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系统及其风口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1758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系统及其风口结构,该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裸露的通风口;该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还包括:能够将自通风口进入的水引至壳体底端的第一防水栅格,第一防水栅格设于通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通过在通风口设置第一防水栅格,当水进入通风口时,水在第一防水栅格的引流作用下,到达壳体的底端,从而避免了水随空气流动而进入室内,有效提高了该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风系统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风系统及其风口结构。
技术介绍
新风系统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新风系统逐渐被广泛应用。新风系统中,风口结构对新风系统的使用效果有很大的影响。风口结构设置在室外,风口结构的壳体设有:连通的通风口和进风口、或者连通的通风口和排风口,具体地,室外空气依次通过通风口和进风口进入室内,室内空气依次通过排风口和通风口排至室外。目前,风口结构的通风口均裸露在室外,在雨雪天气、有雾天气时,雨雪会通过通风口进入风口结构内,导致风口结构的防水性能较差。另外,风口结构为单风道结构,通常需要配备两个风口结构,导致整个新风系统的部件较多。综上所述,如何提高风口结构的防水性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以提高其防水性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风口结构的新风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裸露的通风口;所述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还包括:能够将自所述通风口进入的水引至所述壳体底端的第一防水栅格,所述第一防水栅格设于所述通风口。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栅格伸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优选地,上述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通风口中的通风栅格。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用于将所述第一防水栅格引至所述壳体底端的水排出。优选地,上述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排水孔,且能够将自所述排水孔进入的水引至所述壳体底端的第二防水栅格。优选地,上述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水引至所述排水孔。优选地,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分板和第二分板,所述第一分板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分板和所述第二分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二分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板相连,所述第二分板的第二端与所述排水孔相对。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栅格包括:至少两个且沿所述壳体高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向所述壳体的顶端凸出。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栅格包括至少两个且沿所述壳体高度方向依次分布的L型板。优选地,所述风口结构为双风道结构,所述通风口为两个,两个所述通风口分别为第一通风口、第二通风口,其中,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和所述第一通风口连通,所述壳体的排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风口座和风口盖,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均设于所述风口盖的两侧,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设于所述风口座;所述风口座和所述风口盖形成两个相互隔离的进风腔和排风腔,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进风口均与所述进风腔连通,所述排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均与所述排风腔连通。优选地,所述风口座包括:座板,与所述座板底端相连的底板;所述风口盖包括:盖板,与所述盖板顶端相连的顶板,分别于所述盖板两侧相连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盖板均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顶板均与所述座板相连;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均设于所述座板,所述第一通风口设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通风口设于所述第二侧板。优选地,所述座板与所述顶板卡接相连,所述底板与所述盖板通过螺纹连接件相连。优选地,所述进风腔和所述排风腔通过隔板相互隔离,所述隔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座板中的一者,所述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和所述座板中的另一者抵接。基于上述提供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包括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结构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通过在通风口设置第一防水栅格,当水(包括雨、雾和雪)进入通风口时,水在第一防水栅格的引流作用下,到达壳体的底端,从而避免了水随空气流动而进入室内,有效提高了该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的防水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中风口座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中风口座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中风口盖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中风口盖的俯视图。上图1-5中:1为风口座、11为排水孔、12为第一安装部件、13为底板、14为座板、15为排风口、16为隔板、17为进风口、18为卡扣、2为风口盖、21为盖板、22为第一侧板、23为第一防水栅格、24为第一导流板、25为第二安装板、26为第二导流板、27为第二侧板、28为通风栅格、29为卡槽、210为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包括壳体,当风口结构为单风道结构时,通风口为一个,壳体还具有进风口17或者排风口15;当风口结构为双风道结构时,通风口为两个,壳体还具有进风口17和排风口15,一个通风口与进风口17连通,另一个通风口与排风口15连通,室外空气依次通过通风口和进风口17进入室内,室内空气依次通过排风口15和通风口排至室外。上述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中,通风口裸露设置。为了提高防水性能,上述风口结构还包括:能够将自通风口进入的水引至壳体底端的第一防水栅格23,第一防水栅格23设于通风口。需要说明的是,壳体的底端,是指上述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正常安装后,沿竖直方向,壳体靠近地面的一端为底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通过在通风口设置第一防水栅格23,当水(包括雨和雪)进入通风口时,水在第一防水栅格23的引流作用下,到达壳体的底端,从而避免了水随空气流动而进入室内,有效提高了该风口结构的防水性能。上述第一防水栅格23设在通风口,该第一防水栅格23可伸于壳体外,还可伸于壳体内。当第一防水栅格23可伸于壳体外,则第一防水栅格23将自通风口进入的水引至壳体的外部底端;当第一防水栅格23伸于壳体的内部时,则第一防水栅格23将自通风口进入的水引至壳体的内部底端。为了提高美观度和便于进风,优先选择后者,即第一防水栅格23伸于壳体的内部,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避免异物进入通风口,上述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还包括:设于通风口中的通风栅格28,如图1和图4所示。该通风栅格28为普通栅格,只要保证通风和防止杂物飞虫等异物进入通风口即可,本技术实施例对通风栅格28的结构不做限定。第一防水栅格23伸于壳体的内部时,壳体内部会存积水,为了方便排水,上述壳体的底端设有排水孔11,该排水孔11用于将第一防水栅格23引至壳体底端的水排出。上述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裸露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结构还包括:能够将自所述通风口进入的水引至所述壳体底端的第一防水栅格(23),所述第一防水栅格(23)设于所述通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裸露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结构还包括:能够将自所述通风口进入的水引至所述壳体底端的第一防水栅格(23),所述第一防水栅格(23)设于所述通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栅格(23)伸于所述壳体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通风口中的通风栅格(2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排水孔(11),所述排水孔(11)用于将所述第一防水栅格(23)引至所述壳体底端的水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排水孔(11),且能够将自所述排水孔(11)进入的水引至所述壳体底端的第二防水栅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水引至所述排水孔(1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分板和第二分板,所述第一分板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分板和所述第二分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二分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板相连,所述第二分板的第二端与所述排水孔(11)相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栅格(23)包括:至少两个且沿所述壳体高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向所述壳体的顶端凸出。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栅格(23)包括至少两个且沿所述壳体高度方向依次分布的L型板。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系统的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结构为双风道结构,所述通风口为两个,两个所述通风口分别为第一通风口、第二通风口,其中,所述壳体的进风口(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刚詹朝永刘煜符美军魏波朱兴怀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