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电式快速负高压功率脉冲输出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90191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9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充电式快速负高压功率脉冲输出电路,它包括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还包括充电电路、触发控制电路、功率脉冲输出电路。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分别与功率脉冲输出电路和充电电路连接,触发控制电路与功率脉冲输出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充电功能,既可使用交流220V作为供电电源,也可单独使用充电电池作为供电电源,实现了电路供电多样性,方便用户在特殊环境下的使用;触发速度快,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充电电压高,存储能量大,输出放电脉冲瞬间功率高;输出功率脉冲的隔离触发控制,减小输出干扰,方便用户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工业、科研、军工等领域的高压功率脉冲发生装置、大电流脉冲发生器及引爆系统等中的可充电式快速负高压功率脉冲输出电路
技术介绍
一方面现有的高压脉冲发生装置或引爆系统,在其工作时需要外部供电电源,但在无外部供电的一些特殊应用场合中,使用十分不便;另一方面,上述装置受工作机理及元器件性能等限制,触发速度较慢,输出的脉冲电流小,脉冲功率低,负载获得的瞬间输出能量小,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状况及市场实际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性能稳定、瞬间输出能量高、响应速度快的可充电式快速负高压功率脉冲输出电路。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充电式快速负高压功率脉冲输出电路,它包括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电路、触发控制电路、功率脉冲输出电路,所述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分别与功率脉冲输出电路和充电电路连接,所述触发控制电路与功率脉冲输出电路连接;具体电路连接为:所述充电电路中,变压器TRF1的初级线圈Lp1的a端接交流供电输入的火线L端,变压器TRF1初级线圈Lp1的b端接交流供电输入的零线N端,变压器TRF1次级线圈Ls1的c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RF1次级线圈Ls1的d端分别与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和D4的正极相连后接地GND,二极管D2和D3的负极相连后分别接电容C1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电阻R2的一端和三极管T1的发射极,电容C1的负极接地GND,二极管D6的正极分别接发光管LED1的正极和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T1的基极,发光管LED1的负极通过电阻R1分别接比较放大器U1A的输出端1脚和电容C2的一端,比较放大器U1A的接地端4脚与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GND,电阻R2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5的正极,比较放大器U1A的电源端8脚分别与二极管D5的负极、电阻R3的一端、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中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并作为内部供电端Vcc,可调基准源U2的阴极1脚和控制端2脚相连后分别与比较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2脚、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并作为内部基准端Vr,可调基准源U2的阳极3脚接地GND,比较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3脚接电位器RW的可调端3脚,电位器RW的1脚通过电阻R5接地GND,电位器RW的2脚通过电阻R4分别接二极管D8的负极、断路器Fuse的一端、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中开关S1的一端,三极管T1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8的正极,断路器Fuse的另一端接充电电池BAT的正极,充电电池BAT的负极接地GND;所述触发控制电路中,触发控制端P/N通过电阻R6接光电耦合器U3输入二极管的阳极1脚,光电耦合器U3输入二极管的阴极2脚接控制地G1,光电耦合器U3输出三极管的集电极4脚分别与电阻R8和电容C4的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3输出三极管的发射极3脚与电容C3的一端相连后接地GND,稳压芯片U4与电容C8并联,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9的一端、稳压芯片U4的1脚、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内部供电端Vcc,稳压芯片U4的3脚接地GND,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的另一端、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6脚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5脚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接内部基准端Vr,电阻R10的一端接内部供电端Vcc,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放大器U1B的输出端7脚、电容C5的一端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可控硅SCR的控制极3脚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SCR的阴极1脚相连后接地GND;所述功率脉冲输出电路中,高压电源1与高压电源2的输入供电端Vin相连后接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中二极管D7的正极,高压电源1和高压电源2的输入地G相连后接地GND,高压电源1的输出地HG1和高压电源2的输出地HG2相连后接地GND,高压电源2的输出端HV2通过电阻R12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触发控制电路中可控硅SCR的阳极2脚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接变压器TRF2初级线圈Lp2的异名端1脚,变压器TRF2初级线圈Lp2的同名端2脚与电阻R18的一端相连后接地GND,变压器TRF2次级线圈Ls2的异名端4脚接触发管T2的触发极G端,变压器TRF2次级线圈Ls2的同名端3脚分别与触发管T2的阴极K端、电阻R18的另一端、电阻R19的一端相连并作为高压脉冲输出地HGND引出,触发管T2的阳极A端分别与电阻R13和电容C7的一端连接,高压电源1的输出端HV1分别与电阻R13的另一端、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中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接电阻R19的另一端并作为高压脉冲输出端-HVP引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充电功能,既可使用交流220V作为供电电源,也可单独使用充电电池作为供电电源,实现了电路供电多样性,方便用户在特殊环境下的使用。触发速度快,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充电电压高,存储能量大,输出放电脉冲瞬间功率高。输出功率脉冲的隔离触发控制,减小输出干扰,方便用户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连接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可充电式快速负高压功率脉冲输出电路,它包括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还包括充电电路、触发控制电路、功率脉冲输出电路。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分别与功率脉冲输出电路和充电电路连接,触发控制电路与功率脉冲输出电路连接。上述充电电路中,变压器TRF1的初级线圈Lp1的a端接交流供电输入的火线L端,变压器TRF1初级线圈Lp1的b端接交流供电输入的零线N端,变压器TRF1次级线圈Ls1的c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RF1次级线圈Ls1的d端分别与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和D4的正极相连后接地GND,二极管D2和D3的负极相连后分别接电容C1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电阻R2的一端和三极管T1的发射极,电容C1的负极接地GND,二极管D6的正极分别接发光管LED1的正极和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T1的基极,发光管LED1的负极通过电阻R1分别接比较放大器U1A的输出端1脚和电容C2的一端,比较放大器U1A的接地端4脚与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GND,电阻R2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5的正极,比较放大器U1A的电源端8脚分别与二极管D5的负极、电阻R3的一端、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中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并作为内部供电端Vcc,可调基准源U2的阴极1脚和控制端2脚相连后分别与比较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2脚、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并作为内部基准端Vr,可调基准源U2的阳极3脚接地GND,比较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3脚接电位器RW的可调端3脚,电位器RW的1脚通过电阻R5接地GND,电位器RW的2脚通过电阻R4分别接二极管D8的负极、断路器Fuse的一端、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中开关S1的一端,三极管T1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8的正极,断路器Fuse的另一端接充电电池BAT的正极,充电电池BAT的负极接地GN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充电式快速负高压功率脉冲输出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充电式快速负高压功率脉冲输出电路,它包括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电路、触发控制电路、功率脉冲输出电路,所述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分别与功率脉冲输出电路和充电电路连接,所述触发控制电路与功率脉冲输出电路连接;具体电路连接为:所述充电电路中,变压器TRF1的初级线圈Lp1的a端接交流供电输入的火线L端,变压器TRF1初级线圈Lp1的b端接交流供电输入的零线N端,变压器TRF1次级线圈Ls1的c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RF1次级线圈Ls1的d端分别与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和D4的正极相连后接地GND,二极管D2和D3的负极相连后分别接电容C1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电阻R2的一端和三极管T1的发射极,电容C1的负极接地GND,二极管D6的正极分别接发光管LED1的正极和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T1的基极,发光管LED1的负极通过电阻R1分别接比较放大器U1A的输出端1脚和电容C2的一端,比较放大器U1A的接地端4脚与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GND,电阻R2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5的正极,比较放大器U1A的电源端8脚分别与二极管D5的负极、电阻R3的一端、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中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并作为内部供电端Vcc,可调基准源U2的阴极1脚和控制端2脚相连后分别与比较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2脚、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并作为内部基准端Vr,可调基准源U2的阳极3脚接地GND,比较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3脚接电位器RW的可调端3脚,电位器RW的1脚通过电阻R5接地GND,电位器RW的2脚通过电阻R4分别接二极管D8的负极、断路器Fuse的一端、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中开关S1的一端,三极管T1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8的正极,断路器Fuse的另一端接充电电池BAT的正极,充电电池BAT的负极接地GND;所述触发控制电路中,触发控制端P/N通过电阻R6接光电耦合器U3输入二极管的阳极1脚,光电耦合器U3输入二极管的阴极2脚接控制地G1,光电耦合器U3输出三极管的集电极4脚分别与电阻R8和电容C4的一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3输出三极管的发射极3脚与电容C3的一端相连后接地GND,稳压芯片U4与电容C8并联,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9的一端、稳压芯片U4的1脚、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接内部供电端Vcc,稳压芯片U4的3脚接地GND,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的另一端、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6脚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5脚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接内部基准端Vr,电阻R10的一端接内部供电端Vcc,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放大器U1B的输出端7脚、电容C5的一端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可控硅SCR的控制极3脚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SCR的阴极1脚相连后接地GND;所述功率脉冲输出电路中,高压电源1与高压电源2的输入供电端Vin相连后接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中二极管D7的正极,高压电源1和高压电源2的输入地G相连后接地GND,高压电源1的输出地HG1和高压电源2的输出地HG2相连后接地GND,高压电源2的输出端HV2通过电阻R12分别与电容C6的一端、触发控制电路中可控硅SCR的阳极2脚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接变压器TRF2初级线圈Lp2的异名端1脚,变压器TRF2初级线圈Lp2的同名端2脚与电阻R18的一端相连后接地GND,变压器TRF2次级线圈Ls2的异名端4脚接触发管T2的触发极G端,变压器TRF2次级线圈Ls2的同名端3脚分别与触发管T2的阴极K端、电阻R18的另一端、电阻R19的一端相连并作为高压脉冲输出地HGND引出, 触发管T2的阳极A端分别与电阻R13和电容C7的一端连接,高压电源1的输出端HV1分别与电阻R13的另一端、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中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接电阻R19的另一端并作为高压脉冲输出端‑HVP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充电式快速负高压功率脉冲输出电路,它包括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电路、触发控制电路、功率脉冲输出电路,所述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分别与功率脉冲输出电路和充电电路连接,所述触发控制电路与功率脉冲输出电路连接;具体电路连接为:所述充电电路中,变压器TRF1的初级线圈Lp1的a端接交流供电输入的火线L端,变压器TRF1初级线圈Lp1的b端接交流供电输入的零线N端,变压器TRF1次级线圈Ls1的c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RF1次级线圈Ls1的d端分别与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和D4的正极相连后接地GND,二极管D2和D3的负极相连后分别接电容C1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电阻R2的一端和三极管T1的发射极,电容C1的负极接地GND,二极管D6的正极分别接发光管LED1的正极和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T1的基极,发光管LED1的负极通过电阻R1分别接比较放大器U1A的输出端1脚和电容C2的一端,比较放大器U1A的接地端4脚与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GND,电阻R2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5的正极,比较放大器U1A的电源端8脚分别与二极管D5的负极、电阻R3的一端、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中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并作为内部供电端Vcc,可调基准源U2的阴极1脚和控制端2脚相连后分别与比较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2脚、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并作为内部基准端Vr,可调基准源U2的阳极3脚接地GND,比较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3脚接电位器RW的可调端3脚,电位器RW的1脚通过电阻R5接地GND,电位器RW的2脚通过电阻R4分别接二极管D8的负极、断路器Fuse的一端、电池电压及高压显示电路中开关S1的一端,三极管T1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8的正极,断路器Fuse的另一端接充电电池BAT的正极,充电电池BAT的负极接地GND;所述触发控制电路中,触发控制端P/N通过电阻R6接光电耦合器U3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文高压电源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