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包括梁柱,梁柱之间设有楼板,梁柱的顶部安装斜向朝南的楼顶,楼顶的顶部铺设楼顶太阳能板,每一层楼板的下部设有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位于南侧,上支撑板通过上固定座固定在楼板的下部,下支撑板通过下固定座固定在墙体上,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配合设有支撑框,支撑框的一端与上支撑板配合为内端。在阳光充足时,将楼中太阳能板伸出进行光照,同时楼中太阳能板能够向上翻折,翻折后形成一定角度尽量与太阳光直射角度缩小距离,新的太阳能板能够增加太阳能的收集面积。在风雨天气,楼中太阳能板能够收回,避免外界环境造成的损坏,提高使用寿命。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气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环保节能建筑。
技术介绍
环保节能建筑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目前,现有的建筑结构采用太阳能技术的,多为在建筑顶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但是由于建筑楼顶面积有限,楼顶太阳能板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建筑,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包括梁柱,梁柱之间设有楼板,梁柱的顶部安装斜向朝南的楼顶,楼顶的顶部铺设楼顶太阳能板,每一层楼板的下部设有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位于南侧,上支撑板通过上固定座固定在楼板的下部,下支撑板通过下固定座固定在墙体上,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配合设有支撑框,支撑框的一端与上支撑板配合为内端,支撑框的另一端为外端,支撑框的两侧设有齿条,下支撑板的侧边固定安装齿轮电机,齿轮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齿轮与齿条配合;支撑框的外端内侧设有楼中太阳能板,楼中太阳能板的侧部的端部与支撑框的内侧铰接,支撑框的内端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楼中太阳能板,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斜面朝向的楔形块,楔形块的能够与楼中太阳能板的底部配合。如上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建筑,所述的楔形块的侧边设有导向块,支撑框的内侧开设滑动槽,导向块与滑动槽配合。如上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建筑,所述的支撑框的内端设有第二气缸托板,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在第二气缸托板上。如上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建筑,所述的支撑框的外端两侧安装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气缸的缸体,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支撑垫,第一气缸的缸体的端部设有插槽,支撑垫能够插入至相邻的第一气缸的缸体的插槽内。如上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建筑,所述的支撑框的中间设有加强杆,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的内壁连接,加强杆位于楼中太阳能板的下部。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在阳光充足时,将楼中太阳能板伸出进行光照,同时楼中太阳能板能够向上翻折,翻折后形成一定角度尽量与太阳光直射角度缩小距离,新的太阳能板能够增加太阳能的收集面积。在风雨天气,楼中太阳能板能够收回,避免外界环境造成的损坏,提高使用寿命。本技术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节能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向视图。图号标注:1楼板,2梁柱,3楼顶,4楼顶太阳能板,5第一气缸,6支撑垫,7支撑框,8旋转电机,9插槽,10楼中太阳能板,11滑动槽,12导向块,13楔形块,14第二气缸,15齿轮,16上支撑板,17下支撑板,18上固定座,19第二气缸托板,20下固定座,21齿轮电机,22齿条,23加强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如图所示,2之间设有楼板1,梁柱2的顶部安装斜向朝南的楼顶3,楼顶3的顶部铺设楼顶太阳能板4,每一层楼板1的下部设有上支撑板16和下支撑板17,上支撑板16和下支撑板17位于南侧,上支撑板16通过上固定座18固定在楼板1的下部,下支撑板17通过下固定座20固定在墙体上,上支撑板16和下支撑板17之间配合设有支撑框7,支撑框7的一端与上支撑板16配合为内端,支撑框7的另一端为外端,支撑框7的两侧设有齿条22,下支撑板17的侧边固定安装齿轮电机21,齿轮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齿轮15,齿轮15与齿条22配合;支撑框7的外端内侧设有楼中太阳能板10,楼中太阳能板10的侧部的端部与支撑框7的内侧铰接,支撑框7的内端设有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的活塞杆朝向楼中太阳能板10,第二气缸14的活塞杆上安装斜面朝向的楔形块13,楔形块13的能够与楼中太阳能板10的底部配合。本技术在阳光充足时,将楼中太阳能板10伸出进行光照,同时楼中太阳能板10能够向上翻折,翻折后形成一定角度尽量与太阳光直射角度缩小距离,新的太阳能板能够增加太阳能的收集面积。在风雨天气,楼中太阳能板10能够收回,避免外界环境造成的损坏,提高使用寿命。本技术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节能环保。本技术在阳光充足时,将楼中太阳能板10伸出进行光照,同时楼中太阳能板10能够向上翻折,翻折后形成一定角度尽量与太阳光直射角度缩小距离,新的太阳能板能够增加太阳能的收集面积。在风雨天气,楼中太阳能板10能够收回,避免外界环境造成的损坏,提高使用寿命。本技术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节能环保。具体而言,为了提高楔形块13运动过程的稳定性,实施例所述的楔形块13的侧边设有导向块12,支撑框7的内侧开设滑动槽11,导向块12与滑动槽11配合。通过导向块12和导向槽11能够对楔形块13的侧边具有支撑作用,减轻第二气缸14活塞杆的压力,提高稳定性。具体的,为了降低第二气缸14在支撑框7上固定的压力,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框7的内端设有第二气缸托板19,第二气缸14的缸体固定在第二气缸托板19上。通过托板19能够有效分担第二气缸14自重所带来的压力,提高后部的配重,增加稳定性。进一步的,为了在支撑框7伸出状态下稳定性更强,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框7的外端两侧安装旋转电机8,旋转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第一气缸5的缸体,第一气缸5的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支撑垫6,第一气缸5的缸体的端部设有插槽9,支撑垫能够插入至相邻的第一气缸5的缸体的插槽9内。当支撑框7伸出后,旋转电机8转动将第一气缸5转动至竖直状态,第一气缸5的活塞杆向下与下面的第一气缸5缸体上的插槽9相配合,最下部的第一气缸5的活塞杆与地面支撑,从而可以使支撑框7外端形成支撑,有效分担支撑框7内端连接部件的承受压力,提高稳定性。更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框7的中间设有加强杆23,加强杆2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7的内壁连接,加强杆23位于楼中太阳能板10的下部。加强杆23能够对楼中太阳能板10进行支撑,提高楼中太阳能板10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上支撑板15和下支撑板17能够对支撑框7进行导向作用,支撑框7在伸出后仍然保持水平的稳定性。通过齿轮电机21驱动齿轮15转动,齿轮15带动齿条22前后移动,可以实现支撑框7在建筑内的进出。支撑框7伸出后,通过第二气缸14推动楔形块13向前,将楼中太阳能板10的一侧向上推动形成斜面,从而与太阳光照射角度减小,提高光吸收量。在阴雨天气中,将支撑框7收回,减少外界环境对本技术的损坏。通过楼顶太阳能板4能够常规获得太阳能,有效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包括梁柱(2)梁柱(2)之间设有楼板(1),梁柱(2)的顶部安装斜向朝南的楼顶(3),楼顶(3)的顶部铺设楼顶太阳能板(4),其特征在于:每一层楼板(1)的下部设有上支撑板(16)和下支撑板(17),上支撑板(16)和下支撑板(17)位于南侧,上支撑板(16)通过上固定座(18)固定在楼板(1)的下部,下支撑板(17)通过下固定座(20)固定在墙体上,上支撑板(16)和下支撑板(17)之间配合设有支撑框(7),支撑框(7)的一端与上支撑板(16)配合为内端,支撑框(7)的另一端为外端,支撑框(7)的两侧设有齿条(22),下支撑板(17)的侧边固定安装齿轮电机(21),齿轮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齿轮(15),齿轮(15)与齿条(22)配合;支撑框(7)的外端内侧设有楼中太阳能板(10),楼中太阳能板(10)的侧部的端部与支撑框(7)的内侧铰接,支撑框(7)的内端设有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的活塞杆朝向楼中太阳能板(10),第二气缸(14)的活塞杆上安装斜面朝向的楔形块(13),楔形块(13)的能够与楼中太阳能板(10)的底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包括梁柱(2)梁柱(2)之间设有楼板(1),梁柱(2)的顶部安装斜向朝南的楼顶(3),楼顶(3)的顶部铺设楼顶太阳能板(4),其特征在于:每一层楼板(1)的下部设有上支撑板(16)和下支撑板(17),上支撑板(16)和下支撑板(17)位于南侧,上支撑板(16)通过上固定座(18)固定在楼板(1)的下部,下支撑板(17)通过下固定座(20)固定在墙体上,上支撑板(16)和下支撑板(17)之间配合设有支撑框(7),支撑框(7)的一端与上支撑板(16)配合为内端,支撑框(7)的另一端为外端,支撑框(7)的两侧设有齿条(22),下支撑板(17)的侧边固定安装齿轮电机(21),齿轮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齿轮(15),齿轮(15)与齿条(22)配合;支撑框(7)的外端内侧设有楼中太阳能板(10),楼中太阳能板(10)的侧部的端部与支撑框(7)的内侧铰接,支撑框(7)的内端设有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的活塞杆朝向楼中太阳能板(10),第二气缸(14)的活塞杆上安装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波,吴蔚,朱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