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干扰LED灯延时关断控制器,包括继电器J、芯片IC1、二极管D3和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电阻R3、按键K和继电器J的触点J-1,按键K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的触点J-1的另一端和220V交流电,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和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抗干扰LED灯延时关断控制器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少,通过比较器和基本电子元件的组合有效消除了继电器容易受到干扰的问题,用于走廊灯、门铃灯的控制非常方便,同时电路的静态功耗很低,因此具有成本低、抗干扰和节约电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灯控制器,具体是一种抗干扰LED灯延时关断控制器。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所引起的负面效应不断显现,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把节能减排作为本国经济发展中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LED照明技术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一项新兴节能技术。目前LED照明产品已经应用到了日常生活中,随着LED的迅速发展。现在白光LED光源相比的传统光源具有寿命长、固体照明不易损坏、高光效、无汞环保、抗震等优点,未来将成为第三代光源,将带来照明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尤其是延时控制的照明灯,常备用于走廊灯、门铃灯等场所,但是目前常见的延时控制器抗干扰性较差,使用不方便,容易误触发,而且静态功耗过高,因此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LED灯延时关断控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LED灯延时关断控制器,包括继电器J、芯片IC1、二极管D3和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电阻R3、按键K和继电器J的触点J-1,按键K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的触点J-1的另一端和220V交流电,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和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容C2和负载A,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阻R5、电阻R9、电阻R10、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电容C4、继电器J、二极管D5的阳极、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和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负载A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电容C4的另一端、芯片IC3的引脚3和芯片IC4的引脚3,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电阻R11、芯片IC3的引脚1和芯片IC4的引脚1,电位器RP1的滑动端连接芯片IC2的引脚1,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1的引脚1,芯片IC1的引脚3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芯片IC1的引脚4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和芯片IC2的引脚3,芯片IC3的引脚4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芯片IC4的引脚4、二极管D5的阴极和继电器J的另一端,所述芯片IC1~IC4的型号均为LM32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均为发光二极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抗干扰LED灯延时关断控制器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少,通过比较器和基本电子元件的组合有效消除了继电器容易受到干扰的问题,用于走廊灯、门铃灯的控制非常方便,同时电路的静态功耗很低,因此具有成本低、抗干扰和节约电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抗干扰LED灯延时关断控制器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抗干扰LED灯延时关断控制器,包括继电器J、芯片IC1、二极管D3和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电阻R3、按键K和继电器J的触点J-1,按键K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的触点J-1的另一端和220V交流电,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和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容C2和负载A,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阻R5、电阻R9、电阻R10、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电容C4、继电器J、二极管D5的阳极、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和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负载A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电容C4的另一端、芯片IC3的引脚3和芯片IC4的引脚3,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电阻R11、芯片IC3的引脚1和芯片IC4的引脚1,电位器RP1的滑动端连接芯片IC2的引脚1,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1的引脚1,芯片IC1的引脚3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芯片IC1的引脚4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和芯片IC2的引脚3,芯片IC3的引脚4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芯片IC4的引脚4、二极管D5的阴极和继电器J的另一端,所述芯片IC1~IC4的型号均为LM321。二极管D6和二极管D7均为发光二极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接通电源后,由于继电器J和按钮开关K的触点均处于断开状态,被控制的负载A及本电路均不工作,待静态功耗为0。按下电源启动按钮K后,本控制电路和负载A同时得电,负载A进入待机状态,电路中C1、D1、D2、C2、R1、R2构成的电容降压整流电路提供24V电源。由于待机状态下负载工作电流小,电流取样导线上的压降也小,通常不大于1mV。该电压经R3送入IC1,R4,R5组成的放大电路,经放大后输出峰值电压约2.5V的脉动直流电压,再经D3,C3,R9构成的滤波电路得到约2.5V的直流电压。此电压在IC2、R6、W构成的电压比较器中与IC2的1脚比较后,IC2的4脚输出高电平。驱动LED2工作,24V电源电压经R7向C4充电,C4两端电压由O开始缓慢升高,在此电压升高到16V之前,IC3、IC4构成的电压比较器输出高电平,继电器J吸合将K短路,此时可松开K,电路不会断电。直至C4上电压升高到16V左右,IC3、IC4并联构成的电压比较器翻转,继电器J断开,电路全部断电。如果在此4min时间内负载工作,那么按上述分析,IC2的4脚输出低电平,驱动LED1工作,D4使C4放电并抑制R7向C4充电,C4上电压被钳位于O.7V左右,继电器J保持吸合。R11的作用是给IC3、IC4构成的电压比较器一个正反馈作用,输入-输出具有施密特触发器特性。以免继电器断开瞬间由于IC2的1脚电压波动产生误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干扰LED灯延时关断控制器,包括继电器J、芯片IC1、二极管D3和电容C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电阻R3、按键K和继电器J的触点J‑1,按键K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的触点J‑1的另一端和220V交流电,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和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容C2和负载A,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阻R5、电阻R9、电阻R10、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电容C4、继电器J、二极管D5的阳极、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和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负载A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电容C4的另一端、芯片IC3的引脚3和芯片IC4的引脚3,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电阻R11、芯片IC3的引脚1和芯片IC4的引脚1,电位器RP1的滑动端连接芯片IC2的引脚1,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1的引脚1,芯片IC1的引脚3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芯片IC1的引脚4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和芯片IC2的引脚3,芯片IC3的引脚4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芯片IC4的引脚4、二极管D5的阴极和继电器J的另一端,所述芯片IC1~IC4的型号均为LM3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LED灯延时关断控制器,包括继电器J、芯片IC1、二极管D3和电容C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电阻R3、按键K和继电器J的触点J-1,按键K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J的触点J-1的另一端和220V交流电,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和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容C2和负载A,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阻R5、电阻R9、电阻R10、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电容C4、继电器J、二极管D5的阳极、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和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负载A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莞穗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