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喷嘴的脱落的料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1346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无需增加部件数量且无需抑制内容物的挤出就能够实现管的防脱的料筒及其设计方法。在将活塞(4)的最大挤出负载设为(W),将管(36)被压入贯通孔(38)后管(36)的外周面与贯通孔(38)的内周面接触的长度设为(L),将管(36)的被压入贯通孔(38)的长度L的范围内的管(36)的平均外径尺寸设为(R),将贯通孔的(L)的长度范围内的贯通孔(38)的平均内径尺寸设为N,将使管(36)压入贯通孔(38)时的把持力设为1‑N/R时,管(36)的平均外径尺寸(R)、贯通孔(38)的平均内径尺寸(N)、长度(L)设定为满足L×R×π×(1‑N/R)×3.3≥W和0.01<(1‑N/R)<0.1这两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管作为喷嘴的料筒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表2002-536090号公报的图1以及图6中示出了以往的料筒的一个例子,该料筒具备:树脂制的料筒主体12,其具备在一端具备开口部的筒状部、和设置于筒状部的另一端且具备金属制的管20作为喷嘴的喷嘴主体部,该料筒主体12通过一体成形而得到;以及树脂制的活塞22,其为了将收纳于料筒主体12的筒状部的内容物24从喷嘴20挤出而配置在筒状部内,喷嘴主体部具备供管20压入的贯通孔。在该料筒中,在喷嘴主体部内设置有供压入贯通孔的管20的端部18抵接的限位器部。通过该构造来限制管20的过度压入。在日本特开平11-221234号公报的图1至图6中示出了以往的料筒的一个例子,该料筒具备:树脂制的料筒主体10,其具备在一端具备开口部的筒状部10且通过一体成形而得到;设置于筒状部10的另一端且具备金属制的管18作为喷嘴的喷嘴主体部38;以及树脂制的活塞14,其为了将收纳于料筒主体10的筒状部的内容物从喷嘴18挤出而配置在筒状部内。为了实现管18的防脱,在喷嘴主体部38上嵌合有从径向外侧对喷嘴主体部38施加力的盖16。在日本特表2002-536090号公报示出的以往的料筒中,虽然能够防止管的过度压入,但限位器的存在成为挤出内容物时的障碍物,存在抑制内容物的挤出的问题。另外,以往,存在因从管挤出内容物时的力导致管从喷嘴主体部脱出的顾虑。另外,在日本特开平11-221234号公报示出的以往的料筒中,通过设置盖来实现管的防脱,但存在不仅构造变得复杂,部件数量也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无需增加部件数量且无需抑制内容物的挤出就能够实现管的防脱的料筒及其设计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被本专利技术作为对象的料筒具备:树脂制的料筒主体,其具备在一端具备开口部的筒状部、以及设置于筒状部的另一端且具备金属制的管作为喷嘴的喷嘴部,该料筒主体一体成形而得到;以及树脂制的活塞,其为了将收纳于料筒主体的筒状部的内容物从喷嘴挤出而配置在筒状部内。在喷嘴部上形成有供管压入的贯通孔。管的筒状部侧的端部未突出至筒状部内的空间且端面整体与空间对置。即,由于在本专利技术的料筒中,不存在如以往那样与管抵接的限位器,因此不会抑制内容物的挤出。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将活塞的最大挤出载荷(挤出内容物时的最大载荷)[适当拉拔强度W(kg·f)×10]设为W(kg·f),将管被压入贯通孔后管的外周面与贯通孔的内周面接触的长度设为L(mm),将管的被压入贯通孔的长度L的范围内的管的平均外径尺寸设为R(mm),将贯通孔的L的长度范围内的贯通孔的平均内径尺寸设为N(mm),将使管压入贯通孔时的把持力设为1-N/R时,管的平均外径尺寸R、贯通孔的平均内径尺寸N、以及长度L设定为满足下述两式:L×R×π×(1-N/R)×3.3≥W;0.01<(1-N/R)<0.1。上述条件是通过专利技术人的实验而发现的,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料筒中,即便在管的筒状部侧的端部未突出至筒状部内的空间且端面整体与空间对置的情况下,也不会因挤出内容物时的力而使得管从贯通孔脱出。优选为,管的端部整体的表面以不存在角部的方式弯曲。这样一来,在将管插入贯通孔时,能够防止贯通孔的内壁被管切削而使得切屑混在内容物中被挤出的情况。优选为,在贯通孔的入口部分,形成有随着朝向该入口部分的开口端面而径向尺寸增大的环状的锥面。并且,优选该锥面形成为,在将管压入贯通孔的状态下不与管的外周面接触。若采用这种锥面,则容易向贯通孔插入管。另外,优选贯通孔的形状设定为,与锥面连续地沿喷嘴部的长边方向延伸的贯通孔的径向尺寸在逐渐缩小后恒定。这样一来,能够容易地将管插入至中途,然后将管压入。因此,能够减少压入作业所需的做功量。若树脂材料为聚丙烯,则能够廉价地制造料筒。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法中,只要以满足上述条件的方式设计料筒即可,即便在料筒的大小改变的情况下,也能够简单地进行设计。附图说明图1A至图1F是将料筒安装于敷贴器的状态的主视图、仰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以及立体图。图2A至图2D是筒状注射器的仰视图、右视图、左视图以及立体图。图3A至图3D是推杆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以及立体图。图4A以及图4B是在将料筒安装于敷贴器的状态下拉出推杆时和压入推杆时的纵剖视图。图5A是在将料筒安装于敷贴器的状态下拉出推杆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5B的上侧的图是用于说明分散突出部的形状的放大图,图5B的下侧的图是图5B的上侧的图的C-C线剖视图。图6是在将料筒安装于敷贴器的状态下压入推杆时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图7A是料筒的主视图,图7B是料筒的纵剖视图。图8是料筒的喷嘴部的放大纵剖视图。图9A以及图9B是料筒的纵剖视图以及横剖视图,图9C是包含活塞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0A至图10C是用于说明将料筒向敷贴器安装时的动作的图。图11是示出实验结果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用于从料筒排出膏状牙科材料的牙科用的敷贴器进行说明,并且一并对料筒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进行详细说明。图1A至图1F是将料筒3安装于敷贴器1后的状态的主视图、仰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以及立体图。敷贴器1包括筒状注射器5和推杆7。在图1A至图1F中,推杆7位于后述的等待位置。<敷贴器>敷贴器1具备筒状注射器5和推杆7。如图1A至图1F以及图2A至2D所示,筒状注射器5通过聚丙烯、聚乙烯等树脂材料成形为一体,在一端50具有供料筒3嵌合的料筒嵌合部52。另外,如图1A至图1F以及图3A至图3D所示,推杆7通过聚丙烯、聚乙烯等树脂材料成形为一体,在一端71具备按压部72,该按压部72从筒状注射器5的另一端53插入并按压与料筒嵌合部52嵌合的料筒3内的活塞42,推杆7在另一端73具备被操作部74,该被操作部74从筒状注射器5的另一端53延伸且被作业员的手指按压操作。由于筒状注射器5与推杆7均由树脂材料成形,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大幅降低敷贴器1的价格。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推杆7的被操作部74的附近设置有与筒状注射器5的另一端53抵接的限位器部76。若像这样设置限位器部76,能够防止作业员过度压入推杆7而导致树脂制的推杆7或者筒状注射器5破损的情况。另外,推杆7的与限位器部76相邻的部分77的外周面部分具有接近筒状注射器5的内周面的构造。若采用这种构造,当压入推杆7时,能够使推杆7稳定地沿筒状注射器5移动。其结果是,在压入推杆7时,推杆7不会晃动,因此敷贴器1的操作性提高。另外,能够获得推杆7难以从筒状注射器5脱出的优点。<阻力构造>如图4A以及图4B、图5A以及图5B、以及图6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状注射器5的内周面以及推杆7的按压部72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阻力构造(54、75),该阻力构造(54、75)成为在按压部72越过规定位置P[图5A]向料筒嵌合部52侧移动时按压部72向料筒嵌合部52侧移动的阻力,且成为对于按压部72越过规定位置P从料筒嵌合部52侧向筒状注射器5的另一端侧移动的阻力。该阻力构造(54、75)构成为,在对推杆7施加朝向推杆7的长边方向的规定以上的力时,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筒,具备:树脂制的料筒主体,其具备在一端具备开口部的筒状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筒状部的另一端且具备金属制的管作为喷嘴的喷嘴部,该料筒主体通过一体成形而得到;以及树脂制的活塞,其为了将收纳于所述料筒主体的所述筒状部的内容物从所述管挤出而设置于所述筒状部内,在所述喷嘴部上形成有供所述管压入的贯通孔,所述料筒的特征在于,所述管的所述筒状部侧的端部未突出至所述筒状部内的空间,且所述端面整体与所述空间对置,在将所述活塞的最大挤出负载设为W,将所述管被压入所述贯通孔后所述管的外周面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接触的长度设为L,将所述管的被压入所述贯通孔的所述长度L的范围内的所述管的平均外径尺寸设为R,将所述贯通孔的所述长度L的范围内的所述贯通孔的平均内径尺寸设为N,将使所述管压入所述贯通孔时的把持力设为1‑N/R时,所述管的所述平均外径尺寸R、所述贯通孔的所述平均内径尺寸N、以及所述长度L设定为满足下述两式:L×R×π×(1‑N/R)×3.3≥W;0.01<(1‑N/R)<0.1,所述W的单位是kg·f,所述L、R、N的单位均为mm。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14 JP 2015-1408341.一种料筒,具备:树脂制的料筒主体,其具备在一端具备开口部的筒状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筒状部的另一端且具备金属制的管作为喷嘴的喷嘴部,该料筒主体通过一体成形而得到;以及树脂制的活塞,其为了将收纳于所述料筒主体的所述筒状部的内容物从所述管挤出而设置于所述筒状部内,在所述喷嘴部上形成有供所述管压入的贯通孔,所述料筒的特征在于,所述管的所述筒状部侧的端部未突出至所述筒状部内的空间,且所述端面整体与所述空间对置,在将所述活塞的最大挤出负载设为W,将所述管被压入所述贯通孔后所述管的外周面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接触的长度设为L,将所述管的被压入所述贯通孔的所述长度L的范围内的所述管的平均外径尺寸设为R,将所述贯通孔的所述长度L的范围内的所述贯通孔的平均内径尺寸设为N,将使所述管压入所述贯通孔时的把持力设为1-N/R时,所述管的所述平均外径尺寸R、所述贯通孔的所述平均内径尺寸N、以及所述长度L设定为满足下述两式:L×R×π×(1-N/R)×3.3≥W;0.01<(1-N/R)<0.1,所述W的单位是kg·f,所述L、R、N的单位均为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的所述端部整体的表面以不存在角部的方式弯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贯通孔的入口部分,形成有随着朝向该入口部分的开口端面而径向尺寸增大的环状的锥面,所述锥面形成为,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井亮二米田晶坂本秀二门林勇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松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