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几何形状可控的Pt圆盘次微米电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1866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几何形状可控的Pt圆盘次微米电极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步骤如下:将Pt丝置入毛细玻璃管内,采用激光拉制仪先将毛细玻璃管中间部位细化,再使得毛细玻璃管与Pt丝完全贴合,最后拉断毛细玻璃管获得超微电极,然后采用磨针仪对超微电极的尖端进行加热,通过控制加热过程控制毛细玻璃管的直径及电极RG,最终采用聚焦离子束电镜切断超微电极尖端截面,获得Pt圆盘次微米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获得的Pt次微米电极端面平整、绝缘层均匀致密,灵敏度高,电化学性能优异,特别适用于基础电化学,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和扫描探针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几何形状可控Pt圆盘次微米电极的制备方法,该Pt圆盘次微米电极可广泛适用于电化学基础动力学,生物电化学和电催化以及超高分辨率扫描电化学显微镜(HighSolutionScanningElectrochemicalMicroscopy,HS-SECM)研究。
技术介绍
相对于传统宏观大电极(一般认为电极尺寸超过1毫米),尺寸小于25微米的超微电极,由于其扩散方式与大电极不同,具有更小的时间常数,更易于达到稳态。因此超微电极电化学是过去30年电化学研究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圆盘超微电极相对于球形,带状或者柱状超微电极而言,具有相对易制备,易于使用,特别是Pt圆盘超微电极,从而被广泛用于电化学动力学(如k0>10cm/s的检测),生物细胞分析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的探针等研究。传统Pt圆盘超微电极的制备方法通常是将直径10或者25微米Pt丝置于毛细管底部,负压下加热玻璃毛细管,将铂丝密封进毛细管,然后用导电银胶链接到导线,然后手工打磨抛光,降低RG(玻璃与Pt丝半径比)至5到10,最小至2。该方法主要的不足有:(1)很难制备小于5微米以下的Pt超微电极,特别是小于1微米以下的次微米电极,电极尖端的玻璃直径通常也大于30微米,商业的Pt超微电极尖端甚至达到100微米;(2)通过机械或者手动抛光等工艺获得的电极表面粗糙度较大,玻璃与Pt丝之间易产生间隙,以及Pt丝端面不够水平,几何形状不够规则,容易发现不同程度的倾斜;(3)重复性相对较差,特别是RG的控制,人为因素增加。而常规应用激光拉制仪制备Pt纳米或者次微米电极是应用激光拉制仪直接拉制成电极,然后直接使用或者通过机械/手工打磨成微纳电极,该方法主要的不足有:(1)电极大小很难控制,直接使用的超微电极因为是激光熔融拉断的,电极表面很不平整,有时甚至存在部分玻璃包覆在Pt丝端面;(2)RG可控性较差,机械打磨或者手工对于微纳电极的尖端形貌和几何形状可控性较差;(3)因机械或者手工打磨,容易在电极与玻璃密封之间产生缝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制作Pt超微电极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供一种高质量,可重复,绝缘层均匀致密的几何形状可控的Pt圆盘次微米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控制备,所得电极表面光滑,Pt圆盘电极直径在200纳米至2微米可控,RG在2~5之间可控可调,灵敏度高,电化学性能优异,特别适用于基础电化学,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和扫描探针用。相对于金超微电极的制备,由于金属Pt的熔点较高,在与玻璃融合拉断的过程更容易保持稳定,从而制备的Pt微纳电极的稳定性与重复性比金超微电极更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几何形状可控的Pt圆盘次微米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取经退火处理后的Pt丝,其直径为25微米,长1.5厘米;b.取外径为1毫米,内径为0.2毫米,长度10厘米的硼酸毛细玻璃管,经H2SO4与H2O2以体积比3:1混合的溶液浸泡清洗30分钟,去离子水清洗后,烘箱烘干备用;c.将步骤a中的Pt丝置于步骤b中的毛细玻璃管内,并使得Pt丝处于毛细玻璃管的中间部位;d.将步骤c中的毛细玻璃管一端封住,置于激光拉制仪中央,另一端连接真空泵,通过控制激光拉制仪的参数,先将毛细玻璃管中间部位细化至内径为50微米;再调整参数使得毛细玻璃管中间部位与其内Pt丝完全贴合;最后调整参数从中间部位拉断毛细玻璃管,获得两根超微Pt电极;e.将步骤d制得的超微Pt电极置于磨针仪加热丝上方,连接真空泵,调整加热强度值至50以及超微电极与加热丝的间距,超微电极的尖端逐步收缩,当距尖端某位置处玻璃管直径及RG值达到所需大小时,记录下此处与尖端的距离,停止加热,取出超微电极;f.取直径为180微米的NiCr丝,尖端粘少许银胶,在显微镜下从经上述处理后的超微电极的毛细玻璃管尾部插入,与超微电极内Pt丝相接触,作为电连接用;g.采用聚焦离子束电镜对上述超微电极进行再加工:先将超微电极水平放置至置物台,电子束下观察电极形貌,根据步骤e中的距离确定距尖端的相应位置为目标切断位置,旋转置物台52°至离子束与超微电极垂直,切换至离子束源,对焦,然后切断上述目标位置,得到平整的圆盘端面,获得Pt圆盘次微米电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步骤d中采用LaserPullerP-2000激光拉制仪。步骤d中将毛细玻璃管中间部分内径细化至50微米,所述的LaserPullerP-2000激光拉制仪的具体参数控制如下:HEAT:310;FILAMENT:4;VELOCITY:14;DELAY:120;PULL:0。将毛细玻璃管中间部位与其内Pt丝完全贴合时,所述的LaserPullerP-2000激光拉制仪的具体参数控制如下:HEAT:320~380;FILAMENT:3~4;VELOCITY:12;DELAY:120;PULL:0,时间9秒。该步中不同的HEAT,FILAMENT和VELOCITY值大小决定密封Pt丝处的玻璃管厚度,从而进一步与后续拉断步骤共同决定电极大小。将毛细玻璃管从中间部位拉断时,所述的LaserPullerP-2000激光拉制仪的具体参数控制如下:HEAT:330~420;FILAMENT:3~4;VELOCITY:15~25;DELAY:120;PULL:0,时间为0.45秒。该步中不同的HEAT,FILAMENT和VELOCITY值共同控制电极大小,但是对电极大小的影响没有上一密封步骤中对玻璃管厚度的影响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特点和有益结果是:1.本专利技术应用激光拉制仪,协同控制HEAT,FILAMENT,VELOCITY,DELAY和PULL等参数,制备不同直径大小的Pt圆盘微电极;2.应用磨针仪微区加热实现超微电极尖端玻璃的几何形状控制,并进一步促进玻璃与Pt丝的完全封闭;3.应用电子束和离子束双束电镜,实现电极形貌观察和截断电极尖端,结合第二步,共同实现尖端Pt丝和玻璃大小同时可控,同时实现电极断面平整光滑。4.本专利技术设计的Pt圆盘次微米电极具有直径小,密封严实,RG可控,极大增强了Pt超微圆盘电极的传质,提高了灵敏度;5.因本专利技术制得的Pt超微电极尖端平整,RG小,特别适用于电化学扫描显微镜的特征,同时由于电极直径达到次微米级,可以逼近至基底电极200纳米处,极大提高了空间分辨率和动力学检测限。附图说明图1.经步骤d和e处理后的超微电极的尖端形貌;图2.Pt圆盘次微米电极的截面形貌离子束成像;图3.Pt圆盘次微米电极的端面形貌电子束成像;图4.两种不同直径的Pt圆盘次微米电极在1mM羟基二茂铁甲醇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图5.半径为392纳米的Pt圆盘次微米电极在2mmPt基底电极上的逼近曲线及其理论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实例的Pt圆盘次微米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基本步骤包括:a.取经退火后的1.5厘米长,直径为25微米的Pt丝,经手工轻轻碾压拉直;b.取外径为1毫米,内径为0.2毫米,长度为10厘米的硼酸毛细玻璃管,经H2SO4与H2O2以体积比3:1混合的溶液浸泡清洗30分钟,去离子水清洗3次,烘箱烘干备用;c.将步骤a中的Pt丝置于步骤b中的毛细玻璃管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几何形状可控的Pt圆盘次微米电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几何形状可控的Pt圆盘次微米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取经退火处理后的Pt丝,其直径为25微米,长1.5厘米;b.取外径为1毫米,内径为0.2毫米,长度10厘米的硼酸毛细玻璃管,经H2SO4与H2O2以体积比3:1混合的溶液浸泡清洗30分钟,去离子水清洗后,烘箱烘干后备用;c.将步骤a中的Pt丝置于步骤b中的毛细玻璃管内,并使得Pt丝处于毛细玻璃管的中间部位;d.将步骤c中的毛细玻璃管一端封住,置于激光拉制仪中央,另一端连接真空泵,通过控制激光拉制仪的参数,先将毛细玻璃管中间部位细化至内径为50微米;再调整参数使得毛细玻璃管中间部位与其内Pt丝完全贴合;最后调整参数从中间部位拉断毛细玻璃管,获得两根超微Pt电极;e.将步骤d制得的超微Pt电极置于磨针仪加热丝上方,连接真空泵,调整加热强度值以及超微电极与加热丝的间距,超微电极的尖端逐步收缩,当距尖端某位置处玻璃管直径及RG值达到所需大小时,记录下此处与尖端的距离,停止加热,取出超微电极;f.取直径为180微米的NiCr丝,尖端粘少许银胶,在显微镜下从经上述处理后的超微电极的毛细玻璃管尾部插入,与超微电极内Pt丝相连,作为电连接用;g.采用聚焦离子束电镜对上述超微电极进行再加工:先将超微电极水平放置至置物台,电子束下观察电极形貌,根据步骤e中的距离确定距尖端的相应位置为目标切断位置,旋转置物台52°至离子束与超微电极垂直,切换至离子束源,对焦,然后切断上述目标位置,得到平整的圆盘端面,获得Pt圆盘次微米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几何形状可控的Pt圆盘次微米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取经退火处理后的Pt丝,其直径为25微米,长1.5厘米;b.取外径为1毫米,内径为0.2毫米,长度10厘米的硼酸毛细玻璃管,经H2SO4与H2O2以体积比3:1混合的溶液浸泡清洗30分钟,去离子水清洗后,烘箱烘干后备用;c.将步骤a中的Pt丝置于步骤b中的毛细玻璃管内,并使得Pt丝处于毛细玻璃管的中间部位;d.将步骤c中的毛细玻璃管一端封住,置于激光拉制仪中央,另一端连接真空泵,通过控制激光拉制仪的参数,先将毛细玻璃管中间部位细化至内径为50微米;再调整参数使得毛细玻璃管中间部位与其内Pt丝完全贴合;最后调整参数从中间部位拉断毛细玻璃管,获得两根超微Pt电极;e.将步骤d制得的超微Pt电极置于磨针仪加热丝上方,连接真空泵,调整加热强度值以及超微电极与加热丝的间距,超微电极的尖端逐步收缩,当距尖端某位置处玻璃管直径及RG值达到所需大小时,记录下此处与尖端的距离,停止加热,取出超微电极;f.取直径为180微米的NiCr丝,尖端粘少许银胶,在显微镜下从经上述处理后的超微电极的毛细玻璃管尾部插入,与超微电极内Pt丝相连,作为电连接用;g.采用聚焦离子束电镜对上述超微电极进行再加工:先将超微电极水平放置至置物台,电子束下观察电极形貌,根据步骤e中的距离确定距尖端的相应位置为目标切断位置,旋转置物台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发和朱泽洁柳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