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P信号在同轴线上传输的系统,其包括摄像机、编码解码器和DVR端,所述编码器有两个,分别记为第一编码解码器器和第二编码解码器,所述第一编码解码器与第二编码解码器电性连接。所述编码解码器包括PHY模块和编/解码模块,PHY模块用于提供以太网数据接口。编/解码模块用于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或解码。摄像机的视频信号通过第一编码解码器的PHY模块发送到编码模块对视频信号进行编码成一IP信号,然后通过同轴电缆发送到第二编码解码器中,并通过解码模块对IP信号进行解码恢复成视频信号,然后再发送到DVR端,这样就完成了IP信号在同轴电缆上的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数据传输,尤其涉及一种IP信号在同轴电缆上的传输。
技术介绍
就如今的视频监控行业市场上,现有的高清摄像机主要采用IP摄像机。而IP摄像机是基于以太网设计的,而以太网的常用物理传输媒介是五类双绞线电缆CAT5UTP。而传统的CCTV网络是由RG59/RG6同轴电缆构成的,所以现有的CCTV系统无法直接融入到现代的高清视频监控系统中。CCTV系统在设备更新时,还要重新布线,这就增加了难度和成本。此外,IP摄像机还会受到网络速度和自身运算能力(100Mbps)的限制,一般来说都是将数据进行压缩后传输,在接收端就需要对该数据进行解码。另外,在接收端一般都是同时接收多路压缩数据的输入,而现如今的使用软件解码器并不能够进行多路压缩数据的解码,若用硬件解码器,其解码器成本又很高。再者,IP摄像机的物理传输是以太网。常见以太网的传输距离是100米。而安保系统的普遍要求是300米。为了扩展IP摄像机的覆盖范围,必须安装很多的交换机,然而这些交换机的引入可能会直接造成了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P信号在同轴线上传输的系统,其能够实现现有技术中摄像机的视频数据在同轴线上的传输。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IP信号在同轴线上传输的系统,摄像机、编码解码器和DVR端,所述编码解码器有两个,分别记为第一编码解码器和第二编码解码器,所述第一编码解码器与第二编码解码器电性连接;所述摄像机与第一编码解码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编码解码器与DVR端电性连接;所述编码解码器包括PHY模块和编/解码模块,所述PHY模块与所述编/解码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编/解码模块包括AFE模块、以太网控制模块、编码模块、传输模块和解码模块,所述AFE模块与所述编码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编码模块、解码模块分别与以太网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解码模块还与所述传输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编/解码模块还包括中央控制中心模块、GPIO模块、I2C模块、PLL模块、LED控制模块、复位电源控制模块和模式控制模块,所述GPIO模块、I2C模块、PLL模块、LED控制模块、复位/电源控制模块、模式控制模块、以太网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中心模块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PHY模块包括以太网数据接口模块。优选地,所述编/解码模块还包括握手模块,所述编码模块、解码模块分别与握手模块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编码解码器与所述第二编码解码器通过同轴电缆连接。优选地,所述摄像机为IP摄像机。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编码解码器将摄像机的视频数据转换为IP信号,然后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到另一编码解码器后在恢复IP信号为视频数据,并发送到DVR端,完成了摄像机的视频数据的传输。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于现如今的CCTV标清模拟监控系统的更新时,不需要更换电缆设施,只需要安装摄像机以及编码解码器即可,大大节省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结构模块图;图2为图1中的编/解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图1中的编/解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中:1、摄像机;2、第一编码解码器;3、第二编码解码器;4、DVR端;5、以太网控制模块;6、编码模块;7、传输模块;8、握手模块;9、解码模块;10、AFE模块;11、中央控制中心模块;12、复位/电源控制模块;13、PLL模块;14、模式控制模块;15、GPIO模块;16、I2C模块;17、LED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IP信号在同轴线上传输的系统,其包括摄像机1、编码解码器和DVR端4,所述编码解码器有两个,分别记为第一编码解码器2和第二编码解码器3,所述第一编码解码器2与第二编码解码器3电性连接;所述摄像机1与第一编码解码器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编码解码器3与DVR端4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编码解码器2与所述第二编码解码器3通过同轴电缆进行通讯。摄像机1将视频信号发送到第一编码解码器2,第一编码解码器2将视频信号通过同轴电缆发送到第二编码解码器3中,第二编码解码器3将视频信号发送到DVR端4,完成了视频信号的传输。如图2所示,所述编码解码器包括PHY模块和编/解码模块,所述PHY模块与所述编/解码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编/解码模块包括AFE模块10、以太网控制模块5、编码模块6、传输模块7、握手模块8和解码模块9,所述AFE模块10与所述编码模块6电性连接,所述编码模块6、解码模块9分别与以太网控制模块5电性连接,所述编码模块6、解码模块9还分别与握手模块8电性连接,所述解码模块9还与所述传输模块7电性连接。所述握手模块8用于所述编码模块6与解码模块9之间的通讯。编码模块6用于对视频信号进行编码,相对应的解码模块9用于对经过编码后的视频信号进行解码。传输模块7用于将视频信号发送出去。AFE模块10用于接收视频信号。所述编码解码器与外部设备连接时,设置有各种不同的接口,比如视频数据接口、以太网数据接口、同轴电缆接口。而所述PHY模块用于提供以太网数据接口,可使得编码解码器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所述编/解码模块用于实现编码、调制和传输功能。摄像机1的视频信号通过以太网数据接口进入编码解码器,经过编码模块压缩后转换为一IP信号,然后将该数字流通过同轴物理层发送到同轴电缆上,在电缆的另一端,同轴物理层接收该IP信号并解码恢复为视频信号,然后再通过以太网数据接口发送出去,这样就完成了IP信号数据在同轴电缆上的传输。如图3所示,所述编/解码模块还包括中央控制中心模块11、GPIO模块15、I2C模块16、PLL模块13、LED控制模块17、复位/电源控制模块12和模式控制模块14,所述GPIO模块15、I2C模块16、PLL模块13、LED控制模块17、复位/电源控制模块12、模式控制模块14、以太网控制模块5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中心模块11电性连接。所述中央控制中心模块11用于协调控制各个模块的工作,所述I2C模块16用于管理通信协议,所述GPIO模块15用于管理串行接口,所述复位/电源控制模块12用于管理和控制复位以及电源,所述LED控制模块17用于控制LED的显示,所述PLL模块13用于管理编码解码器的时钟频率,所述模式控制模块14用于控制编码解码器的工作模式。本技术通过编码解码器将视频数据转换为IP信号,从而使得视频数据能够通过同轴电缆进行远距离传输,同时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CCTV标清模拟监控系统在想数字高清监控系统升级过程中需要更换大量的电缆设施而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通过本技术只需要更换摄像机以及编码解码器即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IP信号在同轴线上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摄像机、编码解码器和DVR端,所述编码解码器有两个,分别记为第一编码解码器和第二编码解码器,所述第一编码解码器与第二编码解码器电性连接;所述摄像机与第一编码解码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编码解码器与DVR端电性连接;所述编码解码器包括PHY模块和编/解码模块,所述PHY模块与所述编/解码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编/解码模块包括AFE模块、以太网控制模块、编码模块、传输模块和解码模块,所述AFE模块与所述编码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编码模块、解码模块分别与以太网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解码模块还与所述传输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编/解码模块还包括中央控制中心模块、GPIO模块、I2C模块、PLL模块、LED控制模块、复位电源控制模块和模式控制模块,所述GPIO模块、I2C模块、PLL模块、LED控制模块、复位/电源控制模块、模式控制模块、以太网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中心模块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P信号在同轴线上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摄像机、编码解码器和DVR端,所述编码解码器有两个,分别记为第一编码解码器和第二编码解码器,所述第一编码解码器与第二编码解码器电性连接;所述摄像机与第一编码解码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编码解码器与DVR端电性连接;所述编码解码器包括PHY模块和编/解码模块,所述PHY模块与所述编/解码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编/解码模块包括AFE模块、以太网控制模块、编码模块、传输模块和解码模块,所述AFE模块与所述编码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编码模块、解码模块分别与以太网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解码模块还与所述传输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编/解码模块还包括中央控制中心模块、GPIO模块、I2C模块、PLL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晓明,胡湘宏,徐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芯珠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