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组对装置,包括:底座与滑动机构相连;用于确定所述管道高度的第一气囊,第一气囊固定在滑动机构上;第一侧移机构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用于调节所述管道角度的第二气囊,安装在所述第一侧移机构上;第二侧移机构,所述第二侧移机构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的另一端;用于调节所述管道角度的第三气囊,所述第三气囊安装在所述第二侧移机构上;如此,通过空压机或脚踏泵对第一气囊充气,即能对管道高度进行调节;对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进行充气即可对管道进行侧移,完成管道对口时上下左右的调节;且该装置重量轻,拆装方便,管口组对速度快,减少了大型吊装设备的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网管道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组对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网地区进行大口径管道施工时,沟下组对焊接是无法避免的,特别是在管道连头施工时,必须进行沟下组对焊接。现有技术中主要利用两种对口器对管道进行组对。具体地,一种是内对口器,另一种是外对口器;内对口器主要是使用气体作为驱动力对管道进行对口,但内对口器自身重量大,对口时需要大型吊装设备进行吊装搬运,不适合水网地区管口组对。外对口器是在钢管外侧进行对口,依然需要吊装设备将需要对口的钢管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才能使用外对口器进行钢管的组对。但由于施工区域地下水位高,管沟上口宽,管沟周围土层松软,大型吊装设备距离管沟边沿太近了会使管沟塌方,进行管口组对较为困难,影响了工程质量和进度。基于此,目前亟需一种管道组对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组对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管口组对时,需要大型吊装设备的辅助,由于管沟周围土层松软导致组对困难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组对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滑动机构相连;用于调节所述管道高度的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上;第一侧移机构,所述第一侧移机构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用于调节所述管道角度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安装在所述第一侧移机构上;第二侧移机构,所述第二侧移机构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的另一端;用于调节所述管道角度的第三气囊,所述第三气囊安装在所述第二侧移机构上。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及滑道;其中,所述滑道焊接在所述底板上。上述方案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放置在所述滑道上;滑动托架,所述滑动托架焊接在所述滑块上;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焊接在所述滑动托架上。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侧移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通过连接销与所述滑道的一端相连;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侧移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通过连接销与所述滑道的另一端相连;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焊接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上;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焊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气囊具体为双层气囊,分别为:第一层气囊及第二层气囊。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层气囊上安装有第一充气嘴;所述第二层气囊上安装有第二充气嘴。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表与所述第一气囊相连。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气囊上安装有第三充气嘴。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气囊上安装有第四充气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组对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滑动机构相连;用于确定所述管道高度的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上;第一侧移机构,所述第一侧移机构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用于调节所述管道角度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安装在所述第一侧移机构上;第二侧移机构,所述第二侧移机构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的另一端;用于调节所述管道角度的第三气囊,所述第三气囊安装在所述第二侧移机构上;如此,通过空压机或脚踏泵对第一气囊充气,即能对管道高度进行调节;对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进行充气即可对管道进行侧移,完成管道对口时上下左右的调节;且该装置重量轻,拆装方便,管口组对速度快,减少了大型吊装设备的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组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气囊;2-第二气囊;3-第三气囊;4-底板;5-滑道;6-滑块;7-滑动托架;8-限位板;9-第一支撑座;10-第一支撑板;11-第一托板;12-第二支撑座;13-第二支撑板;14-第二托板;15第一充气嘴;16-第二充气嘴;17-第三充气嘴;18-第四充气嘴;19-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在管口组对时,需要大型吊装设备的辅助,由于管沟周围土层松软导致组对困难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组对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滑动机构相连;用于确定所述管道高度的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上;第一侧移机构,所述第一侧移机构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用于调节所述管道角度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安装在所述第一侧移机构上;第二侧移机构,所述第二侧移机构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的另一端;用于调节所述管道角度的第三气囊,所述第三气囊安装在所述第二侧移机构上。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组对装置,所述管道可以为钢管;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气囊1、滑动机构、第一侧移机构、第二气囊2、第二侧移机构、第三气囊3;其中,所述底座与滑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一气囊1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上,用于调节所述管道高度;所述第一侧移机构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气囊2安装在所述第一侧移机构上,用于调节所述管道角度,所述第二侧移机构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气囊3安装在所述第二侧移机构上,用于调节所述管道角度。其中,所述第一气囊1为双层气囊,分别为:第一层气囊及第二层气囊;所述第一层气囊及第二层气囊充放气相互独立,为了增大气囊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层气囊、第二层气囊、所述第二气囊2及所述第三气囊3采用橡胶一次性成型,且气囊表面加工成粗糙面。具体地,所述底座包括:底板4及滑道5;其中,所述滑道5焊接在所述底板4上;所述滑道5为工字型滑道。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6、滑动托架7及限位板8;其中,所述滑块6放置在所述滑道5上;所述滑动托架7焊接在所述滑块6上;所述限位板8焊接在所述滑动托架7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气囊1,所述第一气囊1的上表面与管道的第一侧紧贴。所述第一侧移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管道的侧移位移,包括:第一支撑座9、第一支撑板10及第一托板11;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座9通过连接销与所述滑道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板10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座9上;所述第一托板11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0上,所述第一托板11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气囊2,所述第二气囊2与所述管道的第二侧相连。所述第二侧移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管道的侧移位移,包括:第二支撑座12、第二支撑板13及第二托板14;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座12通过连接销与所述滑道5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板13焊接在所述第二支撑座12上;所述第二托板14焊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13上,所述第二托板14用于固定所述第三气囊3,所述第三气囊3与所述管道的第三侧相连。这里,所述第一支撑座9与所述第二支撑座12采用矩形钢焊接而成,所述第一侧移机构与所述第二侧移机构可以根据滑道5与各个支撑座相连接处的定位孔调节。这里,所述第一气囊1包括:第一充气嘴15、第二充气嘴16、第一排气阀及第二排气阀;其中,所述第一充气嘴15安装在所述第一层气囊(下层气囊)的一端,所述第一排气阀安装在所述第一层气囊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充气嘴16安装在所述第二层气囊的一端,所述第二排气阀安装在所述第二层气囊(上层气囊)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气囊2包括:第三充气嘴17及第三排气阀;所述第三充气嘴17安装在所述第二气囊2的一端,用于向第二气囊2中充气;所述第三排气阀安装在所述第二气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组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滑动机构相连;用于调节所述管道高度的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上;第一侧移机构,所述第一侧移机构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用于调节所述管道角度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安装在所述第一侧移机构上;第二侧移机构,所述第二侧移机构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的另一端;用于调节所述管道角度的第三气囊,所述第三气囊安装在所述第二侧移机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组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滑动机构相连;用于调节所述管道高度的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上;第一侧移机构,所述第一侧移机构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的一端;用于调节所述管道角度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安装在所述第一侧移机构上;第二侧移机构,所述第二侧移机构固定在所述滑动机构的另一端;用于调节所述管道角度的第三气囊,所述第三气囊安装在所述第二侧移机构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及滑道;其中,所述滑道焊接在所述底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放置在所述滑道上;滑动托架,所述滑动托架焊接在所述滑块上;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焊接在所述滑动托架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移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通过连接销与所述滑道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礼来,丁英利,尹中霞,吴大伟,王利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第二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