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楼板板厚测量工具,包括带有刻度标识的测量部件,连接在所述测量部件底部的卡固部件,以及插入所述测量部件内的提拉部件;所述卡固部件以连接点位置分为前段和后段,其中前段的重量大于所述后段的重量;所述提拉部件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提拉部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卡固部件前段侧面的滑槽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能够开启和关闭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使测量工具在非工作状态下关闭、工作状态下开启,使用本工具进行预埋、测量,可无损测定板厚,数据准确,修补简单,采用本工具后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对板的破坏,而且基本不会产生渗漏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检具,具体是一种板厚测量工具。
技术介绍
在浇筑楼板后,需要对楼板厚度进行检测,目前普遍采用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仪器检测,2、混凝土取芯,3、电钻打孔测定楼板的厚度。采用仪器时需板上板下各配备数名人员,采用对讲机联系,再取定板中某点后,仪器发射端和接收端对齐后才能测量得到板厚,采用此种测量虽然对板不会有破坏,但测量麻烦,耗时耗力,而且数据误差也较大。对浇筑好的楼板进行混凝土取芯测量板厚,虽然数据准确直观,但取芯机器需要拉接电线,产生安全隐患,并且对楼板的破坏很大,未来修补麻烦,容易导致漏水。采用电钻打孔后测量板厚,钻孔时需避开钢筋,往往实施起来较为困难,需多次钻孔才能找到一个适合的孔洞,往往钻孔孔径不规则也不垂直,测量时多人配合,对板的破坏较大,修补较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损测定板厚,数据准确,修补简单的楼板板厚测量工具;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测量工具测量板厚的测量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楼板板厚测量工具,包括带有刻度标识的测量部件,连接在所述测量部件底部的卡固部件,以及插入所述测量部件内的提拉部件;所述测量部件包括测量部和连接部,所述卡固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底端,所述测量部件上的刻度标识以连接点为刻度起始点,所述卡固部件以连接点位置分为前段和后段,其中前段的重量大于所述后段的重量;所述提拉部件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提拉部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卡固部件前段侧面的滑槽连接;所述提拉部件提升时,带动所述连接杆向上运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在所述滑槽内运动,并带动所述卡固部件的前段向上翻转,贴合在所述测量部件的连接部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为,所述卡固部件为一节水平空心圆管,所述水平空心圆管上设置有一吊耳,所述水平空心圆管由所述吊耳的位置分为长、短两侧,其中长侧为卡固部件的前段,短侧为卡固部件的后段;所述测量部件的连接部底端开有通孔,所述吊耳通过铆钉与通孔连接,所述卡固部件围绕所述通孔自由转动。优选地,所述提拉部件包括拉杆和拉环,所述拉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测量部件的长度,所述拉环固定在所述拉杆的顶部,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拉杆的底部。优选地,所述拉杆的底部开有通孔,通孔的两侧各连接有一根连接杆,两根连接杆另一端分别与开设在所述卡固部件前段两侧的滑槽连接。优选地,所述测量部件包括一体化的一金属空心圆管和一金属片,金属空心圆管为测量部,金属片为连接部。优选地,所述测量部件的测量部长度为30cm,卡固部件的长度为7cm,提拉部件的长度为35c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楼板板厚测量工具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加工预制块,预制块尺寸8cm×8cm×8cm,在预制块侧面设置一圈1cm宽,0.5cm深的水平凹槽,预制块正中间预埋带有刻度的PVC管,PVC管上端伸出预制块兼作板厚控制点;(2)在PVC管两端填充发泡剂,再按照要求预埋预制块,预制块浇筑采用同楼板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浇筑,楼板拆模后,清理PVC管内发泡剂;(3)插入楼板板厚测量工具,待测量部件底端伸出PVC管后,松开提拉部件,卡固部件的前段在重力作用下下翻;(3)卡固部件下翻结束后,向上提升测量部件,卡固部件卡在楼板的底部,此时由测量部件上刻度标识直接得到楼板板厚的读数;(4)读数完毕后,向下移动测量部件,留下卡固部件的翻转空间,提升提拉部件,卡固部件在连接杆的作用下上翻,贴合在测量部件上,取出楼板板厚测量工具;(5)使用防水砂浆封堵PVC管,并在楼板上下层各做防水附加层。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能够开启和关闭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利用类似窗扇滑撑做法,使测量工具在非工作状态下关闭、工作状态下开启,用于楼板板厚测量,使用本工具进行预埋、测量,可无损测定板厚,数据准确,修补简单,采用本工具后节约了劳动力,在提高数据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对板的破坏,对板修补容易,而且基本不会产生渗漏水的情况;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可以实现混凝土板厚的快速准确测量,减小了劳动力的支出,降低了由于取芯、钻孔等对混凝土板的破坏,由于修补容易,不易渗漏水,提高了项目的综合效益,具有使用安全可靠,耐用稳定的优点,有利于项目施工广泛的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楼板板厚测量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楼板板厚测量工具的使用流程图;图中,1、测量部件,2卡固部件,3、提拉部件,4、连接杆、5、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一种楼板板厚测量工具,如图1所示,包括带有刻度标识的测量部件1,连接在测量部件底部的卡固部件2,以及插入测量部件1内的提拉部件3。测量部件1包括一体化的测量部和连接部,卡固部件2转动连接在连接部的底端,测量部件1上的刻度标识以连接点为刻度起始点。卡固部件2为一节水平空心圆管,水平空心圆管上设置有一吊耳,水平空心圆管由吊耳的位置分为长、短两侧,其中长侧为卡固部件的前段,短侧为卡固部件的后段;测量部件1的连接部底端开有通孔,吊耳通过铆钉与通孔连接,卡固部件2围绕通孔自由转动。提拉部件3包括拉杆和拉环,拉环固定在拉杆的顶部,拉杆的底部开有通孔,通孔的两侧各连接有一根连接杆4,两根连接杆4另一端分别与开设在卡固部件前段两侧的滑槽5连接;提拉部件3提升时,带动连接杆4向上运动,连接杆4的另一端在滑槽5内运动,并带动卡固部件2的前段向上翻转,贴合在测量部件1的连接部上。测量部件1的测量部长度为30cm,卡固部件2的长度为7cm,提拉部件3的长度为35cm。上述的楼板板厚测量工具的测量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1)加工预制块,预制块尺寸8cm×8cm×8cm,在预制块侧面设置一圈1cm宽,0.5cm深的水平凹槽,预制块正中间预埋带有刻度的PVC管,PVC管上端伸出预制块兼作板厚控制点;(2)在PVC管两端填充发泡剂,再按照要求预埋预制块,预制块浇筑采用同楼板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浇筑,楼板拆模后,清理PVC管内发泡剂;(3)插入楼板板厚测量工具,待测量部件底端伸出PVC管后,松开提拉部件,卡固部件的前段在重力作用下下翻;(3)卡固部件下翻结束后,向上提升测量部件,卡固部件卡在楼板的底部,此时由测量部件上刻度标识直接得到楼板板厚的读数;(4)读数完毕后,向下移动测量部件,留下卡固部件的翻转空间,提升提拉部件,卡固部件在连接杆的作用下上翻,贴合在测量部件上,取出楼板板厚测量工具;(5)使用防水砂浆封堵PVC管,并在楼板上下层各做防水附加层。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专利技术,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板板厚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刻度标识的测量部件,连接在所述测量部件底部的卡固部件,以及插入所述测量部件内的提拉部件;所述测量部件包括测量部和连接部,所述卡固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底端,所述测量部件上的刻度标识以连接点为刻度起始点,所述卡固部件以连接点位置分为前段和后段,其中前段的重量大于所述后段的重量;所述提拉部件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提拉部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卡固部件前段侧面的滑槽连接;所述提拉部件提升时,带动所述连接杆向上运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在所述滑槽内运动,并带动所述卡固部件的前段向上翻转,贴合在所述测量部件的连接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板板厚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刻度标识的测量部件,连接在所述测量部件底部的卡固部件,以及插入所述测量部件内的提拉部件;所述测量部件包括测量部和连接部,所述卡固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底端,所述测量部件上的刻度标识以连接点为刻度起始点,所述卡固部件以连接点位置分为前段和后段,其中前段的重量大于所述后段的重量;所述提拉部件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提拉部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卡固部件前段侧面的滑槽连接;所述提拉部件提升时,带动所述连接杆向上运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在所述滑槽内运动,并带动所述卡固部件的前段向上翻转,贴合在所述测量部件的连接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板厚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部件为一节水平空心圆管,所述水平空心圆管上设置有一吊耳,所述水平空心圆管由所述吊耳的位置分为长、短两侧,其中长侧为卡固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公勋,郭军,赵锐,马伟,余浩,全有维,顾琛琛,沈兴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