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1967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衬套,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减震效果好的减震衬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减震衬套,包括外衬管、衬套本体、内衬管,所述衬套本体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的定位槽,外衬管置于定位槽内,内衬管置于衬套本体的内壁,外衬管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通过弧形结构的加强部相连接,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通过第一缓冲部相连接,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通过第二缓冲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机械配件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配件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减震衬套。
技术介绍
在机械设备运行时,轴高速旋转,会产生震动,为了提高轴的稳定性,减少磨损,提高轴的使用寿命,都会再轴外侧固定一个衬套,来对轴进行保护,衬套是目前工业设备领域常用的防止轴磨损及减震的部件。目前,市场上的衬套还存在强度不足,减震效果不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减震效果好的减震衬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衬套,包括外衬管、衬套本体、内衬管,所述衬套本体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的定位槽,外衬管置于定位槽内,内衬管置于衬套本体的内壁,外衬管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通过弧形结构的加强部相连接,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通过第一缓冲部相连接,第一缓冲部包括呈外凸弧形结构的第一缓冲区和呈内凹弧形结构的第二缓冲区,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相连接,第一缓冲区和第一缓冲区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相连接,第二缓冲区和第一缓冲区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三限位部相连接,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通过第二缓冲部相连接,第二缓冲部包括呈外凸弧形结构的第三缓冲区和呈内凹弧形结构的第四缓冲区,第三缓冲区和第四缓冲区相连接,第三缓冲区和第四缓冲区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三限位部相连接,第四缓冲区和第三缓冲区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四限位部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衬套本体置于外衬管和内衬管之间起到减震效果,通过第一限位部与定位槽的其中一槽壁相连接、第四限位部与定位槽的另一槽壁相连接,保证外衬管与衬套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外衬管与衬套本体之间发生轴向移动,通过第二限位部与定位槽的槽底相连接、第三限位部与定位槽的槽底相连接、第四限位部与定位槽的槽底相连接、及内衬管置于衬套本体的内壁,保证衬套本体置于外衬管与内衬管之间不会产生径向移动,增加外衬管、衬套本体、内衬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弧形的加强部能够减少应力集中,从而增加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的连接强度,外衬管受震动会产生形变,当外衬管中任一处的受到向外的作用力时,第一缓冲区和第三缓冲区会受力产生收缩形变,第二缓冲区和第四缓冲区受力产生伸张形变,当外衬管中任一处的受到向外的作用力时,第一缓冲区和第三缓冲区会受力产生伸张形变,第二缓冲区和第四缓冲区受力产生收缩形变,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第三缓冲区和第四缓冲区配合使用时,起到一定的相互抵消作用,即减小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整体的形变,从而起到加强效果及减震缓冲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村套本体上设有上盖,上盖包括置于上盖上且呈凸起状的第一耐磨区,第一耐磨区通过第一连接部与上盖相连接,第一连接部为弧形结构,第一耐磨区和第一连接部连接形成第一减震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盖与内衬管过盈配合,上盖还覆盖于衬套本体的端面上,对衬套本体起到密封保护作用,也使衬套本体起到轴向减震效果,第一耐磨区以上盖的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排布,第一耐磨区起到减小摩擦、防止上盖磨损的作用,第一耐磨区通过第一连接部与上盖相连接,第一连接部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起到减震效果,从而形成起到减震效果的第一减震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村套本体上设有下盖,下盖包括置于下盖上且呈凸起状的第二耐磨区,第二耐磨区通过第二连接部与下盖相连接,第二连接部为弧形结构,第二耐磨区和第二连接部连接形成第二减震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盖与内衬管过盈配合,下盖还覆盖于衬套本体的端面上,对衬套本体起到密封保护作用,也使衬套本体起到轴向减震效果,第二耐磨区以下盖的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排布,第二耐磨区起到减小摩擦、防止下盖磨损的作用,第二耐磨区通过第二连接部与下盖相连接,第二连接部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起到减震效果,从而形成起到减震效果的第二减震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衬管两端的管口处均设有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能够减少内衬管管口端破损的可能,增加强度,倒角还能防止上盖、下盖与内衬管连接时,对上盖和下盖造成抵触,而影响配合,继而影响轴向减震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减震衬套实施例的半剖结构示意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减震衬套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减震衬套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减震衬套实施例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减震衬套实施例图1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视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外衬管,2-衬套本体,3-内衬管,4-第一限位部,5-第二限位部,6-第三限位部,7-第四限位部,8-加强部,9-第一缓冲部,10-第二缓冲部,11-第一缓冲区,12-第二缓冲区,13-第三缓冲区,14-第四缓冲区,20-上盖,21-第一耐磨部,22-第一连接部,23-第一减震腔,30-下盖,31-第二耐磨部,32-第二连接部,33-第二减震腔,40-倒角。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对本技术一种减震衬套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减震衬套,包括外衬管1、衬套本体2、内衬管3,所述衬套本体2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的定位槽,外衬管1置于定位槽内,内衬管3置于衬套本体2的内壁,外衬管1包括第一限位部4、第二限位部5、第三限位部6和第四限位部7,第一限位部4和第二限位部5之间通过弧形结构的加强部8相连接,第二限位部5和第三限位部6通过第一缓冲部9相连接,第一缓冲部9包括呈外凸弧形结构的第一缓冲区11和呈内凹弧形结构的第二缓冲区12,第一缓冲区11和第二缓冲区12相连接,第一缓冲区11和第一缓冲区11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5相连接,第二缓冲区12和第一缓冲区11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三限位部6相连接,第三限位部6和第四限位部7通过第二缓冲部10相连接,第二缓冲部10包括呈外凸弧形结构的第三缓冲区13和呈内凹弧形结构的第四缓冲区14,第三缓冲区13和第四缓冲区14相连接,第三缓冲区13和第四缓冲区14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三限位部6相连接,第四缓冲区14和第三缓冲区13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四限位部7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衬套本体2置于外衬管1和内衬管3之间起到减震效果,通过第一限位部4与定位槽的其中一槽壁相连接、第四限位部7与定位槽的另一槽壁相连接,保证外衬管1与衬套本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外衬管1与衬套本体2之间发生轴向移动,通过第二限位部5与定位槽的槽底相连接、第三限位部6与定位槽的槽底相连接、第四限位部7与定位槽的槽底相连接、及内衬管3置于衬套本体2的内壁,保证衬套本体2置于外衬管1与内衬管3之间不会产生径向移动,增加外衬管1、衬套本体2、内衬管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弧形的加强部8能够减少应力集中,从而增加第一限位部4和第二限位部5之间的连接强度,外衬管1受震动会产生形变,当外衬管1中任一处的受到向外的作用力时,第一缓冲区11和第三缓冲区13会受力产生收缩形变,第二缓冲区12和第四缓冲区14受力产生伸张形变,当外衬管1中任一处的受到向外的作用力时,第一缓冲区11和第三缓冲区13会受力产生伸张形变,第二缓冲区12和第四缓冲区14受力产生收缩形变,第一缓冲区11和第二缓冲区12、第三缓冲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衬套,包括外衬管、衬套本体、内衬管,其特征是:所述衬套本体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的定位槽,外衬管置于定位槽内,内衬管置于衬套本体的内壁,外衬管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通过弧形结构的加强部相连接,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通过第一缓冲部相连接,第一缓冲部包括呈外凸弧形结构的第一缓冲区和呈内凹弧形结构的第二缓冲区,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相连接,第一缓冲区和第一缓冲区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相连接,第二缓冲区和第一缓冲区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三限位部相连接,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通过第二缓冲部相连接,第二缓冲部包括呈外凸弧形结构的第三缓冲区和呈内凹弧形结构的第四缓冲区,第三缓冲区和第四缓冲区相连接,第三缓冲区和第四缓冲区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三限位部相连接,第四缓冲区和第三缓冲区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四限位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衬套,包括外衬管、衬套本体、内衬管,其特征是:所述衬套本体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的定位槽,外衬管置于定位槽内,内衬管置于衬套本体的内壁,外衬管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之间通过弧形结构的加强部相连接,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通过第一缓冲部相连接,第一缓冲部包括呈外凸弧形结构的第一缓冲区和呈内凹弧形结构的第二缓冲区,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相连接,第一缓冲区和第一缓冲区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相连接,第二缓冲区和第一缓冲区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三限位部相连接,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通过第二缓冲部相连接,第二缓冲部包括呈外凸弧形结构的第三缓冲区和呈内凹弧形结构的第四缓冲区,第三缓冲区和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辉霞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县舒特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