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小娥专利>正文

离合装置及变速总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2210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2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离合装置及变速总成,包括一个双向超越离合器和至少一个传统离合器,能够根据主动轴和从动轴的速度变化或旋转方向的变换具有自动离合功能,降低对传统“离合器”的控制要求,实现离合器切换的“傻瓜式”操作,从而避免产生动力干涉现象,避免离合器片的非正常磨损和对变速机构的额外冲击,提高变速器使用寿命并降低维修费用;另外,可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以迎合纯电动汽车多挡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噪音小、零排放、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并且通过离合器实现挡位切换,能够实现无动力中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离合装置以及具有该离合装置的变速总成。
技术介绍
变速器作为机动车动力传递机构的重要组成,发展到今天其结构和形式已各式各样,例如DCT(DualClutchTransmission,双离合变速器)以其动力性、平顺性、经济性越来越受到青睐,但同时其结构更加精密和复杂,对控制要求非常高,一旦控制不精确,例如两个离合器切换不及时,就会产生动力干涉现象,导致离合器片过早过度磨损,并对变速器本身产生额外冲击,影响使用寿命的同时还会增加维修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合装置及变速总成,能够根据主动轴和从动轴的速度变化或旋转方向的变换具有自动离合功能,降低对传统“离合器”的控制要求,实现离合器切换的“傻瓜式”操作,从而避免产生动力干涉现象,避免离合器片的非正常磨损和对变速机构的额外冲击,提高变速器使用寿命的同时降低维修费用;另外,该离合装置可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以迎合纯电动汽车多挡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噪音小、零排放、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合装置,作为独立部件连接于电动机输出轴和变速齿轮组输出轴之间,包括:具有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的变速齿轮组;以及连接于电动机输出轴和第一输入轴之间或者连接于变速齿轮组输出轴的双向超越离合器,双向超越离合器在第一输入轴相对变速齿轮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时均可实现接合。可选地,变速齿轮组输出轴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双向超越离合器连接于第一输出轴,且在第一输入轴相对第一输出轴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时均可实现接合,电动机输出轴输出的动力依次经由变速齿轮组、双向超越离合器传递至第一输出轴,以及经由变速齿轮组传递至第二输出轴。可选地,变速齿轮组包括第一变速齿轮组、第二变速齿轮组以及第三变速齿轮组,第一变速齿轮组连接于双向超越离合器,以用于挂1挡,第二变速齿轮组和第三变速齿轮组连接于电动机输出轴,以分别用于挂2挡和3挡。可选地,离合装置还包括连接于电动机输出轴和第二输入轴之间的第一离合器,第二变速齿轮组和第三变速齿轮组通过第一离合器连接于电动机输出轴,且第二变速齿轮组和第三变速齿轮组之间设置有选择传动件,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与选择传动件连接的换挡控制件,换挡控制件用于传动选择传动件与第二变速齿轮组或第三变速齿轮组连接,以实现2挡和3挡之间的挡位切换。可选地,换挡控制件连接于电机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或者机械操作系统。可选地,离合装置还包括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第二离合器连接于第二变速齿轮组和第二输入轴之间,第三离合器连接于第三变速齿轮组和第二输入轴之间。可选地,第二输入轴为空心轴,第一输入轴穿设于第二输入轴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速总成,包括上述离合装置。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合装置包括一个双向超越离合器以及至少一个离合器,能够根据主动轴和从动轴的速度变化或旋转方向的变换实现自动离合,降低对传统“离合器”的控制要求,实现离合器切换的“傻瓜式”操作,从而避免产生动力干涉现象,避免离合器片的非正常磨损和对变速机构的额外冲击,提高变速器使用寿命的同时降低维修费用;另外,该离合装置可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以迎合纯电动汽车多挡化的发展趋势,具有噪音小、零排放、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离合装置一实施例的原理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离合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离合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双向超越离合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所提供的各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连接”,既可以为两个结构元件之间直接连接,也可以为两个结构元件通过其他元件实现连接。图1是本技术的离合装置一实施例的原理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离合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离合装置10作为独立部件连接于电动机输出轴20和变速齿轮组输出轴30之间,用于从电动机输出轴20接收电动机输出的动力,并通过变速齿轮组输出轴30以及与变速齿轮组输出轴30连接的差速器输出动力以驱动负载,所述负载包括但不限于例如汽车车轮等。本实施例的离合装置10包括双向超越离合器11、变速齿轮组13、第二离合器14以及第三离合器15。其中:变速齿轮组13具有第一输入轴11a和第二输入轴11b以及第一输出轴11c和第二输出轴11d,第一输入轴11a和第二输入轴11b可视为变速齿轮组输入轴,第二输入轴11b为空心轴,第一输入轴11a穿设于为空心轴的第二输入轴11b内,第一输出轴11c和第二输出轴11d可视为变速齿轮组输出轴30。变速齿轮组13包括分别用于挂1~3挡的第一变速齿轮组、第二变速齿轮组和第三变速齿轮组,第一变速齿轮组连接于第一输入轴11a,第二变速齿轮组和第三变速齿轮组均连接于第二输入轴11b。第二离合器14连接于第二输入轴11b和第二变速齿轮组之间。第三离合器15连接于第二输入轴11b和第三变速齿轮组之间。第二离合器14和第三离合器15分别用以实现2挡和3挡之间的切换,具体地,当第二离合器14接合、第三离合器15分离时,挂2挡;当第二离合器14分离、第三离合器15接合时,挂3挡。双向超越离合器11连接于电动机输出轴20和变速齿轮组输入轴(第一输入轴11a)之间,具体地,双向超越离合器11包括第一主动件和第一从动件,第一主动件连接于电动机输出轴20,第一从动件连接于第一输入轴11a。电动机输出轴20输出的动力依次经由第一输入轴11a、双向超越离合器11传递至第一输出轴11c,以及经由第二输入轴11b传递至第二输出轴11d。当然,双向超越离合器11也可以连接于变速齿轮组13的变速齿轮组输出轴30(第一输出轴11c)。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双向超越离合器11既可以在第一输入轴11a相对变速齿轮组输出轴30顺时针转动时实现接合和分离,也可以在第一输入轴11a相对变速齿轮组输出轴30逆时针转动时实现接合和分离。双向超越离合器11包括但不限于图4所示的滚轴式双向超越离合器,如图4所示,包括爪轮61、外圈62、弹簧顶杆63、滚子64a、64b以及拨叉65,当外圈62主动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滚子64b被楔紧,并带动爪轮6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当外圈6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滚子64a被楔紧,从而使爪轮6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样便实现了外圈62主动,并向爪轮61及其轴X的双向运动的传递。为了实现爪轮61主动时的双向分离作用,在轴X上固定拨叉65,而轴X与爪轮61采用滑动配合,通过花键传递扭矩。当轴X主动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或轴转速超过外圈62转速时,首先通过轴X上的拨叉65将滚子64a压向楔槽的宽敞部分,而后带动爪轮61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滚子64b由于摩擦力作用也被带向楔槽的宽敞部分,从而实现主动轴X和爪轮61与外圈62的分离。当轴X逆时针转动时,首先通过拨叉65将滚子64b压向楔槽的宽敞部分,同样可带动爪轮61转动但不带动外圈62,外圈62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低于轴X的转速),这样就实现了轴X和爪轮61主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作为独立部件连接于电动机输出轴和变速齿轮组输出轴之间,包括:具有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的变速齿轮组;以及连接于所述电动机输出轴和所述第一输入轴之间或者连接于所述变速齿轮组输出轴的双向超越离合器,所述双向超越离合器在所述第一输入轴相对所述变速齿轮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时均可实现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作为独立部件连接于电动机输出轴和变速齿轮组输出轴之间,包括:具有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的变速齿轮组;以及连接于所述电动机输出轴和所述第一输入轴之间或者连接于所述变速齿轮组输出轴的双向超越离合器,所述双向超越离合器在所述第一输入轴相对所述变速齿轮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时均可实现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齿轮组输出轴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双向超越离合器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且在所述第一输入轴相对所述第一输出轴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时均可实现接合,所述电动机输出轴输出的动力依次经由所述变速齿轮组、所述双向超越离合器传递至所述第一输出轴,以及经由所述变速齿轮组传递至所述第二输出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齿轮组包括第一变速齿轮组、第二变速齿轮组以及第三变速齿轮组,所述第一变速齿轮组连接于所述双向超越离合器,以用于挂1挡,所述第二变速齿轮组和所述第三变速齿轮组连接于所述电动机输出轴,以分别用于挂2挡和3挡。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小娥
申请(专利权)人:龚小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