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副电池切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7937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5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副电池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端与主电池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电阻;第一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接地的第二电阻;阳极接地、控制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阴极分别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稳压管的阴极连接的可控稳压源;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PMOS的源极连接;稳压管的阳极分别与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容的第二端、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NPN型三极管的发射集均接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PMOS的栅极连接,PMOS的漏极与供电接口连接,栅极与源极之间还设置有第五电阻,源极与副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本申请采用模拟电路控制,响应速度快,做到主副电池切换时不掉电,保证设备的正常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切换就
,特别是涉及一种主副电池。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很多设备中都设置有主电池和副电池从而实现供电冗余,通常情况下是由主电池为设备供电,但当主电池掉电时,则需要切换至副电池,由副电池为设备供电。现有技术中都是由单片机来检测主电池是否掉电,由于单片机响应速度的问题,当主电池掉电时,并不会立即控制副电池供电,从而导致在主电池掉电以及开启副电池之间会出现时间较长的掉电时间,影响了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如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副电池切换电路,该切换电路采用的是模拟电路控制,响应速度非常快,能够做到主副电池切换时不掉电,保证了设备的正常稳定工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副电池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端与主电池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电阻,所述主电池通过第一隔离二极管与供电接口连接;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接地的第二电阻;阳极接地、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阴极分别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稳压管的阴极连接的可控稳压源;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PMOS的源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阳极分别与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集均接地;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PMOS的栅极连接,所述PMOS的漏极通过第二隔离二极管与所述供电接口连接,所述栅极与所述源极之间还设置有第五电阻,所述源极与副电池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副电池的输出电压大于稳压管的击穿电压。优选地,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为36kΩ,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10kΩ。优选地,所述可控稳压源为型号为TL431的可控稳压源。优选地,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3.3kΩ。优选地,所述稳压管的稳定电压为5.1V。优选地,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为10kΩ。优选地,所述第五电阻的阻值为10kΩ。优选地,所述PMOS为型号为UD4003的PMOS。优选地,所述主电池和所述副电池均为锂电池。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副电池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可控稳压源、稳压管、电容、NPN型三极管以及PMOS。则根据电路很容易得到,当主电池突然掉电时,副电池的电压经过第三电阻后击穿稳压管,随后NPN型三极管导通,此外PMOS也会快速导通,进而实现副电池通过PMOS以及第二隔离二极管为设备的供电接口供电。由于本申请中采用的是模拟电路控制,响应速度非常快,能够做到主副电池切换时不掉电,保证了设备的正常稳定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主副电池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主副电池切换电路,该切换电路采用的是模拟电路控制,响应速度非常快,能够做到主副电池切换时不掉电,保证了设备的正常稳定工作。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主副电池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电路包括:第一端与主电池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电阻1,主电池通过第一隔离二极管11与供电接口连接;第一端与第一电阻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接地的第二电阻2;阳极接地、控制端与第一电阻1的第二端连接、阴极分别与第三电阻4的第一端以及稳压管5的阴极连接的可控稳压源3;第三电阻4的第二端与PMOS9的源极连接;稳压管5的阳极分别与NPN型三极管6的基极、电容7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电阻8的第一端连接;电容7的第二端、第四电阻8的第二端以及NPN型三极管6的发射集均接地;NPN型三极管6的集电极与PMOS9的栅极连接,PMOS9的漏极通过第二隔离二极管12与供电接口连接,栅极与源极之间还设置有第五电阻10,源极与副电池的输出端连接,其中,副电池的输出电压大于稳压管5的击穿电压。作为优选地,第一电阻1的阻值为36kΩ,第二电阻2的阻值为10kΩ。具体地,当主电池输出的电压为12V时,假设可控稳压源3的导通电压为2.5V,则第一电阻1的阻值为36kΩ,第二电阻2的阻值为10kΩ时,第二电阻2的第一端的电压为2.6V,则此时可控稳压源3处于导通状态。作为优选地,可控稳压源3为型号为TL431的可控稳压源3。作为优选地,第三电阻4的阻值为3.3kΩ。作为优选地,稳压管5的稳定电压为5.1V。作为优选地,第四电阻8的阻值为10kΩ。作为优选地,第五电阻10的阻值为10kΩ。作为优选地,PMOS9为型号为UD4003的PMOS9。作为优选地,主电池和副电池均为锂电池。当然,本技术并不仅限于上述各个器件的参数值,还可以取其他数值,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具体地,当主电池和副电池都在时,主电池输出的电压经过第一电阻1和第二电阻2的分压,第二电阻2的电压控制可控稳压源3导通,可控稳压源3处于导通状态,则稳压管5处于断开状态,NPN型三极管6处于关断状态,则副电池的控制开关PMOS9处于关断状态,也即,正常情况下,主电池为设备供电,副电池关断。当主电池突然掉电时,此时可控稳压源3处于断开状态,副电池的输出电压VB2经过第三电阻4、稳压管5立即开通NPN型三极管6,这时PMOS9快速导通。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副电池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可控稳压源、稳压管、电容、NPN型三极管以及PMOS。则根据电路很容易得到,当主电池突然掉电时,副电池的电压经过第三电阻后击穿稳压管,随后NPN型三极管导通,此外PMOS也会快速导通,进而实现副电池通过PMOS以及第二隔离二极管为设备的供电接口供电。由于本申请中采用的是模拟电路控制,响应速度非常快,能够做到主副电池切换时不掉电,保证了设备的正常稳定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主副电池切换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副电池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与主电池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电阻,所述主电池通过第一隔离二极管与供电接口连接;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接地的第二电阻;阳极接地、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阴极分别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稳压管的阴极连接的可控稳压源;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PMOS的源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阳极分别与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集均接地;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PMOS的栅极连接,所述PMOS的漏极通过第二隔离二极管与所述供电接口连接,所述栅极与所述源极之间还设置有第五电阻,所述源极与副电池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副电池的输出电压大于稳压管的击穿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副电池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与主电池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电阻,所述主电池通过第一隔离二极管与供电接口连接;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端接地的第二电阻;阳极接地、控制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阴极分别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稳压管的阴极连接的可控稳压源;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PMOS的源极连接;所述稳压管的阳极分别与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集均接地;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PMOS的栅极连接,所述PMOS的漏极通过第二隔离二极管与所述供电接口连接,所述栅极与所述源极之间还设置有第五电阻,所述源极与副电池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副电池的输出电压大于稳压管的击穿电压。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紫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