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祖应专利>正文

污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6853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污水净化装置,包括出气管(19)和分别与其连通在一起的、且全密封式的发酵池(1)、沉炼池(3)、过滤池(5)、沉淀池(7)和休水池(9),发酵池(1)上设有总进水管(21),休水池(9)上设有总出水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池(1)上的总进水管(21)的高度高于休水池(9)上的总出水管(10)的高度,总进水管(21)入口处设有层水弯(20);所述发酵池(1)与沉炼池(3)之间设有第一发酵水斗(2),沉炼池(3)与过滤池(5)之间设有沉炼水斗(4),过滤池(5)与沉淀池(7)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水斗(6),以及沉淀池(7)与休水池(9)之间设有沉淀水斗(8),并发酵池(1)、第一发酵水斗(2)、沉炼池(3)、沉炼水斗(4)、过滤池(5)、第一过滤水斗(6)、沉淀池(7)和沉淀水斗(8)及休水池(9)依次相邻、且分别通过设置在墙壁中部上侧的进水口(18、16、14、12)和第一出水口(17、15、13、11)相互连通在一起,并第一发酵水斗(2)的进水口(18)、沉炼水斗(4)的进水口(16)、第一过滤水斗(6)的进水口(14)和沉淀水斗(8)的进水口(12)的高度分别高于其第一出水口(17、15、13、11)的高度,休水池(9)上的总出水管(10)的高度高于沉炼水斗(4)上的第一出水口(15)及第一过滤水斗(6)的第一出水口(13)的高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净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地下滤池对粪便、污水等城镇生活污水进行生物处理的污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以厌氧消化为主的城镇污水分散处理设备是利用埋在地下的污水净化装置,该污水净化装置主要通过相互串联的一体化发酵池、沉炼池、过滤池、沉淀池和休水池,粪便、污水经清理污泥后经进水管进入发酵池内,依次向后溢流,无需任何机械设备。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上述各个池之间是等级出口,其不但去除污水效率低,而且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净化装置,它结构合理,厌氧消化效率高、除污效果佳。本技术污水净化装置,包括出气管和分别与其连通在一起的、且全密封式的发酵池、沉炼池、过滤池、沉淀池和休水池。其中发酵池与沉炼池之间设有第一发酵水斗,沉炼池与过滤池之间设有沉炼水斗,过滤池与沉淀池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水斗,以及沉淀池与休水池之间设有沉淀水斗,并发酵池、第一发酵水斗、沉炼池、沉炼水斗、过滤池、第一过滤水斗、沉淀池和沉淀水斗及休水池依次相邻、且分别通过设置在墙壁中部上侧的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相互连通在一起,并第一发酵水斗的进水口、沉炼水斗的进水口、第一过滤水斗的进水口和沉淀水斗的进水口的高度分别高于其第一出水口的高度;发酵池上设有总进水管,总进水管入口处设有层水弯,休水池上设有总出水管,发酵池上的总进水管的高度高于休水池上的总出水管的高度,休水池上的总出水管的高度高于沉炼水斗上的第一出水口及第一过滤水斗的第一出水口的高度。上述各个第一出水口的高度可以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也可以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本技术污水净化装置,第一发酵水斗、沉炼水斗、第一过滤水斗和沉淀水斗分别为彼此相邻的两个水斗,该两个相邻水斗通过设置在其间隔墙壁上的第二出水口相互连通,并第二出水口的高度低于第一出水口的高度。本技术污水净化装置,发酵池为两个,沉炼池为一个,过滤池为四个,沉淀池为三个,休水池为一个,相互串联,休水池上端设有检查口,并在第一发酵池与第二发酵池之间、第一过滤池与第二过滤池、第二过滤池与第三过滤池、第三过滤池与第四过滤池及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之间还分别设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二发酵水斗、第二滤水水斗、第三滤水水斗、第四滤水水斗和第二沉淀水斗,该第二发酵水斗、第二滤水水斗、第三滤水水斗、第四滤水水斗和第二沉淀水斗分别为彼此相邻的两个水斗,该两个相邻水斗通过设置在间隔墙壁上的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相互连通,并进水口的高度高于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的高度低于第一出水口的高度。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经清理后的粪便污水经厌氧消化后,其粪便污水将发酵分解成三层,其中上层是含有大量病毒和细菌的粪皮和纸削,中层是含有细苗的比较澄清的粪液,下层是含有大量细菌、细苗寄生虫卵的粪渣,所以当上述粪便污水在本技术污水净化装置进行厌氧消化时,其设置的第一发酵水斗、沉炼水斗、第一过滤水斗和沉淀水斗能够分别将在发酵池或过滤池或沉淀池或休水池中未经充分发酵的粪皮和粪渣依次分别滞留在第一发酵水斗或沉炼水斗或第一过滤水斗或沉淀水斗中继续进行充分发酵,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粪便污水的厌氧消化效率,使经过本技术污水净化装置处理后粪便污水能够达到饮用水的标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污水净化装置第一实施方案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污水净化装置第二实施方案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污水净化装置最佳实施方案结构示意图。其中1发酵池;1.1第一发酵池;1.2第二发酵池;2第一发酵水斗;3沉炼池;4沉炼水斗;5过滤池;5.1第一过滤池;5.2第二过滤池;5.3第三过滤池;5.4第四过滤池;6第一过滤水斗;7沉淀池;第一沉淀池7.1;7.2第二沉淀池;8沉淀水斗;9休水池;10总出水管;11第一出水口;12进水口;13第一出水口;14进水口;15第一出水口;16进水口;17第一出水口;18进水口;19出气管;20层水弯;21总进水管;22第二出水口;23第二出水口;24第二出水口;25第二出水口;26检查口;27第二沉淀水斗;28第四滤水水斗;29第三滤水水斗;30第二滤水水斗;31第二发酵水斗;32进水口;33第二出水口;34第一出水口;35进水口;36第二出水口;37第一出水口;38进水口;39第二出水口;40第一出水口;41进水口;42第二出水口;43第一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污水净化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所示,本技术污水净化装置,本技术污水净化装置,包括出气管19和全密封式的发酵池1、沉炼池3、过滤池5、沉淀池7和休水池9,出气管19分别与发酵池1、沉炼池3、过滤池5、沉淀池7和休水池9相互连通在一起。为了能够提高本技术污水净化装置的厌氧消化效率、除污效果佳,在发酵池1与沉炼池3、沉炼池3与过滤池5、过滤池5与沉淀池7、沉淀池7与休水池9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发酵水斗2、沉炼水斗4、第一过滤水斗6和沉淀水斗8,其中第一发酵水斗2通过设置在墙壁中部上侧的进水口18和第一出水口17分别与发酵池1、沉炼池3相互连通在一起,并第一发酵水斗2的进水口18的高度高于第一出水口17的高度;同理,沉炼水斗4通过设置在墙壁中部上侧的进水口16和第一出水口15分别与沉炼池3、过滤池5相互连通在一起,并沉炼水斗4的进水口16的高度高于第一出水口15的高度;第一过滤水斗6通过设置在墙壁中部上侧的进水口14和第一出水口13分别与过滤池5、沉淀池7相互连通在一起,并第一过滤水斗6的进水口14的高度高于第一出水口13的高度;沉淀水斗8通过设置在墙壁中部上侧的进水口12和第一出水口11分别与沉淀池7、休水池9相互连通在一起,并沉淀水斗8的进水口12的高度高于第一出水口11的高度,第一出水口17与第一出水口15及第一出水口13和第一出水口11的高度可以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也可以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即采取高低不等的出口设置方式,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各个水斗的密封性。同时,发酵池1上设有总进水管21,总进水管21入口处设有层水弯20;休水池9上设有总出水管10,发酵池1上的总进水管21的高度高于休水池9上的总出水管10的高度,休水池9上的总出水管10的高度高于沉炼水斗4上的第一出水口15及第一过滤水斗6的第一出水口13的高度。这样,上述发酵池1、第一发酵水斗2、沉炼池3、沉炼水斗4、过滤池5、第一过滤水斗6、沉淀池7和沉淀水斗8及休水池9依次相邻、且分别通过设置在墙壁中部上侧的进水口18、16、14、12和第一出水口17、15、13、11相互连通在一起。由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污水净化装置的厌氧消化效率,将上述第一发酵水斗2、沉炼水斗4、第一过滤水斗6和沉淀水斗8分别设计为彼此相邻的两个水斗,该两个相邻水斗通过设置在其间隔墙壁上的第二出水口25、第二出水口24、第二出水口23、第二出水口22相互连通,并第二出水口25的高度低于第一出水口17的高度,第二出水口24的高度低于第一出水口15的高度,第二出水口23的高度低于第一出水口13的高度,第二出水口22的高度低于第一出水口11的高度。由图3所示,经过实践,上述最佳实施方案可以由十一个池相连组成,即发酵池1为两个,沉炼池3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祖应
申请(专利权)人:周祖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