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前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89352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9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型前减震器,包括前叉(1)、阻尼器(2)、摇臂(3)和上联板组件(4),前叉(1)由左减震和右减震组成,左减震、右减震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摇臂(3)设置在前叉(1)的底端,阻尼器(2)一端与前叉(1)中部连接,另一端与摇臂(3)连接,前叉(1)的顶端与上联板组件(4)连接。阻尼器没有直接作用在前轮轴上,而是作用在摇臂的中间部位上,摇臂一边与前叉连接,一边与前轮轴连接,摇臂带动前轮一起围绕着前叉做圆周运动,再通过阻尼器的压缩和释放达到减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器,具体涉及一种L型前减震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跨骑正三轮摩托车前减震为伸缩管式前叉液力减震器,其工作方式为通过减震的伸缩直接将路面传递至前轮的冲击力传递至前减震靠前减震器本身的减震效果来消除震动,这种结构方式的减震效果有限,而且导致空载时舒适性差,重载时承载能力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对高质量三轮摩托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L型前减震器,保证承载力和舒适性的同时有效的释放了来自于地面冲击力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型前减震器,包括前叉、阻尼器、摇臂和上联板组件,前叉由左减震和右减震组成,左减震、右减震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摇臂设置在前叉的底端,阻尼器一端与前叉中部连接,另一端与摇臂连接,前叉的顶端与上联板组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阻尼器分为左、右阻尼器,左、右阻尼器分别与前叉的左、右减震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摇臂分为左、右摇臂,左、右摇臂的一端分别与前叉的左、右减震连接,左、右阻尼器的一端分别与左、右摇臂的中间位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减震和右减震为L型加粗减震臂。有益效果是:阻尼器没有直接作用在前轮轴上,而是作用在摇臂的中间部位上,摇臂一边与前叉连接,一边与前轮轴连接,摇臂带动前轮一起围绕着前叉做圆周运动,再通过阻尼器的压缩和释放达到减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该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叉,2、阻尼器,3、摇臂,4、上联板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前叉1、阻尼器2、摇臂3和上联板组件4,前叉1由左减震和右减震组成,左减震、右减震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增加强度及各尺寸保障能力,阻尼器2分为左、右阻尼器,摇臂3分为左、右摇臂,左、右摇臂的一端分别与前叉1的左、右减震的底端连接,左、右阻尼器的一端与前叉1的左、右减震中部连接,左、右阻尼器的另一端与左、右摇臂中间位置连接,前叉1的顶端与上联板组件4连接;前轮通过前轮轴与摇臂3连接;前叉1上端通过上联板组件4及连接件固定连接在车架上。阻尼器2没有直接作用在前轮轴上,而是作用在摇臂3的中间部位上,摇臂3一边与前叉1连接,一边与前轮轴连接,摇臂3带动前轮一起围绕着前叉1做圆周运动,再通过阻尼器2的压缩和释放达到减震的目的;当车轮通过凸凹起地面时,前轮把巨大的直接冲击力化解为前轮围绕着前叉1做相对的圆周力,有效的释放了来自于地面冲击力强度,达到减震的作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L型前减震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L型前减震器,包括前叉(1)、阻尼器(2)、摇臂(3)和上联板组件(4),前叉(1)由左减震和右减震组成,左减震、右减震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摇臂(3)设置在前叉(1)的底端,阻尼器(2)一端与前叉(1)中部连接,另一端与摇臂(3)连接,前叉(1)的顶端与上联板组件(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前减震器,包括前叉(1)、阻尼器(2)、摇臂(3)和上联板组件(4),前叉(1)由左减震和右减震组成,左减震、右减震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摇臂(3)设置在前叉(1)的底端,阻尼器(2)一端与前叉(1)中部连接,另一端与摇臂(3)连接,前叉(1)的顶端与上联板组件(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型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继东袁芹张善军王慎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宗申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