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
为机械传动,具体是一种空间交错轴线齿轮的轮体结构。
技术介绍
线齿轮(LineGear,LG)是一种基于空间共轭曲线啮合原理的新型齿轮,它主要适用于微小空间传动,具有体积小,传动比大、占空比小,没有根切等优点。线齿轮由主动线齿轮和从动线齿轮构成,主动线齿(drivinglineteeth)和从动线齿(drivenlineteeth)分别均布于主动线齿轮和从动线齿轮的基体上。线齿轮按照空间分布可以分为垂直交叉轴空间曲线啮合齿轮,斜交轴空间曲线啮合齿轮和交错轴空间曲线啮合齿轮。前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啮合理论、几何设计公式、制造技术基础、传动误差分析和强度分析等。由于前期所研究的线齿轮其线齿都是细长杆的形式,轮体只与线齿初始端固定,主要运用于传动力较小的情况下,并不适用于力矩很大的传递场合。结构的设计是任何机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齿轮来说。同理,对于线齿轮而言,如果想让线齿轮运用于传统机械中,现有的线齿形状在受到传统机械的大转矩时,很容易产生变形,因此需要提高齿轮的强度和整体刚度,因此对于线齿轮的结构优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主动线齿数为1的线齿轮副,可以得到更大的传动比,应用于要求大传动比的场合。然而,当主动轮线齿数为1时,由于重合度要求大于1,则所需要的主、从动线齿的长度增长,线齿轮的强度和刚度则更加无法保证,因此对运用于较大转矩传动或者是主动线齿数为1的线齿轮,则需要对其进行轮体结构上的创新设计。3D打印制造技术,是新型发展的一种增材加工技术,其由于能制造形状各异的产品和加工方便而备受喜欢,由于线齿轮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 ...
【技术保护点】
面向3D打印制造的线齿轮副的轮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根据3D打印制造成本与实体重量成正比的特点使线齿轮实体体积最小,线齿轮副包括一对主动线齿轮和从动线齿轮,主动线齿轮由主动线齿和主动轮体组成、从动线齿轮由从动线齿和从动轮体组成,主动轮轴线和从动轮轴线间交错角为0°~180°中的任意值;主动线齿轮的轮体结构为圆柱实体型结构,而从动线齿轮的轮体结构为圆台实体型或是肋板支撑式空心圆台型结构,按线齿轮理论设计的主动线齿和从动线齿分别依附在主动线齿轮的圆柱和从动线齿轮的圆台的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3D打印制造的线齿轮副的轮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根据3D打印制造成本与实体重量成正比的特点使线齿轮实体体积最小,线齿轮副包括一对主动线齿轮和从动线齿轮,主动线齿轮由主动线齿和主动轮体组成、从动线齿轮由从动线齿和从动轮体组成,主动轮轴线和从动轮轴线间交错角为0°~180°中的任意值;主动线齿轮的轮体结构为圆柱实体型结构,而从动线齿轮的轮体结构为圆台实体型或是肋板支撑式空心圆台型结构,按线齿轮理论设计的主动线齿和从动线齿分别依附在主动线齿轮的圆柱和从动线齿轮的圆台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3D打印制造的线齿轮副的轮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支撑式空心圆台型结构由空心圆台结构、上下底板、叶轮式肋板支撑结构和空心圆柱结构各部分组成,空心圆柱结构位于空心圆台结构内部且与空心圆台结构同轴线,叶轮式肋板支撑结构位于空心圆柱结构与空心圆台结构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3D打印制造的线齿轮副的轮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齿轮副的主动线齿数为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3D打印制造的线齿轮副的轮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线齿轮副的轮体结构的具体结构限定如下:1)给定线齿轮副基本尺寸参数,包括两交错轴夹角的补角θ,两轴间的距离c,传动比i,初设主动线齿轮啮合半径m,主动线齿轮螺距系数n;2)根据线齿轮副传动的扭矩T1和实际使用要求,选择线齿轮副材料,并确定材料参数,包括弹性模量E,泊松比μ,材料的切变模量G,屈服强度σs,材料在空间各个方向上许用的变形量[Δx],[Δy],[Δz],[Δθ];3)通过给定线齿轮副基本尺寸参数,运用以下表1计算公式,计算出线齿轮副的其他计算尺寸参数;表1其中:当0<θ<90°时,f(t(0))=mi+mcosθ-ccosθ-msinθ(-m+c)/n,当90°<θ<180°时,f(t(0))=mi-mcosθ+ccosθ+msinθ(-m+c)/n;4)确定主动线齿轮的轮体结构尺寸,包括主动线齿轮轮体半径R1=m-0.9r,主动线齿轮轮体宽度l1=n(te-ts),主动接触线螺旋升角5)根据主动线齿轮强度计算准则,如下式方程(1):σ1-σ3=2((Fy1zm1+Fz1|ym1|Ix1l1(l1-zm1)Rm1)2+(Fx1zm1+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扬枝,吕月玲,陈汉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