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在线打孔弯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113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0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在线打孔弯版系统,包括入版校正机构、弯版打孔机构、多个收版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针对CTP制版用户、为实现制版全自动流程而设计制作的,能节省大量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孔弯版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在线打孔弯版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打孔弯版机构为手动打孔弯版机和CCD十字线定位打孔弯版机。手动打孔弯版机采用手动板材移动,通过手动机械定位,需要手扶好板材再通过手动或脚踩进行打孔和弯版,再人工进行板材分类和堆放,这样的打孔弯版精度一般,不能与CTP系统连接,需要至少一个来进行操作,工作效率低;CCD十字线定位打孔弯版机采用手动板材移动,通过手动CCD镜头辅助定位,需要手扶好板材气动进行打孔和弯版,再人工进行板材分类和堆放,这样的打孔弯版精度虽然较高,但是不能与CTP系统连接,而且需要至少一个来进行操作,工作效率一般。一般一台机器只可以对同一种规格的板材进行打孔弯版,使用范围小,而且需要人工来选择板材的规格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精度高、工作效率高、节省大量人力的全自动在线打孔弯版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全自动在线打孔弯版系统,包括入版校正机构、弯版打孔机构、多个收版机构;入版校正机构包括第一工作台,第一工作台的一端上设有第一感应器,第一工作台的另一端上设有多个由气缸带动的第一限位块,第一工作台的另一端上还设有第二感应器,第一工作台上设有多根纵向滚动的第一传送辊筒,第一传送辊筒由电机带动,第一传送辊筒之间设有多条横向传送的第一传送皮带,第一传送皮带可以上下运动,第一工作台上的一侧设有多个限位挡板,第一工作台上的一侧还设有第三感应器;弯版打孔机构包括第二工作台,第二工作台的一端左右依次设有第三信号触碰开关、第四信号触碰开关、第五信号触碰开关,第二工作台上设有多根纵向滚动的第二传送辊筒,第二传送辊筒由电机带动,第二传送辊筒之间设有多条横向传送的第二传送皮带,第二传送皮带可以上下运动,靠近第二工作台的另一端上前后依次设有第六信号触碰开关、第七信号触碰开关、第八信号触碰开关,第二工作台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第二工作台的一侧设有第九信号触碰开关和打孔机构,第二工作台的另一侧设有第十信号触碰开关和弯版机构,第二工作台的另一端设有第十一信号触碰开关,第二工作台的下方设有真空发生器;收版机构包括第三工作台,第三工作台上设有多根纵向滚动的第三传送辊筒,第三传送辊筒由电机带动,第三传送辊筒之间设有多根可转动的翻版条,翻版条上设有真空吸盘,第三工作台的一侧设有第五限位块和第四感应器,第三工作台旁设有收版架。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打孔机构包括多个前后设置的打孔组,每个打孔组包括两个打孔冲头和一个前推杆。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弯版机构包括后推杆、弯版条和压版机构,弯版条连接有弯版气缸,压版机构连接有压版气缸。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全自动在线工作,无需监管,可以自动判断板材尺寸,在一台机器上实现不同规格板材的打孔、弯版要求,本专利技术可以进行自动分类,根据板材规格分别堆放,本专利技术还可以个性化定制,根据不同用户特点进行功能配置,本专利技术可以同时连接多台CPT系统,实现高速高效的打孔、弯版、分类的功能,本专利技术具有灵活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自行设置所需功能,本专利技术还自带错误识别及报警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入版校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弯版打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弯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收版机构的一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收版机构的另一种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入版校正机构、2-弯版打孔机构、3-收版机构、1-1-第一工作台、1-2-第一感应器、1-3-第一限位块、1-4-第二感应器、1-5-第一传送辊筒、1-6-第一传送皮带、1-7-限位挡板、1-8-第三感应器、2-1-第二工作台、2-2-第三信号触碰开关、2-3-第四信号触碰开关、2-4-第五信号触碰开关、2-5-第二传送辊筒、2-6-第二传送皮带、2-7-第六信号触碰开关、2-8-第七信号触碰开关、2-9-第八信号触碰开关、2-10-第二限位块、2-11-第三限位块、2-12-第四限位块、2-13-第九信号触碰开关、2-14-第十信号触碰开关、2-15-第十一信号触碰开关、2-16-打孔冲头、2-17-前推杆、2-18-后推杆、2-19-弯版条、2-20-压版机构、2-21-弯版气缸、2-22-压版气缸、3-1-第三工作台、3-2-第三传送辊筒、3-3-翻版条、3-4-真空吸盘、3-5-第五限位块、3-6-第四感应器、3-7-收版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说明中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在线打孔弯版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入版校正机构1、弯版打孔机构2、多个收版机构3。如图2所示,入版校正机构1包括第一工作台1-1,第一工作台1-1的一端上设有第一感应器1-2,第一工作台1-1的另一端上设有多个由气缸带动的第一限位块1-3,第一工作台1-1的另一端上还设有第二感应器1-4,第一工作台1-1上设有多根纵向滚动的第一传送辊筒1-5,第一传送辊筒1-5由电机带动,第一传送辊筒1-5之间设有多条横向传送的第一传送皮带1-6,第一传送皮带1-6可以上下运动,第一工作台1-1上的一侧设有多个限位挡板1-7,第一工作台1-1上的一侧还设有第三感应器1-8;其工作原理如下:当CTP版材从箭头方向传送过来,触动第一感应器,第一限位块升起,第一传送辊筒转动,使版材前行到第二感应器,被第一限位块挡住,这时,第一传送辊筒停止,第一传送皮带机构升起,同时皮带转动,使得版材靠到限位挡板,同时触动第三感应器,皮带停止转动,皮带传送机构降下。这时如果后面的打孔弯版机构上有版材正在打孔或弯版,势必上面的信号要被触动,只要信号3、4、5、6、7、8、9、10中有一个被版材触动,那么版材就要停留入版校正机构上等候;如果信号3、4、5、6、7、8、9、10全部空出来,则限位降下,第一传送辊筒转动,将版材传送到打孔弯版机构上去。该机构的作用是把传送来的所有规格的版材都靠到挡板上,作为尺寸的零点,方便后续机构判断版材大小,同时也是让版材等候的地方。如图3和图4所示,弯版打孔机构2包括第二工作台2-1,第二工作台2-1的一端左右依次设有第三信号触碰开关2-2、第四信号触碰开关2-3、第五信号触碰开关2-4,第二工作台2-1上设有多根纵向滚动的第二传送辊筒2-5,第二传送辊筒2-5由电机带动,第二传送辊筒2-5之间设有多条横向传送的第二传送皮带2-6,第二传送皮带2-6可以上下运动,靠近第二工作台2-1的另一端上前后依次设有第六信号触碰开关2-7、第七信号触碰开关2-8、第八信号触碰开关2-9,第二工作台2-1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块2-10、第三限位块2-11和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自动在线打孔弯版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在线打孔弯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入版校正机构(1)、弯版打孔机构(2)、多个收版机构(3);所述入版校正机构(1)包括第一工作台(1‑1),所述第一工作台(1‑1)的一端上设有第一感应器(1‑2),所述第一工作台(1‑1)的另一端上设有多个由气缸带动的第一限位块(1‑3),所述第一工作台(1‑1)的另一端上还设有第二感应器(1‑4),所述第一工作台(1‑1)上设有多根纵向滚动的第一传送辊筒(1‑5),所述第一传送辊筒(1‑5)由电机带动,所述第一传送辊筒(1‑5)之间设有多条横向传送的第一传送皮带(1‑6),所述第一传送皮带(1‑6)可以上下运动,所述第一工作台(1‑1)上的一侧设有多个限位挡板(1‑7),所述第一工作台(1‑1)上的一侧还设有第三感应器(1‑8);所述弯版打孔机构(2)包括第二工作台(2‑1),所述第二工作台(2‑1)的一端左右依次设有第三信号触碰开关(2‑2)、第四信号触碰开关(2‑3)、第五信号触碰开关(2‑4),所述第二工作台(2‑1)上设有多根纵向滚动的第二传送辊筒(2‑5),所述第二传送辊筒(2‑5)由电机带动,所述第二传送辊筒(2‑5)之间设有多条横向传送的第二传送皮带(2‑6),所述第二传送皮带(2‑6)可以上下运动,靠近所述第二工作台(2‑1)的另一端上前后依次设有第六信号触碰开关(2‑7)、第七信号触碰开关(2‑8)、第八信号触碰开关(2‑9),所述第二工作台(2‑1)上还设有第二限位块(2‑10)、第三限位块(2‑11)和第四限位块(2‑12),所述第二工作台(2‑1)的一侧设有第九信号触碰开关(2‑13)和打孔机构,所述第二工作台(2‑1)的另一侧设有第十信号触碰开关(2‑14)和弯版机构,所述第二工作台(2‑1)的另一端设有第十一信号触碰开关(2‑15),所述第二工作台(2‑1)的下方设有真空发生器;所述收版机构(3)包括第三工作台(3‑1),所述第三工作台(3‑1)上设有多根纵向滚动的第三传送辊筒(3‑2),所述第三传送辊筒(3‑2)由电机带动,所述第三传送辊筒(3‑2)之间设有多根可转动的翻版条(3‑3),所述翻版条(3‑3)上设有真空吸盘(3‑4),所述第三工作台(3‑1)的一侧设有第五限位块(3‑5)和第四感应器(3‑6),所述第三工作台(3‑1)旁设有收版架(3‑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在线打孔弯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入版校正机构(1)、弯版打孔机构(2)、多个收版机构(3);所述入版校正机构(1)包括第一工作台(1-1),所述第一工作台(1-1)的一端上设有第一感应器(1-2),所述第一工作台(1-1)的另一端上设有多个由气缸带动的第一限位块(1-3),所述第一工作台(1-1)的另一端上还设有第二感应器(1-4),所述第一工作台(1-1)上设有多根纵向滚动的第一传送辊筒(1-5),所述第一传送辊筒(1-5)由电机带动,所述第一传送辊筒(1-5)之间设有多条横向传送的第一传送皮带(1-6),所述第一传送皮带(1-6)可以上下运动,所述第一工作台(1-1)上的一侧设有多个限位挡板(1-7),所述第一工作台(1-1)上的一侧还设有第三感应器(1-8);所述弯版打孔机构(2)包括第二工作台(2-1),所述第二工作台(2-1)的一端左右依次设有第三信号触碰开关(2-2)、第四信号触碰开关(2-3)、第五信号触碰开关(2-4),所述第二工作台(2-1)上设有多根纵向滚动的第二传送辊筒(2-5),所述第二传送辊筒(2-5)由电机带动,所述第二传送辊筒(2-5)之间设有多条横向传送的第二传送皮带(2-6),所述第二传送皮带(2-6)可以上下运动,靠近所述第二工作台(2-1)的另一端上前后依次设有第六信号触碰开关(2-7)、第七信号触碰开关(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元婧李文龙徐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