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挡墙背后的反滤层结构,置于挡墙背后的边坡坡面上,用以将边坡的地下水排出,包括沿坡面自下而上横向设置的多组滤水骨架和泄水管,每组滤水骨架包括多个第一子骨架和第二子骨架。多个第一子骨架呈条状,沿坡面倾斜方向纵向设置;第二子骨架设置于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子骨架之间,第二子骨架具有两个端部和设于两个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第一子骨架相连,中间部分沿坡面向上突起;其中,第一子骨架和第二子骨架由排水盲沟构成;泄水管与滤水骨架连通,以将渗入滤水骨架的地下水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挡墙背后的反滤层结构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砂砾石作为反滤层,制作方便快捷,且可操作性高,施工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挡墙背后的反滤层结构。
技术介绍
边坡及其支挡工程的失稳破坏,大部分与地下水因素有关,对于挡墙工程来说,如果墙后反滤层施工质量不佳导致墙后排水不畅,会使挡墙承受的水平土压力大大增大,从而使挡墙发生失稳破坏的几率增大,支挡工程的可靠度降低,因此,挡墙后的反滤层的反滤效果和施工质量是挡墙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现今,挡墙背后反滤层多采用30cm厚的砂砾石材料作为反滤层,利用挡墙的泄水孔排泄墙背后积水,该反滤层材料从浆砌片石挡墙开始使用。但是,由于现在挡墙多采用素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现浇,现浇过程中墙背需要设置模板预留砂砾石反滤层30cm厚的空间,施工工序多,成本大,且混凝土浇筑后需要抽取墙背后模板,由于墙体背后模板支撑后极难抽取,故现如今多数混凝土挡墙均未按设计要求设置砂砾石反滤层,造成墙体背后地下积水难以排泄,降低挡墙的安全稳定性,进而对挡墙上部坡体安全稳定性形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挡墙背后的反滤层结构,置于挡墙背后的边坡坡面上,用以将边坡的地下水排出,包括沿坡面自下而上横向设置的多组滤水骨架和泄水管,每组滤水骨架包括:多个第一子骨架和第二子骨架。多个第一子骨架呈条状,沿坡面倾斜方向纵向设置;第二子骨架设置于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子骨架之间,所述第二子骨架具有两个端部和设于所述两个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第一子骨架相连,所述中间部分沿坡面向上突起;其中,所述第一子骨架和第二子骨架由排水盲沟构成;所述泄水管与所述滤水骨架连通,以将渗入所述滤水骨架的地下水排出。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排水盲沟内具有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四周由具有缝隙的硬质塑料围成。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子骨架呈人字型或拱型。在优选方案中,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子骨架之间设置所述第二子骨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泄水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骨架和第二子骨架连接的位置上。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泄水管的一端插入所述滤水骨架内,另一端穿出挡墙之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挡墙背后的反滤层结构,采用排水盲沟作为滤水骨架的构件,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砂砾石作为反滤层。排水盲沟本身中空且四周塑料空隙大,自身还具有一定硬度,反滤层的制作方便快捷,且可操作性高。采用滤水骨架铺设反滤层,不需要大面积铺设,施工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反滤层结构的立面布设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子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排水盲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反滤层结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挡墙;2、坡面;3、滤水骨架;31、第一子骨架;32、第二子骨架;321、端部;322、中间部分;301、第一组滤水骨架;302、第二组滤水骨架;303、第三组滤水骨架;304、第四组滤水骨架;4、泄水管;5、排水盲沟;51、中空通道;52、硬质塑料;6、地面标高;a、渗水点。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为了方便清楚地描述本技术挡墙背后的反滤层结构,定义边坡倾斜方向为纵向,与沿坡面且与该边坡倾斜方向垂直的方向为横向。参阅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挡墙背后的反滤层结构,置于挡墙1背后的边坡坡面2上,用以将边坡的地下水排出,包括沿坡面2自下而上横向设置的多组滤水骨架3和泄水管4。每组滤水骨架3包括:多个第一子骨架31和第二子骨架32。其中,第一子骨架31和第二子骨架32由排水盲沟5构成。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排水盲沟5内具有中空通道51,该中空通道51四周由具有缝隙的硬质塑料52围成。在本实施例中,排水盲沟5横截面呈方形,厚度0.2米,宽0.3米;内部的中空通道51宽0.15米,高度0.05米。较优地,排水盲沟5外层部分空隙稍大,内层部分空隙稍小,有利于地下积水的渗透。第一子骨架31呈条状,沿坡面2倾斜方向纵向设置。每相邻两个第一子骨架31的间距是2.5米。第二子骨架32设置于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子骨架31之间,第二子骨架32具有两个端部321和设于两个端部321之间的中间部分322,两个端部321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第一子骨架31相连,中间部分322沿坡面2向上突起。本实施例中,第二子骨架32呈人字型,便于排水盲沟5的制作。需要说明的是,中间部分322可以是一体,也可以是由多段连接而成,此处不作限定。在实际使用中,第二子骨架32还可以是拱型,此处不作限定。较优地,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子骨架31之间设置第二子骨架3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根据边坡地下水丰富情况而调整。同时,根据边坡地下水丰富情况和地下水发育情况,还可以调整第一子骨架31横向布设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二子骨架32纵向布设的间距。本实施例中,沿坡面2纵向布设的多组滤水骨架3中的第一子骨架31首尾相连。每组滤水骨架3中,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子骨架31之间布设一个第二子骨架32,沿坡面2纵向,两个相邻的第二子骨架32之间的间距为2.0米。在实际使用中,首尾相连的多个第一子骨架31也可以仅由一个第一子骨架31构成。结合图1和图3,泄水管4与滤水骨架3连通,以将渗入滤水骨架3的地下水排出。本实施例中,泄水管4设置于第一子骨架31和第二子骨架32连接的位置上,泄水管4的一端插入滤水骨架3内,另一端穿出挡墙1之外,以使第二子骨架32内的积水迅速引导至第一子骨架31,然后利用泄水管4迅速排泄挡墙1背后的积水。进一步地,泄水管4水平设置或其伸出挡墙1的外端向下倾斜设置,以方便积水流出。结合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挡墙背后的反滤层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在边坡坡面2上自下而上横向设置的多组滤水骨架3。在该步骤中,首先,在地面标高6位置布设第一组滤水骨架301;然后,沿坡面2在第一组滤水骨架301上方依次布设第二组滤水骨架302、第三组滤水骨架303和第四组滤水骨架304。其中,坡面2纵向布设的第一子骨架31首尾连接。在实际施工中,根据边坡地下水丰富情况布设多组滤水骨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四组。在其他实施例中,布设第一组滤水骨架301的位置还可以是高于地面标高6位置,此处不作限定。S200,在滤水骨架3上插设多个泄水管4,以使泄水管4与滤水骨架3内部连通。较优地,本实施例的挡墙背后的反滤层结构施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300,在滤水骨架3上覆盖防水土工布。S400,在布设完的反滤层结构上浇筑挡墙1。在步骤S300中,泄水管4穿过防水土工布,且封堵二者连接的缝隙,以免在浇筑挡墙1时混凝土从该缝隙渗入排水盲沟5中,而影响盲沟的渗水功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布设完一组滤水骨架后,先浇筑挡墙1至该组滤水骨架布设的高度位置,直至挡墙1浇筑到设计高度。请再参阅图1,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坡面的渗水点a布设第二子骨架32,有效地提高积水排泄。本技术挡墙背后的反滤层结构,采用排水盲沟作为滤水骨架的构件,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砂砾石作为反滤层。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挡墙背后的反滤层结构,置于挡墙背后的边坡坡面上,用以将边坡的地下水排出,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坡面自下而上横向设置的多组滤水骨架和泄水管,每组滤水骨架包括:多个第一子骨架,呈条状,沿坡面倾斜方向纵向设置;第二子骨架,设置于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子骨架之间,所述第二子骨架具有两个端部和设于所述两个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第一子骨架相连,所述中间部分沿坡面向上突起;其中,所述第一子骨架和第二子骨架由排水盲沟构成;所述泄水管与所述滤水骨架连通,以将渗入所述滤水骨架的地下水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墙背后的反滤层结构,置于挡墙背后的边坡坡面上,用以将边坡的地下水排出,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坡面自下而上横向设置的多组滤水骨架和泄水管,每组滤水骨架包括:多个第一子骨架,呈条状,沿坡面倾斜方向纵向设置;第二子骨架,设置于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子骨架之间,所述第二子骨架具有两个端部和设于所述两个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第一子骨架相连,所述中间部分沿坡面向上突起;其中,所述第一子骨架和第二子骨架由排水盲沟构成;所述泄水管与所述滤水骨架连通,以将渗入所述滤水骨架的地下水排出。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新凯,王建松,蔡俊华,刘代文,廖小平,高和斌,熊晋,吴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南方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