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进气压力波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腔、移动体、控制体、离心轴、离心腔、离心体、离心弹簧、圆弧板、松紧带、气管,离心腔、离心体、离心弹簧、圆弧板、松紧带均布置在控制体内,离心体的一端布置在离心腔内并通过离心弹簧与离心轴相连接,离心体的另一端为圆弧结构,离心体的另一端与圆弧板密封接触,松紧带布置在圆弧板的外表面。当发动机转速较高时,移动板上移,进气管路容积变小;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移动板下降,进气管路容积变小。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可变进气管系统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机械设计
的进气压力波调节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进气管路容积可变系统的进气压力波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的发动机可分为自然吸气式和增压式,其中增压式又可分为机械增压、涡轮增压和最新的气波增压。自然吸气式是没有增压器的,指空气单纯经过空气滤清器、节气门、进气歧管到达汽缸,汽油是通过喷油嘴直接喷射在进气歧管里的。以四缸发动机为例,一个活塞作一次功有四个行程:下行(进气门打开,存在压力差,空气和燃油的混合气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进入汽缸),上行(进气门关闭,压缩混合气,活塞上行到最高点时点火),又下行(混合气燃烧膨胀,推动活塞对外做功,输出动力),又上行(排气门打开,排气)。自然吸气式就是指在上面第一个行程中,混合气是靠自然形成的压力差进行吸气,增压式就是指先把气体压缩,提高气体的压力和密度,当气门打开的时候靠压力差和气体自身的高压来增加进气量,提高功率。对于自然吸气发动机来说,可变进气歧管技术较为普遍。可变进气歧管通过改变进气管的长度和截面积,提高燃烧效率,使发动机在低转速时更平稳、扭矩更充足,高转速时更顺畅、功率更强大。在理想的情况下,在低速工况时进气歧管容积越大越好,在高速工况时进气歧管容积越小越好,这样在各个转速,发动机的充气效率都较高,性能都较好。经过现有文献检索,发现专利申请号为20142022823.6,名称为小排量发动机可变进气歧管的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气管容积两级可变的技术,但是它不能进气管容积现实连续可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进气压力波调节装置,可以使发动机进气管路容积根据发动机转速进行自我调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前端进气管、后端进气管、空滤、节气门、发动机、排气管、催化器、消音器、调节腔、移动板、控制体、拉伸轴、拉伸杆、离心轴、离心腔、离心体、离心弹簧、圆弧板、松紧带、气管,节气门的两端分别与前端进气管、后端进气管相连接,发动机的进气道与后端进气管相连接,发动机的排气道与排气管相连接,空滤布置在前端进气管上,催化器、消音器依次布置在排气管上,调节腔布置在后端进气管的下壁面,移动板布置在调节腔内并与调节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移动板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拉伸杆的一端穿过前端进气管的上壁面后与移动板固结在一起,拉伸杆的另一端与拉伸轴的一端固结在一起,拉伸轴的另一端与控制体内部的上端圆弧板固结在一起,离心轴的一端穿过控制体的前壁中心后镶嵌在控制体的后壁上,离心腔、离心体、离心弹簧、圆弧板、松紧带均布置在控制体内,离心腔与离心轴固结在一起,离心体的一端布置在离心腔内并通过离心弹簧与离心轴相连接,离心体的另一端为圆弧结构,离心体的另一端与圆弧板密封接触,松紧带布置在圆弧板的外表面,离心轴的另一端通过链条与发动机的曲轴相连接,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催化器前的排气管、调节腔的下端腔体相连通。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控制体内部腔体的横截面为圆形,离心腔、圆弧板在控制体内均为阵列式布置,圆弧板的个数大于或等于离心腔的个数,圆弧板之间的间隙宽度小于离心体的横截面宽度,松紧带内部带有弹性钢丝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进气管路容积可以根据发动机转速进行连续可调,从而兼顾发动机的各种运行工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进气支管的纵剖面图;图3为图2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控制体的剖面图;图5为图4中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C-C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发动机进气管,2、空滤,3、节气门,4、进气总管,5、进气支管,6、发动机,7、发动机排气管,8、催化包,9、消音器,10、调节腔,11、控制体,12、拉伸轴,13、拉伸杆,14、离心轴,15、离心腔,16、离心体,17、离心弹簧,18、圆弧板,19、松紧带,20、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前端进气管1、后端进气管2、空滤3、节气门4、发动机5、排气管6、催化器7、消音器8、调节腔9、移动板10、控制体11、拉伸轴12、拉伸杆13、离心轴14、离心腔15、离心体16、离心弹簧17、圆弧板18、松紧带19、气管20,节气门4的两端分别与前端进气管1、后端进气管2相连接,发动机5的进气道与后端进气管2相连接,发动机5的排气道与排气管6相连接,空滤3布置在前端进气管1上,催化器7、消音器8依次布置在排气管6上,调节腔9布置在后端进气管2的下壁面,移动板10布置在调节腔9内并与调节腔9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移动板10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拉伸杆13的一端穿过前端进气管1的上壁面后与移动板10固结在一起,拉伸杆13的另一端与拉伸轴12的一端固结在一起,拉伸轴12的另一端与控制体11内部的上端圆弧板18固结在一起,离心轴14的一端穿过控制体11的前壁中心后镶嵌在控制体11的后壁上,离心腔15、离心体16、离心弹簧17、圆弧板18、松紧带19均布置在控制体11内,离心腔15与离心轴14固结在一起,离心体16的一端布置在离心腔15内并通过离心弹簧17与离心轴14相连接,离心体16的另一端为圆弧结构,离心体16的另一端与圆弧板18密封接触,松紧带19布置在圆弧板18的外表面,离心轴14的另一端通过链条与发动机4的曲轴相连接,气管20的两端分别与催化器7前的排气管6、调节腔9的下端腔体相连通;控制体11内部腔体的横截面为圆形,离心腔15、圆弧板18在控制体11内均为阵列式布置,圆弧板18的个数大于或等于离心腔15的个数,圆弧板18之间的间隙宽度小于离心体16的横截面宽度,松紧带19内部带有弹性钢丝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中,当发动机转速增大时,离心轴14的转速也增大,布置在离心腔15内的离心体16在旋转过程中离心力增大,离心体16同步向外移动并拉伸离心弹簧17,布置在控制体11内的上端圆弧板18受到离心体16的离心力的作用后向上移动,拉伸轴12也同步上移,拉伸轴12带动拉伸杆13上移,从而使拉伸杆13拉动移动板10上移,进气管路容积变小;发动机转速较低时,离心轴14的转速也较低,在离心弹簧17、松紧带19的作用下离心体16同步向内移动,布置在控制体11内的上端圆弧板18向下移动,拉伸轴12也同步下移,拉伸轴12带动拉伸杆13下移,从而使拉伸杆13带动移动体10下移,进气管路容积变大,发动机充气效率较大。在气管20的作用下,发动机排气可以进气调节腔9的下端腔体,移动板10上下移动时比较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气压力波调节装置,包括前端进气管(1)、后端进气管(2)、空滤(3)、节气门(4)、发动机(5)、排气管(6)、催化器(7)、消音器(8),节气门(4)的两端分别与前端进气管(1)、后端进气管(2)相连接,发动机(5)的进气道与后端进气管(2)相连接,发动机(5)的排气道与排气管(6)相连接,空滤(3)布置在前端进气管(1)上,催化器(7)、消音器(8)依次布置在排气管(6)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腔(9)、移动板(10)、控制体(11)、拉伸轴(12)、拉伸杆(13)、离心轴(14)、离心腔(15)、离心体(16)、离心弹簧(17)、圆弧板(18)、松紧带(19)、气管(20),调节腔(9)布置在后端进气管(2)的下壁面,移动板(10)布置在调节腔(9)内并与调节腔(9)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移动板(10)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拉伸杆(13)的一端穿过前端进气管(1)的上壁面后与移动板(10)固结在一起,拉伸杆(13)的另一端与拉伸轴(12)的一端固结在一起,拉伸轴(12)的另一端与控制体(11)内部的上端圆弧板(18)固结在一起,离心轴(14)的一端穿过控制体(11)的前壁中心后镶嵌在控制体(11)的后壁上,离心腔(15)、离心体(16)、离心弹簧(17)、圆弧板(18)、松紧带(19)均布置在控制体(11)内,离心腔(15)与离心轴(14)固结在一起,离心体(16)的一端布置在离心腔(15)内并通过离心弹簧(17)与离心轴(14)相连接,离心体(16)的另一端为圆弧结构,离心体(16)的另一端与圆弧板(18)密封接触,松紧带(19)布置在圆弧板(18)的外表面,离心轴(14)的另一端通过链条与发动机(4)的曲轴相连接,气管(20)的两端分别与催化器(7)前的排气管(6)、调节腔(9)的下端腔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压力波调节装置,包括前端进气管(1)、后端进气管(2)、空滤(3)、节气门(4)、发动机(5)、排气管(6)、催化器(7)、消音器(8),节气门(4)的两端分别与前端进气管(1)、后端进气管(2)相连接,发动机(5)的进气道与后端进气管(2)相连接,发动机(5)的排气道与排气管(6)相连接,空滤(3)布置在前端进气管(1)上,催化器(7)、消音器(8)依次布置在排气管(6)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腔(9)、移动板(10)、控制体(11)、拉伸轴(12)、拉伸杆(13)、离心轴(14)、离心腔(15)、离心体(16)、离心弹簧(17)、圆弧板(18)、松紧带(19)、气管(20),调节腔(9)布置在后端进气管(2)的下壁面,移动板(10)布置在调节腔(9)内并与调节腔(9)的内壁面密封接触,移动板(10)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拉伸杆(13)的一端穿过前端进气管(1)的上壁面后与移动板(10)固结在一起,拉伸杆(13)的另一端与拉伸轴(12)的一端固结在一起,拉伸轴(12)的另一端与控制体(1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