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秸秆调质方式实现污泥小分子碳源转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83711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6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优化秸秆调质方式实现污泥小分子碳源转化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目前存在的剩余污泥单独厌氧发酵碳源转化效率低及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问题。方法:一、制备污泥样本;二、制备秸秆样本(以玉米秸秆为例);三、投加玉米秸秆样本;四、完成优化玉米秸秆调质方式强化污泥碳源转化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中采用的秸秆产量大,含有丰富的可利用碳源,以此作为外加碳源对剩余污泥进行调质,通过提高剩余污泥系统的碳氮比,明显的提高了剩余污泥消化过程中挥发酸的浓度;通过优化秸秆调质方式,能够实现污泥碳源的(C2和C3)转化,尤其是C2~C3小分子碳源的转化;在提高剩余污泥资源化处理效率的同时,也为秸秆的处置利用提供一条资源化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优化玉米秸秆调质方式实现剩余污泥小分子碳源(C2和C3)转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市政污水处理设施的日渐完善,快速高效处理污水的同时产生了大量剩余污泥。目前剩余污泥俨然成为污水处理过程中十分棘手的问题。厌氧消化技术相对于其它处理技术,可以实现污泥的稳定化、减量化,目前多数该研究均以生物能源为最终目标产物,消化周期比较长,且产物附加值低,因而很多研究不仅注重最终的生物能源,也开始关注厌氧消化过程的中间产物。短链挥发性脂肪酸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生物化学品,不仅是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重要中间代谢产物,亦可以作为有机碳源回用到污水处理过程中,强化脱硫、脱氮除磷效率。另一方面,剩余污泥在污水厂内部实现资源化利用可以节约运输等方面的成本。此外,这些脂肪酸经提取后还可作为原料用于合成很多重要化学物质如醋酸乙烯、聚羟基脂肪酸酯等,也可以用作生产生物能源如产电、产氢等。采用一些生物技术策略调控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从而提高挥发酸浓度,是实现污泥资源开发的一条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途径。鉴于碳源中的乙酸和丙酸对污水生物除氮效果的影响更大,如何实现C2及C3小分子碳源的可控制备及保证其高效转化是技术难点之一。由于微生物菌体是剩余污泥的主要组成物质,蛋白质含量较高。碳源的缺乏严重限制了剩余污泥中蛋白质的转化速率,进而导致其酸化效能低下。纤维素类原材料价格低廉,来源广泛,是比较理想的利原料。然而,目前这些农作物秸秆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用方式,常被直接处置或者焚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必要对秸秆的潜能进行再开发,做到资源的有效使用、循环利用,实现资源最大化。目前采用秸秆对污泥进行调质,很多研究者证明污泥厌氧消化效率能够明显得到强化,但是均采用固体形态的预处理秸秆粉末进行调质,预处理秸秆后产生的预处理液中含有大量的单糖,是理想的外加碳源原料。采用秸秆作为外碳源对剩余污泥进行调质,并通过优化调质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剩余污泥中蛋白质的转化,进一步提高剩余污泥的酸化效能及C2~C3小分子碳源浓度,而且也为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资源化思路。而到目前为止,文献中关于优化秸秆调质方式强化剩余污泥碳源转化的研究报道很少。因此,目前存在剩余污泥单独碳源转化效率低及玉米秸秆高效资源化利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目前存在剩余污泥单独碳源转化效率低及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而提供的优化玉米秸秆调质方式实现剩余污泥小分子碳源转化的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在温度为4℃的条件下将剩余污泥进行自然沉降,沉降时间为24h~30h,然后排掉上清液,得到污泥样本;二、将秸秆在温度为70℃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再粉碎成粒径为2mm~10mm的粉末,投加浓度为2%(w/w)的NaOH溶液,具体投加量为:固液比1:10,在85℃水浴条件下处理粉末1h后,将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分别可以得到三种秸秆样本:秸秆预处理液样本、秸秆干粉样本及秸秆预处理液+干粉样本;三、将步骤二制得的三种形式的秸秆样本分别投加到步骤一制得的污泥样本中,混合均匀后放入反应瓶中,其中秸秆样本投加量为0.5g/gVSS;四、将反应瓶驱氧充氮10min后,密封反应瓶,放入空气浴摇床中以100rpm/min~110rpm/min转速,进行厌氧消化,消化温度为35℃~38℃、消化时间为1d~10d,完成秸秆调质强化剩余污泥碳源转化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方法中采用不同形式秸秆作为外加碳源对剩余污泥进行调质,通过提高剩余污泥系统的碳氮比,明显的提高了剩余污泥消化过程中挥发酸的浓度。在剩余污泥中投加不同形式(处理液、干粉、处理液+干粉)的秸秆进行共发酵,与单独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实验组相比,挥发酸浓度分别提高了32%,51%,61%;乙酸、丙酸浓度之和分别提高了53%,79%,99%。说明不同的秸秆调质形式对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尤其是乙酸、丙酸浓度有很大的影响。这种采用不同调质形式的秸秆与污泥共发酵的方法,在提高剩余污泥资源化处理效率的同时,也为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资源化思路。本专利技术用于优化秸秆调质方式实现剩余污泥小分子碳源的转化。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和对比实验一的挥发酸浓度与消化时间的关系图。图2为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和对比实验一的乙酸和丙酸产量与调质方式的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之间的任意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秸秆调质强化剩余污泥碳源转化的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在温度为4℃的条件下将剩余污泥进行自然沉降,沉降时间为24h~30h,然后排掉上清液,得到污泥样本;二、将秸秆在温度为70℃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再粉碎成粒径为2mm~10mm的粉末,投加浓度为2%(w/w)的NaOH溶液,具体投加量为:固液比1:10,在85℃水浴条件下处理粉末1h后,将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秸秆预处理液样本及秸秆干粉加预处理液样本;三、将步骤二制得的不同形式秸秆样本投加到步骤一制得的污泥样本中,混合均匀后放入反应瓶中,其中秸秆样本投加量为0.5g/gVSS;四、将反应瓶驱氧充氮10min后,密封反应瓶,放入空气浴摇床中以100rpm/min~110rpm/min转速,进行厌氧消化,消化温度为35℃~38℃、消化时间为1d~10d,完成秸秆调质强化剩余污泥碳源转化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沉降时间为25h~29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空气浴摇床的转速为102rpm/min~108rpm/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消化温度为36℃~37℃、消化时间为3d~10d。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采用以下实施例和对比实验验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秸秆预处理液调质强化剩余污泥碳源转化的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在温度为4℃的条件下将剩余污泥进行自然沉降,沉降时间为24h~30h,然后排掉上清液,得到污泥样本,其中污泥样本TSS为22.9g/L,VSS为15.3g/L;二、将秸秆在温度为70℃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再粉碎成粒径为2mm~10mm的粉末,投加浓度为2%(w/w)的NaOH溶液,具体投加量为:固液比1:10,在85℃水浴条件下处理粉末1h后,将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秸秆预处理液样本;三、用500mL血清瓶作为反应瓶,将步骤二制得的秸秆预处理液样本投加到步骤一制得的污泥样本中,混合均匀后量取300mL污泥样本放入反应瓶中,其中样本投加量为0.5g/gVSS;四、将反应瓶驱氧充氮10min后,密封反应瓶,放入空气浴摇床中以100rpm/min~110rpm/min转速,进行厌氧消化,消化温度为35℃~38℃、消化时间为1d~10d,完成秸秆预处理液调质强化剩余污泥碳源转化的方法。其中剩余污泥取自晋中市正阳污水厂二沉池。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秸秆干粉调质强化剩余污泥碳源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611049540.html" title="优化秸秆调质方式实现污泥小分子碳源转化的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优化秸秆调质方式实现污泥小分子碳源转化的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优化秸秆调质方式实现污泥小分子碳源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在温度为4 ℃的条件下将剩余污泥进行自然沉降,沉降时间为24 h ~30 h,弃去上清液,得到污泥样本;二、将秸秆在温度为70 ℃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再粉碎成粒径为2 mm~10 mm的粉末,投加浓度为2%(w/w)的NaOH溶液,具体投加量为:固液比1:10,在85 ℃水浴条件下处理粉末1 h后,将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分别可以得到三种秸秆样本:秸秆预处理液样本、秸秆干粉样本及秸秆预处理液+干粉样本;三、将步骤二制得的不同形式秸秆样本投加到步骤一制得的污泥样本中,混合均匀后放入反应瓶中,其中步骤二所得三种秸秆样本投加量均为0.5 g/gVSS;四、将反应瓶驱氧充氮10 min后,密封反应瓶,放入空气浴摇床中以100 rpm/min~110 rpm/min转速,进行厌氧消化,消化温度为35 ℃~38 ℃、消化时间为1 d ~10 d,完成秸秆调质强化剩余污泥碳源转化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优化秸秆调质方式实现污泥小分子碳源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在温度为4℃的条件下将剩余污泥进行自然沉降,沉降时间为24h~30h,弃去上清液,得到污泥样本;二、将秸秆在温度为70℃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再粉碎成粒径为2mm~10mm的粉末,投加浓度为2%(w/w)的NaOH溶液,具体投加量为:固液比1:10,在85℃水浴条件下处理粉末1h后,将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分别可以得到三种秸秆样本:秸秆预处理液样本、秸秆干粉样本及秸秆预处理液+干粉样本;三、将步骤二制得的不同形式秸秆样本投加到步骤一制得的污泥样本中,混合均匀后放入反应瓶中,其中步骤二所得三种秸秆样本投加量均为0.5g/gVSS;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爱娟张家广岳秀萍温凯丽汪素芳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