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模块及筒式气体除尘装置,筒式气体除尘装置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筒体,筒体内设有除尘模块,除尘模块包括至少两层罩体、及填充在相邻罩体之间的若干吸尘单元,罩体设有通气孔;进气口和出气口中的一个与最内层罩体内侧的空间连通,另一个与最外层罩体外侧的空间连通;至少一个罩体可转动,使吸尘单元之间、或吸尘单元与罩体之间产生静电,进气口处的气体通过所述除尘模块时,气体中的粉尘被带有静电的吸尘单元吸附。吸尘单元之间以及吸尘单元与罩体之间不会出现气体被电离的现象,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转动罩体即可产生静电场,无需更换吸尘单元,净化成本低;吸尘单元之间存在空隙,对气体流动产生的阻力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体净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除尘模块及筒式气体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种工业过程产生大量粉尘物质,如在工厂车间、燃烧废气等;在生活中,大量的尾气、矿物石油燃烧等排放导致的雾霾等。这些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工业除尘方法主要有静电除尘、滤袋除尘等。传统静电除尘器是通过高压产生电晕放电,使气体电离后让粉尘颗粒带电,然后再电场中被吸附到电极板,实现除尘目的。电晕放电过程中,气体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同时电子也会与气体中氧气结合,产生臭氧,这必然会造成二次污染;而滤袋除尘中,高效滤袋本身会对气体产生较大的阻力,不利于气体流动,同时也不利于重复使用,需要定期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气体净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过滤阻力高、需更换耗材、容易产生臭氧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尘模块,包括至少两层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罩体、及填充在相邻罩体之间的若干吸尘单元,所述罩体上均开设有通气孔;至少一个所述罩体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驱动器;所述的罩体与吸尘单元、或吸尘单元之间存在至少两种不同的电负性;罩体转动使吸尘单元之间、或吸尘单元与罩体之间产生摩擦、碰撞,进而使吸尘单元表面带上静电荷,进气口处的气体通过所述除尘模块时,气体中的粉尘被带有静电的吸尘单元吸附。可选地,由内向外分布的若干罩体中的顺序号为奇数或偶数的罩体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驱动器。可选地,所述罩体均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驱动器。可选地,相邻所述罩体的转动方向相反。可选地,相邻所述罩体转动的角速度不同。可选地,所述除尘模块具有内罩、外罩两个罩体,外罩套设在内罩外侧。可选地,所述除尘模块具有三个罩体。可选地,所述驱动器包括电机和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为皮带与带轮、链条与链轮、或齿轮结构。可选地,所述通气孔为:圆孔、方孔、长圆孔或缝隙结构。可选地,所述吸尘单元的粒径范围为0.5mm—10mm,所述通气孔的孔径或缝隙宽度小于所述吸尘单元的粒径。可选地,在相邻罩体之间,具有两种不同电负性的吸尘单元的数量比例范围为0:1—1:1。可选地,所述罩体均同轴设置。本技术还公布了一种筒式气体除尘装置,包括: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如上所述的除尘模块,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中的一个与最内层罩体内侧的空间连通,另一个与最外层罩体外侧的空间连通。可选地,所述进气口或出气口连接有风机。可选地,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筒体的顶部。可选地,所述罩体为底部敞开的圆筒结构,罩体的底部与所述筒体的底部相对,所述罩体的侧面和顶面均设有所述通气孔。可选地,所述出气口由开设在所述筒体顶部的通气孔构成。可选地,所述通气孔为:圆孔、方孔、长圆孔或缝隙结构。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述的除尘模块采用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罩体,罩体之间填充有吸尘单元,通过驱动器带动几个或多个罩体转动,带动吸尘单元之间、或吸尘单元与罩体之间相互摩擦、碰撞,由于电负性的差异,电子会在不同材质的吸尘单元之间或吸尘单元与罩体之间转移,使吸尘单元表面带上正电荷或负电荷;气体通过时,气体中的粉尘被带有静电的吸尘单元吸附,实现对气体的净化;吸尘单元之间以及吸尘单元与罩体之间不会出现气体被电离的现象,因此也就不存在产生臭氧的现象,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吸尘单元之间存在空隙,对气体流动产生的阻力非常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筒式气体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筒体11出气口12进气口2风机3电机4内罩5吸尘单元6外罩。具体实施方式具体的实施方式仅为对本技术的说明,而不构成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限制,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和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布了一种除尘模块,包括至少两层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罩体、及填充在相邻罩体之间的若干吸尘单元,所述罩体上均开设有通气孔;至少一个所述罩体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驱动器;所述的罩体与吸尘单元、或吸尘单元之间存在至少两种不同的电负性;罩体转动使吸尘单元之间、或吸尘单元与罩体之间产生摩擦、碰撞,进而使吸尘单元表面带上静电荷,进气口处的气体通过所述除尘模块时,气体中的粉尘被带有静电的吸尘单元吸附。气体从最内层罩体的内侧经过整个除尘模块净化后,经最外层罩体排出,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净化原理如下:驱动器带动相应的罩体转动,与罩体接触的吸尘单元5在摩擦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使若干吸尘单元5之间、吸尘单元5与罩体之间产生摩擦和碰撞,由于电负性不同,不同材料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和碰撞过程中,电子开始在吸尘单元5之间或者吸尘单元5与罩体之间转移,使得吸尘单元5带上正电或负电,形成高压静电场,从而吸附气体中的粉尘颗粒,实现净化气体的目的。由于吸尘单元5之间以及吸尘单元5与罩体之间距离很短,且不存在尖端放电现象,因此不会出现气体被电离的现象,因此也就不存在产生臭氧的现象,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只需要转动罩体,即可产生静电场,因此无需更换吸尘单元,净化成本低;吸尘单元5之间的间的间隙很大,气体可以轻易地从吸尘单元5之间的间隙处通过,吸尘单元5对气体流动产生的阻力非常小。可选地,由内向外分布的若干罩体中的顺序号为奇数或偶数的罩体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驱动器。为例保证所有吸尘单元5都能带电,罩体由内向外依次为:固定-转动-固定-转动……的状态,当吸尘单元5运动程度较大的时候,也可以实现与固定设置的罩体支架产生摩擦的目的,保证所有吸尘单元5都能够参与到吸附过程中,提高吸附能力。仅有部分罩体转动,可以节约部分电能。可选地,所述罩体均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驱动器。为了进一步增强吸尘单元5的摩擦、碰撞程度,将所有罩体都设置为可转动的结构,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吸尘单元5都够参与,不会出现因罩体固定而导致部分吸尘单元5不动的现象,提高了吸尘单元5的使用率。可选地,相邻所述罩体的转动方向相反。在所有罩体都转动的基础上,为了避免出现相邻罩体同方向转动导致罩体之间的吸尘单元5整体与罩体一起运动,无法实现吸尘单元5与罩体产生摩擦的目的,将相邻的罩体设置成朝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避免上述不利现象的发生,保证每个吸尘单元5都能参与吸附净化的过程,提高整个除尘模块的吸附能力。可选地,相邻所述罩体转动的角速度不同。类似的,在所有罩体都转动的基础上,当相邻罩体转动的角速度相同时,两个罩体之间的吸尘单元5就会整体随着两个罩体一起运动,吸尘单元5不会与罩体之间产生摩擦,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将相邻罩体转动的角速度设置成不同值,即两者之间有速度差,从而使两者之间的吸尘单元5能够运动,使吸尘单元5之间、吸尘单元5与罩体之间产生摩擦,参与吸附净化过程。可选地,所述除尘模块具有内罩4、外罩6两个罩体,外罩6套设在内罩4外侧。如图1所示,这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只有内外两层罩体,中间设置吸尘单元5;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转动,另一个固定;或者两个同时转动,最好是转动方向相反,这样效果最佳。罩体可以间歇性地转动,且转动速度可以很慢。罩体的转速可以不用过高,否则容易摩擦产生大量热量;当然,转速越低,消耗电能也就越低。罩体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罩体、及填充在相邻罩体之间的若干吸尘单元,所述罩体上均开设有通气孔;至少一个所述罩体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驱动器;所述的罩体与吸尘单元、或吸尘单元之间存在至少两种不同的电负性;罩体转动使吸尘单元之间、或吸尘单元与罩体之间产生摩擦、碰撞,进而使吸尘单元表面带上静电荷,进气口处的气体通过所述除尘模块时,气体中的粉尘被带有静电的吸尘单元吸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罩体、及填充在相邻罩体之间的若干吸尘单元,所述罩体上均开设有通气孔;至少一个所述罩体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驱动器;所述的罩体与吸尘单元、或吸尘单元之间存在至少两种不同的电负性;罩体转动使吸尘单元之间、或吸尘单元与罩体之间产生摩擦、碰撞,进而使吸尘单元表面带上静电荷,进气口处的气体通过所述除尘模块时,气体中的粉尘被带有静电的吸尘单元吸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由内向外分布的若干罩体中的顺序号为奇数或偶数的罩体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驱动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均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驱动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罩体的转动方向相反。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罩体转动的角速度不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模块具有内罩、外罩两个罩体,外罩套设在内罩外侧。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模块具有三个罩体。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电机和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为皮带与带轮、链条与链轮、或齿轮结构。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为:圆孔、方孔、长圆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昌报,王中林,贺川,高振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