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文铎专利>正文

一种水质改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142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质改善装置,该装置包括浮筒外罩和空腔主体,该浮筒外罩套置于该空腔主体外侧,两者之间留有适当间隙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若干条支撑筋,该浮筒外罩下端设有进水口;该空腔主体内设置有由电动机连接中心轴所组成的动力系统,该电动机固定于设在空腔主体内壁的支架上,该中心轴连接叶轮,该叶轮设置于浮筒外罩的进水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叶轮转动使水体形成自下而上的循环流动,使底层含氧量低的水上升到表面通过与空气的不断接触补充氧气,使水体保持相对平衡的溶解氧,另外,底部的水通过叶轮作用上升到表面后,接收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起到杀菌作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质改善装置
技术介绍
静止或流动性不大的地表水更容易受到污染,其原因是这类水体的自净能力差,在水中有机物不断富积的情况下,藻类或水草大量繁殖,溶解氧含量降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水体出现异色异味。要改善水质,就需要搅动或曝气装置,而现有的水体搅动和曝气装置大多结构复杂、能耗大、成本高,有些还存在影响景观或不宜工程实施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小、成本低、易实施、使用维修方便,能使水自下而上循环运动的水处理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水质改善装置,该装置包括浮筒外罩和空腔主体,该浮筒外罩套置于该空腔主体外侧,两者之间留有适当间隙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若干条支撑筋,该浮筒外罩下端设有进水口;该空腔主体内设置有由电动机连接中心轴所组成的动力系统,该电动机固定于设在空腔主体内壁的支架上,该中心轴连接叶轮,该叶轮设置于浮筒外罩的进水口内。进一步,所述空腔主体上设置有光电池板,该光电池板与所述电动机之间由电缆相连接。进一步,所述支撑筋粗细不同,所述浮筒外罩上固定有绳索,该绳索另一端连接一可固定的锚杆。进一步,在所述中心轴与叶轮之间设有密封装置,进一步,所述进水口上设有过滤装置。进一步,所述空腔主体及浮筒外罩均为漏斗形。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空腔主体内设置有由电动机连接中心轴所组成的动力系统,该中心轴连接叶轮,叶轮转动使水体形成自下而上的循环流动,使底层含氧量低的水上升到表面通过与空气的不断接触补充氧气,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使水体保持相对平衡的溶解氧,另外,底部的水通过叶轮作用上升到表面后,接收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起到杀菌作用,而且水自下而上运动的加剧还起到平衡水温、防止水体形成水温分隔层的作用,为营造良性的水生态循环圈提供了条件,提高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维护良性生态平衡,改善了水体水质,减少了水的更换次数达到节水的目的,该装置尤其适用于处理养殖业用水和各类天然或人工景观用水;对于其他类型的水体,该装置也能起到一定的水质保持作用。另外,由于该装置通过浮筒外罩上固定的绳索连接有锚杆,并且浮筒外罩和空腔主体之间的支撑筋粗细不同,工作时,在出水口水的不平衡的反作用力作用下该装置以锚杆为圆心作圆周运动,从而增大了装置的工作区域。浮筒外罩下端的进水口上设有过滤装置,防止水草杂物进入浮筒外罩和空腔主体之间,而且,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便、噪声小,对周围环境干扰少,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由于该装置可利用太阳能,节约能源、一次投入无运行成本或低运行成本,不产生二次污染、无遗留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水质改善装置包括空腔主体1、浮筒外罩2,浮筒外罩2套置于空腔主体1外侧,两者之间留有适当间隙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若干条支撑筋3,该支撑筋中一根比较粗;空腔主体1与浮筒外罩2的形状相对应,该实施例中两者均为漏斗形,该浮筒外罩2下端设有进水口21;该空腔主体1内设置有由电动机4连接中心轴5组成的动力系统,电动机4固定于支架11上并与电源相连接(图中未示出),支架11设置于空腔主体1内壁,电动机连接中心轴5,中心轴5连接叶轮6,中心轴伸出空腔处,在中心轴与空腔主体之间设有密封装置,以防止水进入空腔主体内;该叶轮6设置于浮筒外罩2的进水口21内,进水口21上设有过滤装置22。浮筒外罩2上固定有绳索7,该绳索7固定的位置与支撑筋3中较粗的一根对称分布于浮筒外罩的纵向切面的两侧,该绳索7另一端连接一可固定的锚杆8,该绳索端部设有防缠绕防拉紧的构件。另外,为节省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在空腔主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光电池板9,光电池板9与电动机4之间由电缆10相连接,为满足不同电动机的需要,在光电池板9与电动机4之间还可设置启动控制器等来实现电动机的启动。在日照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光电池板9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并通过电缆10传递到电动机4带动电动机转动,在日照条件不充分或其他特殊情况下,该水质改善装置也可使用交流电源。使用过程中,将该装置漂浮于水中,接通电动机4的电源,电动机驱动中心轴5旋转,从而带动叶轮6旋转,叶轮的转动使叶轮附近区域水压力减小,该装置外部的水流通过进水口21流入浮筒外罩2,并从浮筒外罩2与空腔主体1之间的间隙流出,形成如图所示自下而上的循环流动,使底层含氧量低的水上升到表面通过与空气的不断接触补充氧气,使水体保持相对平衡的溶解氧;另外,底部的水通过叶轮作用上升到表面后,接收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起到杀菌作用,而且水自下而上运动的加剧还起到平衡水温、防止水体形成水温分隔层的作用,为营造良性的水生态循环圈提供了条件,提高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维护良性生态平衡,改善了水体水质。另外,由于支撑筋粗细不同,其中一根支撑筋较粗,因此,水自下而上从空腔主体1和浮筒外罩2之间流出时,水流对浮筒外罩2的各方向的压力不同,使本装置得以绕锚杆8旋转,扩大了水处理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水质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浮筒外罩和空腔主体,该浮筒外罩套置于该空腔主体外侧,两者之间留有适当间隙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若干条支撑筋,该浮筒外罩下端设有进水口;该空腔主体内设置有由电动机连接中心轴所组成的动力系统,该电动机固定于设在空腔主体内壁的支架上,该中心轴连接叶轮,该叶轮设置于浮筒外罩的进水口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主体上设置有光电池板,该光电池板与所述电动机之间由电缆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粗细不同,所述浮筒外罩上固定有绳索,该绳索另一端连接一可固定的锚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轴与叶轮之间设有密封装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上设有过滤装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主体及浮筒外罩均为漏斗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质改善装置,该装置包括浮筒外罩和空腔主体,该浮筒外罩套置于该空腔主体外侧,两者之间留有适当间隙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若干条支撑筋,该浮筒外罩下端设有进水口;该空腔主体内设置有由电动机连接中心轴所组成的动力系统,该电动机固定于设在空腔主体内壁的支架上,该中心轴连接叶轮,该叶轮设置于浮筒外罩的进水口内。本技术叶轮转动使水体形成自下而上的循环流动,使底层含氧量低的水上升到表面通过与空气的不断接触补充氧气,使水体保持相对平衡的溶解氧,另外,底部的水通过叶轮作用上升到表面后,接收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起到杀菌作用。文档编号C02F7/00GK2818469SQ200520104208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9日专利技术者丁文铎 申请人:丁文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质改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浮筒外罩和空腔主体,该浮筒外罩套置于该空腔主体外侧,两者之间留有适当间隙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若干条支撑筋,该浮筒外罩下端设有进水口;该空腔主体内设置有由电动机连接中心轴所组成的动力系统,该电动机固定于设在空腔主体内壁的支架上,该中心轴连接叶轮,该叶轮设置于浮筒外罩的进水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铎
申请(专利权)人:丁文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