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0083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30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装置,其包括一反应炉,所述反应炉包括一炉体,所述炉体包括一顶部、一底部、连接顶部和底部的一侧部以及一内腔,所述反应炉还包括一进氧管、一观察管、一燃烧控制部、一进料口、一出料口和一出气管,所述进氧管、观察管、燃烧控制装置、进料口、出料口、出气管相互间隔开并均与内腔连通,所述观察管远离炉体的末端包括用于观察内腔的一透明视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反应装置设置透明视镜来便于生产人员观察炉内燃烧情况并据此控制燃料的添加,反应装置能够适应自动化连续生产,大幅提高生成率,降低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学物质的生产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很多化学物质的生产仍需要在反应装置中利用燃料氧化燃烧实现,化学物质的整个生产过程需要涉及燃烧、产物排出、冷却、收集等一系列程序,因此需要生产人员进行一系列的连续操作,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而现有技术中,反应炉通常设计为不透明的,生产人员很难直接观察到反应装置中的燃料燃烧情况,无法根据燃烧情况对燃料的添加进行控制,而且出炉的化学物质一般仍然处于高温,其冷却收集也是生产上的难点。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反应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能直接观察炉内燃烧情况的一种反应装置。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装置,其包括一反应炉,所述反应炉包括一炉体,所述炉体包括一顶部、一底部、连接顶部和底部的一侧部以及由顶部、底部和侧部形成的一内腔,所述反应炉还包括自炉体侧部倾斜向上凸伸的一进氧管、自炉体侧部倾斜向上凸伸的一观察管、自炉体侧部倾斜向上凸伸的一燃烧控制部、开设在炉体侧部上的一进料口、开设在炉体侧部上的一出料口、自炉体侧部弯曲向上凸伸的一出气管,所述进氧管、观察管、燃烧控制装置、进料口、出料口、出气管相互间隔开并均与内腔连通,所述观察管远离炉体的末端包括用于观察内腔的一透明视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位于反应炉外的一接料盘,所述接料盘包括靠近出料口的第一末端和远离出料口的第二末端,所述接料盘位于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一末端至第二末端逐渐向下倾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垫设于接料盘下方并抵接固定接料盘的一震动发生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一水冷部,所述水冷部包括一进水管和一出水管,所述接料盘包括自第一末端贯穿至第二末端的一水冷槽,所述进水管在第二末端与水冷槽连通,所述出水管在第一末端与水冷槽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一装料盘,所述装料盘位于第二末端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支撑反应炉的一支撑架和两轴承,所述支撑架包括一底板以及自底板向上凸伸的两侧板,所述两侧板左右相对设置,所述反应炉左右两侧各通过一轴承固定在侧板上,所述反应炉能够以轴承为中心作圆周摆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与进料口配合的一进料板以及与出料口配合的一出料板,所述进料板能够打开或者关闭进料口,所述出料板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出料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应炉还包括设置于顶部上的若干吊环,所述吊环呈对称分布或者阵列分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控制部包括一进气管以及控制进气量的一燃烧控制器。本技术反应装置设置透明视镜来便于生产人员观察炉内燃烧情况并据此控制燃料的添加,反应装置能够适应自动化连续生产,大幅提高生成率,降低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反应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反应装置在第二视角下去除炉体顶部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反应装置在第三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请参阅图1-3,本技术反应装置100用于利用铋锭生产氧化铋,反应装置100包括一反应炉1、一接料盘2、一震动发生器3、一水冷部4以及一装料盘5。反应炉1包括一圆柱形炉体11、一进氧管12、一观察管13、一燃烧控制部14、一进料口15、一出料口16以及一出气管17,进氧管12、观察管13、燃烧控制装置14、进料口15、出料口16、出气管17相互间隔开。反应炉1被一支撑架18和两轴承19支撑,支撑架18包括一底板181以及自底板181向上凸伸的两侧板182,两侧板182左右相对设置,反应炉1左右两侧各通过一轴承19固定在侧板182上,反应炉1能够以轴承19为中心作圆周摆动。炉体11包括一顶部111、一底部112以及连接顶部111和底部112的一侧部113以及由顶部111、底部112和侧部113形成的一内腔114,铋锭在内腔114内在燃料的燃烧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液态的氧化铋,顶部111上设置有若干吊环115,吊环115呈阵列分布。炉体11包括内外两层,外层为不锈钢外壳,内层为耐火材料铬镁砖制作而成的内衬,内衬起保温作用并防止铋锭或者氧化铋与不锈钢外壳反应。进氧管12自炉体11侧部113倾斜向上凸伸,进氧管12与内腔114连通,氧气自进氧管12进入内腔114内支撑燃料燃烧。观察管13自炉体11侧部113倾斜向上凸伸,观察管13与内腔114连通,观察管13远离炉体11的末端包括一透明视镜131,生产人员可以通过透明视镜131观察内腔114内的燃烧情况,并根据燃烧情况控制燃料的添加。燃烧控制装置14自炉体11侧部113倾斜向上凸伸,燃烧控制装置14包括一进气管141以及控制燃烧的一燃烧控制器142,本实施例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气体,天然气通过进气管141进入内腔114内以供燃烧,燃烧控制器142控制进气量进而控制燃烧的强度。进料口15开设在炉体11侧部113上,进料口15与内腔114连通且用于添加原料铋锭至内腔114内,反应装置100包括与进料口15配合的一进料板(图上未示出),进料板能够打开或者关闭进料口15。出料口16开设在炉体11侧部113上,出料口16与内腔114连通且用于流出氧化铋液体,反应装置100包括与出料口16配合的一出料板(图上未示出),出料板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出料口16。出气管17开设在炉体11侧部113上,出气管17与内腔114连通并用于排除燃料燃烧后生成的废气。接料盘2呈长条状,接料盘2包括靠近出料口16的第一末端21和远离出料口16的第二末端22,接料盘2位于出料口16下方,第一末端21至第二末端22逐渐向下倾斜,铋锭燃烧生成的氧化铋液体能够直接从出料口16流入接料盘2中,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第一末端21流向第二末端22,接料盘2包括自第一末端21贯穿至第二末端22的中空的一水冷槽23。震动发生器3垫设于接料盘2下方并抵接固定接料盘2,因氧化铋液体存在一定的黏度,震动发生器3还能震动促进氧化铋液体向下流动。水冷部4包括一进水管41和一出水管42,进水管41在第二末端22与水冷槽23连通,出水管42在第一末端21与水冷槽23连通。装料盘5位于第二末端22下方,用于收集冷却后的氧化铋。冷却过程为:冷水在压力作用下从进水管41进入,自第二末端22流经水冷槽23到第一末端21并经出水管42流出,能够冷却氧化铋,氧化铋液体流至第二末端时,温度已经冷却至常温,可以用装料盘5直接收集。本反应装置还能用于类似于氧化铋的其他化学物质的生产。本技术反应装置100设置透明视镜31来便于生产人员观察炉内燃烧情况并据此控制燃料的添加,反应装置100能够适应自动化连续生产,大幅提高生成率,降低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反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装置,其包括一反应炉,所述反应炉包括一炉体,所述炉体包括一顶部、一底部、连接顶部和底部的一侧部以及由顶部、底部和侧部形成的一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炉还包括自炉体侧部倾斜向上凸伸的一进氧管、自炉体侧部倾斜向上凸伸的一观察管、自炉体侧部倾斜向上凸伸的一燃烧控制部、开设在炉体侧部上的一进料口、开设在炉体侧部上的一出料口、自炉体侧部弯曲向上凸伸的一出气管,所述进氧管、观察管、燃烧控制装置、进料口、出料口、出气管相互间隔开并均与内腔连通,所述观察管远离炉体的末端包括用于观察内腔的一透明视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装置,其包括一反应炉,所述反应炉包括一炉体,所述炉体包括一顶部、一底部、连接顶部和底部的一侧部以及由顶部、底部和侧部形成的一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炉还包括自炉体侧部倾斜向上凸伸的一进氧管、自炉体侧部倾斜向上凸伸的一观察管、自炉体侧部倾斜向上凸伸的一燃烧控制部、开设在炉体侧部上的一进料口、开设在炉体侧部上的一出料口、自炉体侧部弯曲向上凸伸的一出气管,所述进氧管、观察管、燃烧控制装置、进料口、出料口、出气管相互间隔开并均与内腔连通,所述观察管远离炉体的末端包括用于观察内腔的一透明视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位于反应炉外的一接料盘,所述接料盘包括靠近出料口的第一末端和远离出料口的第二末端,所述接料盘位于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一末端至第二末端逐渐向下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垫设于接料盘下方并抵接固定接料盘的一震动发生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一水冷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宇彬朱刘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