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传动轴总成及转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19603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传动轴总成及转向系统,所述转向传动轴总成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套有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并能相对轴向移动的套管,所述传动轴和所述套管之间设置有滚珠,且所述传动轴上套有能够在径向上发生形变从而对所述滚珠施加径向的弹力将所述滚珠顶在所述套管上的弹性管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向传动轴总成及转向系统,能够消除传动轴和套管之间的配合间隙,使得转向过程中扭矩的传递更加流畅,而且能够通过弹性管件的弹性形变吸收转向器传递过来的振动,由此有助于降低方向盘上的振动,提高驾驶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转向传动轴总成及转向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汽车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管柱、转向传动轴总成、转向器等组成。其中转向传动轴总成是转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上连转向管柱,下连转向器,其主要功能为传递转向扭矩。转向传动轴总成一般包括传动轴和套在传动轴上的套管,套管与传动轴传动连接并能够相对伸缩。现有的伸缩式转向传动轴总成主要有三种结构形式:一种是花键套端部布置四条开口槽,采用钢带卡箍将其抱紧,花键轴在花键套内可以自由伸缩;一种是花键轴外表面或花键套内表面注塑一层尼龙层,保证滑动花键有合理的配合间隙;另外一种同样是采用钢球式结构,装配时通过调整钢球直径,达到满足花键配合间隙的目的。但是现有的伸缩式转向传动轴总成的结构形式无法过滤车辆在颠簸路面行驶过程中由轮胎传递过来的振动,导致该振动由转向传动轴总成传递至方向盘后造成方向盘振动,从而影响驾驶的舒适性,并易造成驾驶疲劳,给汽车行驶安全带来重大的事故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转向传动轴总成及转向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向传动轴总成无法过滤车辆行驶过程中从轮胎传递过来的振动,导致振动传递至方向盘影响驾驶舒适性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向传动轴总成,所述转向传动轴总成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套有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并能相对轴向移动的套管,所述传动轴和所述套管之间设置有滚珠,且所述传动轴上套有能够在径向上发生形变从而对所述滚珠施加径向的弹力将所述滚珠顶在所述套管上的弹性管件。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和所述传动轴能相对轴向移动,所述套管的内壁和所述传动轴的外壁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对所述滚珠的轴向移动起导向作用的滑槽。进一步的,所述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的第二滑槽,所述弹性管件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滑槽位置对应的第三滑槽,每个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三滑槽之间设置有一排所述滚珠。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管件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传动轴的设置有所述弹性管件的部位的横截面形状一致。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的位于所述第二滑槽之间的外壁面与所述弹性管件的位于所述第三滑槽之间的内壁面贴合,且所述传动轴的所述外壁面与所述弹性管件的所述内壁面之间设置有能够增大摩擦力的摩擦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结构包括所述传动轴的所述第二滑槽之间的所述外壁面上形成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从所述套管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第二滑槽位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所述套管的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止挡所述滚珠脱出的第一止挡部;所述传动轴的所述第二滑槽的开放端设置有止挡所述滚珠脱出的第二止挡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挡部和所述第二止挡部分别在各自的所述套管的端部和所述传动轴的端部通过铆压形成。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管件为横截面能弹性变形的异型钢管。本技术提供转向传动轴总成通过设置能够发生形变的弹性管件将滚珠顶在套管上,消除了传动轴和套管之间的配合间隙,使得转向过程中扭矩的传递更加流畅,消除了松旷感。而且通过设置能够发生形变的弹性管件,则弹性管件在转向过程中受力后产生的形变可吸收转向器传递过来的振动,由此有助于降低方向盘上的振动,提高驾驶的舒适性。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转向系统,所述转向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传动轴总成。所述转向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与上述转向传动轴总成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转向传动轴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转向传动轴总成从一端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套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套管从一端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传动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传动轴从一端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弹性管件和滚珠安装在传动轴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8为弹性管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转向传动轴总成连接有万向节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套管;11-第一滑槽;12-第一止挡部;2-传动轴;21-第二滑槽;22-第二止挡部;23-外壁面;24-凹槽;3-滚珠;4-弹性管件;41-第三滑槽;42-内壁面;5-万向节叉。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向传动轴总成,所述转向传动轴总成包括传动轴2和套在所述传动轴2上与所述传动轴2传动连接的套管1,所述传动轴2和所述套管1之间设置有滚珠3,且所述传动轴2上套有能够在径向上发生形变从而对所述滚珠3施加径向的弹力将所述滚珠3顶在所述套管1上的弹性管件4。其中弹性管件4指横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的管件。本技术提供的转向传动轴总成中通过设置能够发生形变的弹性管件4将滚珠3顶在套管1上,消除了传动轴2和套管1之间的配合间隙,使得转向过程中扭矩的传递更加流畅,消除了松旷感。而且通过设置能够发生形变的弹性管件4,则弹性管件4在转向过程中受力后产生的形变可吸收转向器传递过来的振动,由此有助于降低传递至方向盘上的振动,提高驾驶的舒适性。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在本技术中,套管1和传动轴2之间能相对轴向移动而伸缩,为使得滚珠3在套管1和传动轴2轴向移动过程中能够容易地沿轴向移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套管1的内壁和所述传动轴2的外壁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对所述滚珠3的轴向移动起导向作用的滑槽。优选地,所述套管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1(本实施方式中具体设置有四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滑槽11),套管1的具体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传动轴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11相对的第二滑槽21,传动轴2的具体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弹性管件4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滑槽21位置对应的第三滑槽41(如图8),每个所述第一滑槽11和所述第三滑槽41之间设置有一排所述滚珠3。滚珠3和弹性管件4在传动轴2上的布置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套管1和传动轴2上分别设置有滑槽的结构形式是为通过套管1和传动轴2上的滑槽与滚珠3及弹性管件4的配合实现在套管1和传动轴2之间传递扭矩。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如果在套管1和传动轴2上的其它位置设置用于传递扭矩的花键,也就是说,不需要套管1和传动轴2的设置有滑槽的部位传递扭矩,则可仅在套管1的内壁上或者仅在传动轴2的外壁上设置轴向滑槽,只要弹性管件4能够通过形变将滚珠3顶紧在套管1上并使得滚珠3能够轴向移动即可实现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弹性管件4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传动轴2的设置有所述弹性管件4的部位的横截面形状一致。该弹性管件4可选用横截面易产生弹性变形的异型钢管。当然,所述弹性管件4的截面形状并不限于与传动轴2的截面形状一致,也可为其它形状的管件,例如在仅在套管1的内壁上设置滑槽的情况下,所述弹性管件4可设置成其它合适的形状,只要能够发生形变将滚珠3顶在套管1的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传动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传动轴总成包括传动轴(2),所述传动轴(2)上套有与所述传动轴(2)传动连接并能相对轴向移动的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和所述套管(1)之间设置有滚珠(3),且所述传动轴(2)上套有能够在径向上发生形变从而对所述滚珠(3)施加径向的弹力将所述滚珠(3)顶在所述套管(1)上的弹性管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传动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传动轴总成包括传动轴(2),所述传动轴(2)上套有与所述传动轴(2)传动连接并能相对轴向移动的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和所述套管(1)之间设置有滚珠(3),且所述传动轴(2)上套有能够在径向上发生形变从而对所述滚珠(3)施加径向的弹力将所述滚珠(3)顶在所述套管(1)上的弹性管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传动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和所述传动轴(2)能相对轴向移动,所述套管(1)的内壁和所述传动轴(2)的外壁中的至少一者上设置有对所述滚珠(3)的轴向移动起导向作用的滑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传动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1),所述传动轴(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11)相对的第二滑槽(21),所述弹性管件(4)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滑槽(21)位置对应的第三滑槽(41),每个所述第一滑槽(11)和所述第三滑槽(41)之间设置有一排所述滚珠(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传动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管件(4)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传动轴(2)的设置有所述弹性管件(4)的部位的横截面形状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传动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的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甜董笑语贾建华王京张广彬吴成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