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流的变速箱导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7985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5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分流的变速箱导油装置,包括导油装置壳体和变速器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包括三挡齿轮箱、四挡齿轮箱、五档齿轮箱和球轴承箱,导油装置壳体卡接于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导油装置壳体内设置有导油腔,导油腔包括导油腔Ⅰ、导油腔Ⅱ和导油腔Ⅲ,导油腔Ⅰ、导油腔Ⅱ和导油腔Ⅲ联通;所述导油腔Ⅰ的一端设置有集油口,导油腔Ⅰ的另一端连接导油腔Ⅱ和导油腔Ⅲ,导油腔Ⅰ的侧部设置有分流孔Ⅰ,分流孔Ⅰ联通三挡齿轮箱内部空间;所述导油腔Ⅱ不与导油腔Ⅰ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分流口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分流的变速箱导油装置,属于汽车配件领域。
技术介绍
机械式变速箱中,受结构及安装位置限制,部分齿轮、轴承等运转零件位于齿轮油液面之上,难以直接有效润滑,这就要求变速箱厂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这些零件的润滑情况,从而保证变速箱运转的可靠性。否则,润滑不良将导致齿轮、轴承在运转过程中温度急剧上升,致使运转零件过早损坏,缩短了变速箱的使用寿命,同时给生产厂家带来经济损失。为此,保证变速箱中齿轮、轴承等运转零件的良好润滑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分流的变速箱导油装置,改善齿轮、轴承等运转零件的润滑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分流的变速箱导油装置,包括导油装置壳体和变速器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包括三挡齿轮箱、四挡齿轮箱、五档齿轮箱和球轴承箱,导油装置壳体卡接于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导油装置壳体内设置有导油腔,导油腔包括导油腔Ⅰ、导油腔Ⅱ和导油腔Ⅲ,导油腔Ⅰ、导油腔Ⅱ和导油腔Ⅲ联通;所述导油腔Ⅰ的一端设置有集油口,导油腔Ⅰ的另一端连接导油腔Ⅱ和导油腔Ⅲ,导油腔Ⅰ的侧部设置有分流孔Ⅰ,分流孔Ⅰ联通三挡齿轮箱内部空间;所述导油腔Ⅱ不与导油腔Ⅰ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分流口Ⅰ,分流口Ⅰ联通四挡齿轮箱和五档齿轮箱的内部空间;所述导油腔Ⅲ靠近导油腔Ⅰ的一端设置有分流孔Ⅱ和分流孔Ⅲ,分流孔Ⅱ联通四挡齿轮箱的内部空间,分流孔Ⅲ联通五挡齿轮箱的内部空间;所述导油腔Ⅲ不与导油腔Ⅰ连接的一端下部设置有分流口Ⅱ,导油腔Ⅲ不与导油腔Ⅰ连接的一端上部设置有分流口Ⅲ,分流口Ⅱ联通球轴承箱内部空间。优化的,上述可分流的变速箱导油装置,所述分流口Ⅰ至导油装置壳体底面的距离大于分流孔Ⅱ、分流孔Ⅲ至导油装置壳体底面的距离。优化的,上述可分流的变速箱导油装置,所述导油腔Ⅱ与导油腔Ⅰ呈127度夹角。优化的,上述可分流的变速箱导油装置,所述导油腔Ⅲ与导油腔Ⅰ呈140度夹角。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技术方通过将润滑油分流后分别注入变速箱的各个档位的箱体内,直接润滑机械式变速箱中位于齿轮油液面之上的齿轮、轴承等运转零件,为变速箱提供有效地润滑,提高变速箱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导油装置与变速器壳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齿轮箱油流向示意图Ⅰ;图4为齿轮箱油流向示意图Ⅱ;图中:1为导油装置壳体、2为三挡齿轮箱、3为四挡齿轮箱、4为五档齿轮箱、5为球轴承箱、6为导油腔Ⅰ、7为导油腔Ⅱ、8为导油腔Ⅲ、9为集油口、10为分流孔Ⅰ、11为分流孔Ⅱ、12为分流孔Ⅲ、13为分流口Ⅰ、14为分流口Ⅱ、15为分流口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本技术为一种可分流的变速箱导油装置,包括导油装置壳体和变速器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包括三挡齿轮箱、四挡齿轮箱、五档齿轮箱和球轴承箱,导油装置壳体卡接于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导油装置壳体内设置有导油腔,导油腔包括导油腔Ⅰ、导油腔Ⅱ和导油腔Ⅲ,导油腔Ⅰ、导油腔Ⅱ和导油腔Ⅲ联通;所述导油腔Ⅰ的一端设置有集油口,导油腔Ⅰ的另一端连接导油腔Ⅱ和导油腔Ⅲ,导油腔Ⅰ的侧部设置有分流孔Ⅰ,分流孔Ⅰ联通三挡齿轮箱内部空间;所述导油腔Ⅱ不与导油腔Ⅰ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分流口Ⅰ,分流口Ⅰ联通四挡齿轮箱和五档齿轮箱的内部空间;所述导油腔Ⅲ靠近导油腔Ⅰ的一端设置有分流孔Ⅱ和分流孔Ⅲ,分流孔Ⅱ联通四挡齿轮箱的内部空间,分流孔Ⅲ联通五挡齿轮箱的内部空间;所述导油腔Ⅲ不与导油腔Ⅰ连接的一端下部设置有分流口Ⅱ,导油腔Ⅲ不与导油腔Ⅰ连接的一端上部设置有分流口Ⅲ,分流口Ⅱ联通球轴承箱内部空间。所述分流口Ⅰ至导油装置壳体底面的距离大于分流孔Ⅱ、分流孔Ⅲ至导油装置壳体底面的距离。所述导油腔Ⅱ与导油腔Ⅰ呈127度夹角。所述导油腔Ⅲ与导油腔Ⅰ呈140度夹角。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导油装置为塑料件,安装简单,通过卡爪直接安装于变速器壳体的前端,导油装置上设置多个分流结构,包括分流孔Ⅰ、分流孔Ⅱ、分流孔Ⅲ以及分流口Ⅰ、分流口Ⅱ、分流口Ⅲ,确保变速箱中齿轮、轴承的润滑。如图3所示,导油装置装配在变速器壳体上,浸入油池的主减齿轮运转带起齿轮油通过集油口流入。齿轮油的流入位置在图3上即A处,在图4上即B处。齿轮油通过分流孔Ⅰ对三档齿轮箱进行润滑,通过分流孔Ⅱ对四档齿轮箱进行润滑,通过分流孔Ⅲ对五档齿轮箱进行润滑,通过分流口Ⅰ对四档齿轮箱和五档齿轮箱同时进行润滑,通过分流口Ⅱ对球轴承箱进行润滑,通过分流口Ⅲ流入变速器壳体后端油槽,进而流入输入轴中心油孔对其上运转零件进行润滑。润滑油的流向在图3和图4上如箭头所示。本申请的技术方通过将润滑油分流后分别注入变速箱的各个档位的箱体内,直接润滑机械式变速箱中位于齿轮油液面之上的齿轮、轴承等运转零件,为变速箱提供有效地润滑,提高变速箱的使用寿命。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分流的变速箱导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分流的变速箱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油装置壳体和变速器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包括三挡齿轮箱、四挡齿轮箱、五档齿轮箱和球轴承箱,导油装置壳体卡接于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导油装置壳体内设置有导油腔,导油腔包括导油腔Ⅰ、导油腔Ⅱ和导油腔Ⅲ,导油腔Ⅰ、导油腔Ⅱ和导油腔Ⅲ联通;所述导油腔Ⅰ的一端设置有集油口,导油腔Ⅰ的另一端连接导油腔Ⅱ和导油腔Ⅲ,导油腔Ⅰ的侧部设置有分流孔Ⅰ,分流孔Ⅰ联通三挡齿轮箱内部空间;所述导油腔Ⅱ不与导油腔Ⅰ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分流口Ⅰ,分流口Ⅰ联通四挡齿轮箱和五档齿轮箱的内部空间;所述导油腔Ⅲ靠近导油腔Ⅰ的一端设置有分流孔Ⅱ和分流孔Ⅲ,分流孔Ⅱ联通四挡齿轮箱的内部空间,分流孔Ⅲ联通五挡齿轮箱的内部空间;所述导油腔Ⅲ不与导油腔Ⅰ连接的一端下部设置有分流口Ⅱ,导油腔Ⅲ不与导油腔Ⅰ连接的一端上部设置有分流口Ⅲ,分流口Ⅱ联通球轴承箱内部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流的变速箱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油装置壳体和变速器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包括三挡齿轮箱、四挡齿轮箱、五档齿轮箱和球轴承箱,导油装置壳体卡接于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导油装置壳体内设置有导油腔,导油腔包括导油腔Ⅰ、导油腔Ⅱ和导油腔Ⅲ,导油腔Ⅰ、导油腔Ⅱ和导油腔Ⅲ联通;所述导油腔Ⅰ的一端设置有集油口,导油腔Ⅰ的另一端连接导油腔Ⅱ和导油腔Ⅲ,导油腔Ⅰ的侧部设置有分流孔Ⅰ,分流孔Ⅰ联通三挡齿轮箱内部空间;所述导油腔Ⅱ不与导油腔Ⅰ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分流口Ⅰ,分流口Ⅰ联通四挡齿轮箱和五档齿轮箱的内部空间;所述导油腔Ⅲ靠近导油腔Ⅰ的一端设置有分流孔Ⅱ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波郝芊野曹维袁小星潘思远张鹏赵生波李析原张子玉贾林娜华静雪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