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佰森专利>正文

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1618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餐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包括:桌子本体、转动柱和固定柱;转动柱和固定柱之间转动连接;转动柱远离固定柱的一端与桌子本体连接,且桌子本体能够带动转动柱一起运动;转动柱和固定柱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并形成燃气容纳腔;转动柱侧壁上设置出气管接头,出气管接头与第一腔体连通;固定柱内设置第二腔体,固定柱侧壁上设置进气管接头,进气管接头与第二腔体连通,供气罐和进气管接头之间通过供气管连接,桌子本体转动时,带动转动柱相对固定柱旋转,而供气管不会转动,解决了供气管随餐桌转动缠绕在餐桌立柱上,从而影响餐桌的转动,甚至造成燃气泄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餐桌的
,尤其是涉及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
技术介绍
常见的加热式旋转餐桌,例如带火锅或者炖锅的餐桌,一般是采用燃气灶加热。将燃气灶直接安装在桌面上,供气罐通过供气管对燃气灶进行供气。为保证食客安全,供气管通常较长,以便将供气罐设置在远离餐桌的地方。但是,在餐桌旋转过程中,供气管会随餐桌转动而缠绕在餐桌立柱上,使餐桌不能继续旋转,甚至会使供气管从燃气灶上脱离,造成燃气泄漏,产生安全隐患。为避免供气管道缠绕在餐桌立柱上,现有方法一般是直接将供气罐固定在餐桌立柱上,使供气罐随餐桌一起转动,但是,这会使供气罐与燃气灶距离很近,在燃气灶开火使用过程中,供气罐受热有爆炸的可能,对食客的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当供气罐远离餐桌时,供气管随餐桌转动而缠绕在餐桌立柱上,从而影响餐桌的转动,甚至造成燃气泄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包括:桌子本体、转动柱和固定柱;所述转动柱和所述固定柱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远离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桌子本体连接,且所述桌子本体能够带动所述转动柱一起运动;所述转动柱和所述固定柱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并形成燃气容纳腔;所述转动柱侧壁上设置出气管接头,所述出气管接头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固定柱内设置第二腔体,所述固定柱侧壁上设置进气管接头,所述进气管接头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进一步,所述转动柱的一端开口,且在所述转动柱的内部设置有隔档部;所述隔档部与其下方的所述转动柱的侧壁围设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转动柱的开口端与所述固定柱连接。具体地,所述转动柱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隔档部为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转动柱的内部,且与其下方的所述转动柱的侧壁围成所述第一腔体。进一步,所述转动柱和所述固定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和内圈分别与所述转动柱和所述固定柱连接。进一步,所述转动柱和所述固定柱相连接的端面处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所述桌子本体上设置有锅灶容纳室,所述锅灶容纳室内设置有燃气灶,所述燃气灶通过燃气管与所述出气管接头连接。进一步,所述锅灶容纳室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燃气管能够穿过所述通孔。进一步,所述锅灶容纳室底部设置通风孔。进一步,还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锅灶容纳室和所述转动柱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桌子本体和所述转动柱连接。进一步,还包括外环,所述外环围设在所述桌子本体的边缘。进一步,所述固定柱的底端设置底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包括:桌子本体、转动柱和固定柱;转动柱和固定柱之间转动连接;转动柱远离固定柱的一端与桌子本体连接,且桌子本体能够带动转动柱一起运动;转动柱和固定柱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并形成燃气容纳腔;转动柱侧壁上设置出气管接头,出气管接头与第一腔体连通;固定柱内设置第二腔体,固定柱侧壁上设置进气管接头,进气管接头与第二腔体连通。使用时,供气罐和进气管接头之间通过供气管连接,在供气罐远离餐桌的前提下,通过供气管为燃气容纳腔充装燃气,桌子本体转动时,带动转动柱相对固定柱旋转,与进气管接头连接的供气管则不会转动,解决了供气管随餐桌转动缠绕在餐桌立柱上,从而影响餐桌的转动,甚至造成燃气泄漏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的主视图;图3为图2所示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施例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的主视图;图6为图5所示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B-B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图6所示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0-桌子本体;11-锅灶容纳室;12-燃气灶;13-通孔;14-通风孔;15-外环;20-转动柱;21-第一腔体;22-出气管接头;23-隔档部;24-隔板;30-固定柱;31-第二腔体;32-进气管接头;33-底座;4-燃气容纳腔;5-供气管;6-轴承;7-密封圈;8-燃气管;91-第一支撑杆;92-第二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的主视图;图3为图2所示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施例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的主视图;图6为图5所示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B-B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图6所示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局部放大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包括:桌子本体10、转动柱20和固定柱30;转动柱20和固定柱30之间转动连接;转动柱20远离固定柱30的一端与桌子本体10连接,且桌子本体10能够带动转动柱20一起运动;转动柱20和固定柱30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31,且第一腔体21与第二腔体31连通并形成燃气容纳腔4;转动柱20侧壁上设置出气管接头22,出气管接头22与第一腔体21连通;固定柱30内设置第二腔体31,固定柱30侧壁上设置进气管接头32,进气管接头32与第二腔体31连通。第一腔体21可以设置在转动柱20内任意一个方向上,例如,可以是转动柱20的上方,也可以是转动柱20的下方,等等;第一腔体21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圆柱形,方形,等等。第二腔体31可以设置在固定柱30内任意一个方向上,例如,可以是固定柱30的上方,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桌子本体、转动柱和固定柱;所述转动柱和所述固定柱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远离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桌子本体连接,且所述桌子本体能够带动所述转动柱一起运动;所述转动柱和所述固定柱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并形成燃气容纳腔;所述转动柱侧壁上设置出气管接头,所述出气管接头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固定柱内设置第二腔体,所述固定柱侧壁上设置进气管接头,所述进气管接头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桌子本体、转动柱和固定柱;所述转动柱和所述固定柱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远离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桌子本体连接,且所述桌子本体能够带动所述转动柱一起运动;所述转动柱和所述固定柱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并形成燃气容纳腔;所述转动柱侧壁上设置出气管接头,所述出气管接头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固定柱内设置第二腔体,所述固定柱侧壁上设置进气管接头,所述进气管接头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的一端开口,且在所述转动柱的内部设置有隔档部;所述隔档部与其下方的所述转动柱的侧壁围设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转动柱的开口端与所述固定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为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隔档部为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转动柱的内部,且与其下方的所述转动柱的侧壁围成所述第一腔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管免缠绕旋转餐桌,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佰森
申请(专利权)人:于佰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