后进入压缩机,避免了结霜或液击现象。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新型氟用桶泵机组回油系统,包括循环桶,所述循环桶内壁上固设有回油槽,所述回油槽底部设有若干渗氟孔,回油槽侧壁上固接有延伸至循环桶外侧的出油管,所述出油管通过集油管连通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上还设置有进氟管、与所述进氟管连通的供液管,以及与所述集油管连通的送油管,所述供液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桶内部连通。循环桶内的液体进入回油槽后,位于下层的氟由渗氟孔渗出进入循环桶内,位于上层的油液混合物经出油管、集油管进入热交换器,同时高温含油氟液经进氟管进入热交换器,含油氟液与油液混合物发生热交换,降温后的含油氟液经供液管进入循环桶内,受热被气化的油液混合物经送油管进入压缩机主回气管,气化的油液混合物不会使压缩机产生结霜或液击。作为优化,所述供液管上设置有主供液截止阀,所述主供液截止阀与循环桶之间的供液管包括相互并联的手动供液管和自动供液管,所述手动供液管上设置有截止阀,所述自动供液管上沿管内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截止阀、过滤筒、供液电磁阀。在自动供液管出现故障时,使用手动供液管,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过滤筒将液体进行过滤,避免有害渣质进入循环桶内,供液电磁阀可方便进行自动控制。作为优化,所述集油管上沿管内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截止阀、过滤器、回油电磁阀、节流阀。通过过滤器将管内液体进行过滤,以免对压缩机产生危害,回油电磁阀则便于自动控制,节流阀用于调节流量,避免油液混合物气化不完全。作为优选,所述出油管数量为三根,均匀分布于回油槽上,使流出的油液混合物处于同一层,含油浓度一致,便于对换热过程的控制。作为优选,所述出油管与供液管分别位于循环桶两侧,避免循环桶内的液体回油不完全。作为优选,所述渗氟孔数量为4~6个,渗氟孔直径为5mm,保证氟顺利渗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循环桶内液体的双液层特性,设置回油槽,将氟与润滑油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离,利用向循环桶内供送液体的高温将油液混合物气化,然后进入压缩机,避免了压缩机结霜或液击现象,保证了压缩机的使用安全,延长了压缩机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后视图;图4为图1中B-B剖视图;图5为图2中B向视图;图中所示:1、循环桶,2、回油槽,3、出油管,4、集油管,5、热交换器,6、进氟管,7、送油管,8、截止阀,9、过滤器,10、回油电磁阀,11、节流阀,12、供液管,13、主供液截止阀,14、手动供液管,15、自动供液管,16、供液电磁阀,17、过滤筒,18、渗氟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氟用桶泵机组回油系统,包括循环桶1,循环桶1内壁上固设有回油槽2,回油槽2底部设有6个直径为5mm的渗氟孔18,回油槽2侧壁上固接有延伸至循环桶1外侧的三根出油管3,出油管3通过集油管4连通有热交换器5,集油管4上沿管内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截止阀8、过滤器9、回油电磁阀10、节流阀11。热交换器5上还设置有进氟管6、与进氟管6连通的供液管12,以及与集油管4连通的送油管7,供液管12的另一端与循环桶1内部连通,为使循环桶内液体完全进入回油循环,将供液管12与出油管3分别设置于循环桶1的两侧。循环桶1内的液体进入回油槽2后,位于下层的氟由渗氟孔18渗出进入循环桶1内,位于上层的油液混合物经出油管3、集油管4进入热交换器5,同时高温含油氟液经进氟管6进入热交换器5,含油氟液与油液混合物在热交换器5内发生热交换,降温后的含油氟液经供液管12进入循环桶1内,受热被气化的油液混合物经送油管7进入压缩机主回气管。在供液管12上设置有主供液截止阀13,主供液截止阀13与循环桶1之间的供液管包括相互并联的手动供液管14和自动供液管15,手动供液管14上设置有截止阀,自动供液管15上沿管内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截止阀、过滤筒17、供液电磁阀16。通常情况下使用自动供液管15,方便自动控制,如果自动供液管15出现故障,则可关闭自动供液管上的截止阀,打开手动供液管14上的截止阀,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也应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氟用桶泵机组回油系统,包括循环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桶(1)内壁上固设有回油槽(2),所述回油槽(2)底部设有若干渗氟孔(18),回油槽(2)侧壁上固接有延伸至循环桶(1)外侧的出油管(3),所述出油管(3)通过集油管(4)连通有热交换器(5),所述热交换器(5)上还设置有进氟管(6)、与所述进氟管(6)连通的供液管(12),以及与所述集油管(4)连通的送油管(7),所述供液管(12)的另一端与循环桶(1)内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氟用桶泵机组回油系统,包括循环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桶(1)内壁上固设有回油槽(2),所述回油槽(2)底部设有若干渗氟孔(18),回油槽(2)侧壁上固接有延伸至循环桶(1)外侧的出油管(3),所述出油管(3)通过集油管(4)连通有热交换器(5),所述热交换器(5)上还设置有进氟管(6)、与所述进氟管(6)连通的供液管(12),以及与所述集油管(4)连通的送油管(7),所述供液管(12)的另一端与循环桶(1)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氟用桶泵机组回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管(12)上设置有主供液截止阀(13),所述主供液截止阀(13)与循环桶(1)之间的供液管包括相互并联的手动供液管(14)和自动供液管(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茂峰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市图腾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