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层三氧化二铁修饰的钒酸铋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481467 阅读:5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5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层Fe2O3修饰的BiVO4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超薄层Fe2O3的厚度为8‑20nm,采用旋涂离子交换吸附反应进行可控沉积的,具体方案为:首先在制备的BiVO4薄膜上旋涂0.1M的硝酸铁溶液,自然晾干,再旋涂0.1M的氢氧化钠溶液,自然晾干,由此构成一次完整的旋涂;旋涂的硝酸铁与旋涂的氢氧化钠发生离子交换吸附反应,生成铁的氢氧化物沉淀;之后连续完成2~5次所述完整的旋涂,以控制超薄层Fe2O3的厚度范围为8‑20nm;旋涂完成后,450℃热处理3h,即获得超薄层Fe2O3修饰的BiVO4薄膜。所述超薄层Fe2O3修饰的BiVO4薄膜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吸收性能、良好的稳定性、高光电效率和电荷转移效率,能够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光电催化和光催化废水燃料电池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超薄层三氧化二铁修饰的钒酸铋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及应用
技术背景钒酸铋(BiVO4)光阳极作为一种新兴的电极材料受到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BiVO4光阳极禁带较窄能够吸收绝大部分的可见光,其价带位置较正能够提供足够的氧化电位来氧化水。但是未经修饰的BiVO4光阳极存在有很多不足,如光生电子和空穴复合严重、表面反应动力学惰性等。因此研究者们通过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些局限性以求进一步提高BiVO4光电极的性能,如:M.Li等用钨元素掺杂以改善BiVO4的导电性和空穴传输距离(J.HydrogenEnergy,2010,35,7127–7133.),Ho-Kimura与J.S.Lee分别通过与TiO2、WO3构建异质结来促进电荷分离(J.Mater.Chem.A,2014,2,3948–3953;Nanoenergy,2015,15,153-163.),X.Zhang与F.Lin等分别在钒酸铋表面修饰诸如Co和RhO2等助催化剂来获得合理的表面反应动力学以促进氧的析出(Electrochim.Acta,2016,195,51-58;EnergyEnviron.Sci.,2012,5,6400.)。但是上述方法采用了较为昂贵的元素或者复杂的工艺对BiVO4进行修饰改性,因而各有其不足。Fe2O3由地壳中含量丰富的铁和氧元素构成,具有价格便宜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虽然尽管Fe2O3与BiVO4之间能级匹配,但是Fe2O3具有差的导电性和短的空穴传输距离,因此简单地在BiVO4表面修饰Fe2O3难以获得高的光催化性能或光电性能,如P.Cai等报道了利用Fe2O3修饰粉体BiVO4的研究(Nano-MicroLett.,2015,7,183-193),尽管粉体BiVO4的光催化活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其光分解水的能力下降。因此,如何使光生载流子空穴快速穿越Fe2O3修饰层,是获得高性能Fe2O3修饰BiVO4材料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Fe2O3导电性差、空穴传输距离短的不足,通过在BiVO4薄膜表面可控地修饰一超薄层Fe2O3共催化层,以获得具有高效光电催化性能和良好稳定性的可见光响应的Fe2O3/BiVO4薄膜材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解决其技术问题:一种超薄层三氧化二铁修饰的钒酸铋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层三氧化二铁的厚度为8-20nm。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所述超薄层三氧化二铁修饰的钒酸铋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薄层三氧化二铁是采用旋涂离子交换吸附反应进行可控沉积的,具体方案为:首先在制备的钒酸铋薄膜上旋涂0.1M的硝酸铁溶液,自然晾干,再旋涂0.1M的氢氧化钠溶液,自然晾干,由此构成一次完整的旋涂;旋涂的硝酸铁与旋涂的氢氧化钠发生离子交换吸附反应,生成铁的氢氧化物沉淀;之后连续完成2~5次所述完整的旋涂,以控制超薄层三氧化二铁的厚度范围为8-20nm;旋涂完成后,450℃热处理3h,即获得超薄层三氧化二铁修饰的钒酸铋薄膜。所述的钒酸铋薄膜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0.3M的Bi(NO3)3与NH4VO3溶于2M的HNO3溶液中,制成钒酸铋前驱体溶液,然后将该钒酸铋前驱体溶液旋涂到FTO导电玻璃上,每旋涂完一次后在450℃热处理15min,反复旋涂3次,最后于450℃热处理3h,即获得厚度为180nm的钒酸铋薄膜。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技术方案为:一种所述超薄层三氧化二铁修饰的钒酸铋薄膜在光催化、光电催化和光催化废水燃料电池领域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超薄层三氧化二铁修饰的钒酸铋薄膜与其他方法修饰的BiVO4薄膜以及未修饰的BiVO4薄膜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1)Fe2O3由地壳含量丰富的铁和氧元素构成,具有价格便宜和环境友好的优点;(2)BiVO4与Fe2O3之间存在着能级匹配关系,见图1,这种能级匹配关系能够满足BiVO4光生空穴传输的能量要求;(3)超薄的Fe2O3层有利于光生空穴通过Fe2O3层薄膜向电极/电解液界面传输,以减少空穴的表面聚集,从而克服Fe2O3导电性差、空穴传输距离短的不足,减少光生电荷的复合,其效果见图2;(4)空穴在BiVO4表面聚集减少,对BiVO4起到了保护作用,从而使Fe2O3/BiVO4薄膜获得了高稳定性。图1-图8所示的实验结果表明,所述的超薄层三氧化二铁修饰的钒酸铋薄膜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吸收性能、良好的稳定性、高光电效率和电荷转移效率,能够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光电催化、光催化废水燃料电池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Fe2O3与BiVO4的能级结构示意图。图2是BiVO4电极与Fe2O3/BiVO4电极的瞬态光电流的比较。图3是实施例1中BiVO4薄膜及Fe2O3/BiVO4薄膜的光吸收曲线。图4是实施例1中BiVO4薄膜及Fe2O3/BiVO4薄膜的SEM图。图5是实施例1中BiVO4薄膜及Fe2O3/BiVO4薄膜的伏安曲线。图6是实施例1中BiVO4薄膜及Fe2O3/BiVO4薄膜的光电转换效率曲线。图7是实施例1中BiVO4薄膜及Fe2O3/BiVO4薄膜用于光电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图。图8是Fe2O3/BiVO4薄膜循环用于光电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程序图。具体实施方式针对Fe2O3导电性差、空穴传输距离短等不足,本专利技术通过在BiVO4薄膜表面可控地修饰一超薄层Fe2O3共催化层,以获得具有高效光电催化性能、良好稳定性的可见光响应的Fe2O3/BiVO4薄膜材料。所述的超薄层三氧化二铁修饰的钒酸铋薄膜中,超薄层Fe2O3的厚度为8-20nm。所述的超薄三氧化二铁膜是采用基于旋涂的离子交换吸附反应进行可控沉积的,其制备过程见图9。所述的BiVO4薄膜可以采用公有的方法,如旋涂法进行制备。所述的超薄层三氧化二铁修饰的钒酸铋薄膜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吸收性能、良好的稳定性、高光电效率和电荷转移效率,能够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光电催化和光催化废水燃料电池等领域。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先采用旋涂法制备BiVO4薄膜(Appl.Catal.B:Environ.,2016,183,224-230.):将0.3M的Bi(NO3)3与NH4VO3溶于2M的HNO3溶液中,制成BiVO4前驱体溶液,然后将此前驱体溶液旋涂到FTO导电玻璃上,每旋涂完一次在450℃热处理15min,旋涂3次,然后于450℃热处理3h,即得薄膜厚度为180nm的BiVO4光阳极。之后采用旋涂离子交换吸附反应沉积Fe2O3层:首先在制备的BiVO4光阳极薄膜上旋涂0.1M的硝酸铁溶液,自然晾干,再旋涂0.1M的氢氧化钠溶液,自然晾干,由此构成一次完整的旋涂。此时旋涂的硝酸铁会与旋涂的氢氧化钠发生离子交换吸附反应,生成铁的氢氧化物沉淀。可通过调节完整的旋涂次数控制超薄层Fe2O3的厚度。本实施例进行3次完整的旋涂后,450℃热处理3h,即得超薄层Fe2O3厚度为12nm的超薄层三氧化二铁修饰的钒酸铋薄膜(Fe2O3/BiVO4薄膜)。该Fe2O3/BiVO4光阳极薄膜在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超薄层三氧化二铁修饰的钒酸铋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层三氧化二铁修饰的钒酸铋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层三氧化二铁的厚度为8‑2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层三氧化二铁修饰的钒酸铋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层三氧化二铁的厚度为8-20nm。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超薄层三氧化二铁修饰的钒酸铋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薄层三氧化二铁是采用旋涂离子交换吸附反应进行可控沉积的,具体方案为:首先在制备的钒酸铋薄膜上旋涂0.1M的硝酸铁溶液,自然晾干,再旋涂0.1M的氢氧化钠溶液,自然晾干,由此构成一次完整的旋涂;旋涂的硝酸铁与旋涂的氢氧化钠发生离子交换吸附反应,生成铁的氢氧化物沉淀;之后连续完成2~5次所述完整的旋涂,以控制超薄层三氧化二铁的厚度范围为8-20nm;旋涂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保学夏丽刚李金花白晶曾庆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