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下曝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8889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液下曝气机,包括电机(11)、电机上方的导向分配器(13)和泵壳(12)、电机轴(9)上的叶轮(8)和与叶轮对应的进气管(3),所述叶轮(8)位于泵壳内,其特征是泵壳(12)上端依次连接套筒(6)、拦污栅(5)。(*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曝气装置,尤其是一种液下曝气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污水净化处理、水产养殖等行业中,增氧泵得到广泛应用,公开号为CN2408678Y的技术专利即公开了一种潜水曝气机的技术方案,它包括电机、电机上方的泵壳、电机轴上的叶轮和与叶轮对应的进气管,所述叶轮位于泵壳内,泵壳上设有出水口,泵壳上端连接进水导向漏斗。这种结构的曝气机,其出水口与进水导向漏斗之间的距离较近,工作时易造成含气水流短路,使从出水口排出的部分气泡被再次吸入进水口,直接影响曝气机的充氧效果和气泡覆盖面积。此外,由于进水导向漏斗上没有拦污隔离装置,杂物易被吸入泵壳而缠绕叶轮,甚至堵塞曝气机,影响整机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充氧效率高并具有拦污功能的液下曝气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液下曝气机,包括电机、电机上方的导向分配器和泵壳、电机轴上的叶轮和与叶轮对应的进气管,所述叶轮位于泵壳内,其特征是泵壳上端依次连接套筒、拦污栅。其中套筒可以根据实际水深进行长度调节。工作时,拦污栅的缝隙作为进水口,电机带动叶轮旋转产生负压,使水流从拦污栅的缝隙被吸入泵壳,与来自进气管的空气在叶轮的搅拌、剪切下与水流充分混合后再从导向分配器向周围水域喷射,达到曝气充氧目的。其间,套筒使进水口与导向分配器的出水口之间的距离增大,延长了带气水流的循环路径,为气泡内的氧气溶入水流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充氧效果好,覆盖面积大;拦污栅还可以有效的阻拦污物,保证曝气机正常工作。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在拦污栅上通过一支撑盖板连接浮筒,以吸收曝气机工作过程中的震动能量;进气管下端设有负压罩,确保空气与水流充分混合,进气管上端设有消声器,工作时消声器位于水面之上,可以有效地降低气流进入进气管时所产生的噪声。本技术通过在泵壳上端依次连接套筒、拦污栅,增加了进水口与导向分配器出水口之间的距离,使带气水流的循环路径延长,充氧效果好,气泡覆盖面积大;而且拦污栅可以有效地阻拦污物,保证曝气机正常工作;同时,套筒浮筒和消声器的设置,可以吸收震动并降低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曝气机自下至上依次为通过法兰连接的电机11、导向分配器13、泵壳12、套筒6和拦污栅5,电机轴9上连接叶轮8,叶轮8位于泵壳12与导向分配器13共同形成的腔体内,出水口10均匀的分布在导向分配器13下部的周围;浮筒4连接在拦污栅5上部;进气管3通过支撑盖板2固定,其上端连接消声器1,下端连接负压罩7,该负压罩7的开口端与叶轮8对应。使用时,在浮筒作用下,曝气机的浮筒以下部分没入水中,消声器位于水面之上,接通电机电源即可工作。权利要求1.液下曝气机,包括电机(11)、电机上方的导向分配器(13)和泵壳(12)、电机轴(9)上的叶轮(8)和与叶轮对应的进气管(3),所述叶轮(8)位于泵壳内,其特征是泵壳(12)上端依次连接套筒(6)、拦污栅(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下曝气机,其特征是拦污栅(5)上通过一支撑盖板(2)连接浮筒(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下曝气机,其特征是进气管(3)下端设有负压罩(7),上端设有消声器(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下曝气机。现有的曝气机,其出水口与进水导向漏斗之间的距离较近,工作时易造成含气水流短路,直接影响曝气机的充氧效果和气泡覆盖面积。且无拦污隔离装置,杂物易被吸入泵壳而缠绕叶轮影响整机正常工作。本技术包括电机、电机上方的导向分配器和泵壳、电机轴上的叶轮和与叶轮对应的进气管,所述叶轮位于泵壳内,其特征是泵壳上端依次连接套筒、拦污栅。它充氧效果好,气泡覆盖面积大;而且拦污栅可以有效地阻拦污物,保证曝气机正常工作。文档编号C02F7/00GK2563151SQ0226609公开日2003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5日专利技术者黄伟飞, 俞德成, 郦志明, 傅雪权 申请人:诸暨市宏宇环保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飞俞德成郦志明傅雪权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宏宇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