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7064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1 02:48
立铣刀,包括刀头、肩部和刀柄,所述肩部一端与刀柄相连接,所述肩部另一端与刀头部相连接,所述刀头包括侧刀刃和底刀刃,所述侧刀刃设置于刀头侧部,所述底刀刃设置在刀头端部,所述侧刀刃设有三条并呈螺旋状,所述侧刀刃之间设有排屑槽,所述底刀刃上设有第一后角、第二后角和第三后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大切量加工,通过在底刀刃上设有第一后角、第二后角和第三后角,增大了容屑空间,使铁屑能及时排出,降低了刀具的切削阻力和磨损量,从而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由于容屑空间大铁屑不容易堵在刀具和加工表面的附近,使刀具切削时可以直接与工件接触,从而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刀具,特别涉及立铣刀。
技术介绍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立铣刀是用于加工沟槽和台阶面等,刀齿在圆周和端面上,工作时不能沿轴向进给。当立铣刀上有通过中心的端齿时,可轴向进给。普通的立铣刀底刀刃上设有两个后角,普通的立铣刀不适合大切削量加工,由于容屑空间小,铁屑不能及时排出,而且会增加刀具切削阻力,使刀具容易磨损,降低了刀具的使用寿命,并且没有及时排出的铁屑容易堵在刀具和加工面的附近,刀具加工时,铁屑会阻碍刀具与加工面的接触,从而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大切削量加工时不但可以延长刀具使用寿命,而且还能提高工件加工精度的立铣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立铣刀,包括刀头、肩部和刀柄,所述肩部一端与刀柄相连接,所述肩部另一端与刀头相连接,所述刀头包括侧刀刃和底刀刃,所述侧刀刃设置于刀头侧部,所述底刀刃设置在刀头端部,所述侧刀刃设有三条并呈螺旋状,所述侧刀刃之间设有排屑槽,所述底刀刃上设有第一后角、第二后角和第三后角。所述第一后角为25°。所述第二后角为67°。所述第三后角为9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适合大切量加工,通过在底刀刃上设有第一后角、第二后角和第三后角,增大了容屑空间,使铁屑能及时排出不会阻挡刀具的切屑加工,降低了刀具的切削阻力和磨损量,从而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由于容屑空间大铁屑不容易堵在刀具和加工表面的附近,使刀具切削时可以直接与工件接触,从而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刀头端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述的立铣刀,包括刀头1、肩部2和刀柄3,所述肩部2一端与刀柄3相连接,所述肩部2另一端与刀头1相连接,所述刀头1包括侧刀刃4和底刀刃5,所述侧刀刃4设置于刀头1侧部,所述底刀刃5设置在刀头端部,所述侧刀刃4设有三条并呈螺旋状,所述侧刀刃4之间设有排屑槽6,所述底刀刃5上设有第一后角7、第二后角8和第三后角9。本技术通过在底刀刃5上设有第一后角7、第二后角8和第三后角9,所述第一后角为25°,所述第二后角为67°,所述第三后角为95°。本技术适合大切量加工,通过在底刀刃上设有第一后角、第二后角和第三后角,增大了容屑空间,使铁屑能及时排出,降低了刀具的切削阻力和磨损量,从而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由于容屑空间大铁屑不容易堵在刀具和加工表面的附近,使刀具切削时可以直接与工件接触,从而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立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肩部和刀柄,所述肩部一端与刀柄相连接,所述肩部另一端与刀头相连接,所述刀头包括侧刀刃和底刀刃,所述侧刀刃设置于刀头侧部,所述底刀刃设置在刀头端部,所述侧刀刃设有三条并呈螺旋状,所述侧刀刃之间设有排屑槽,所述底刀刃上设有第一后角、第二后角和第三后角。

【技术特征摘要】
1.立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肩部和刀柄,所述肩部一端与刀柄相连接,所述肩部另一端与刀头相连接,所述刀头包括侧刀刃和底刀刃,所述侧刀刃设置于刀头侧部,所述底刀刃设置在刀头端部,所述侧刀刃设有三条并呈螺旋状,所述侧刀刃之间设有排屑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蔼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